灌区在我国农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用水安全的基础支撑,是落实“节水优先”的主战场。随着我国“四化同步”战略加快实施,灌区的现代化改造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灌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利部印发《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重要举措,为灌区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2省4市17个县(区)。灌区投入运行60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城市供水、水利发电、旅游、生态保护等综合功能,是整个安徽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时值国家全面开启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之机,淠史杭灌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理念,提出了“节水、生态、智慧、共享、魅力”的现代化改造目标,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灌区。“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作正式迈入实质性步伐。作为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中标单位,水利研究所将以一贯严谨的科研精神开展规划工作,围绕服务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水利先行”的战略目标,按照统筹治水、智能控水、智慧管水、科学护水的要求,全面规划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各项工作,引领和指导淠史杭灌区未来20年现代化改造和发展。
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前期工作。水利研究所作为我国农村水利科研领域的排头兵,积极介入灌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先后承担了以四川都江堰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和安徽淠史杭灌区三个特大型灌区为代表的各类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工作。水利研究所将以三大灌区的现代化改造规划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持续提升服务国家需求、科技支撑行业发展的能力。
![93e6bfdb628250111014e53bd73a1ed6.jpg](http://www.iwhr.com/zgskywwnew/rootimages/2019/01/29/154984587887288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