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锋、陈福友、高星联合英、美****对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的年代进行了新的测定,新的碳十四年代研究显示,山顶洞主要文化层位的年代不晚于距今3.3万年,出土大量人类化石和装饰品层位的年代距今3.5-3.8万年。《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2018年5月31号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东亚尤其是中国在20世纪初的很长时间内曾是人类起源研究的核心地区,而20世纪80年代现代人“走出非洲”假说的提出,使得我们寻找当今人类共同祖先起源地的目光逐渐转移到了非洲。近年来,东亚化石和考古记录在这一问题研究上的重要性有所回温。随着中国一些过渡类型人类化石和南方距今7-13万年的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发现,****对现代人起源和扩散的不同假说不断进行思考和修正。长期以来,由于欧亚大陆南部,如西亚、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等地早期现代人化石或考古遗存出现的年代明显早于欧亚大陆北部,现代人扩散的“南方路线”是****关注的焦点,立足于“南线”扩散的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然而,相比于此,欧亚大陆的北方却略显冷清,少有****关注现代人扩散的“北方路线”。
具体到中国,化石证据显示中国南方出现早期现代人的年代集中在氧同位5阶段(7-13万年),而中国北方现代人化石最早见于北京周口店田园洞遗址,距今约4万年。于是,顺理成章地,早期现代人在中国自南向北的扩散为****所接受,这一模式也为分子生物****所支持。同位于周口店地区的山顶洞遗址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地点,自1932年发现之后,其对东亚人类演化的讨论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发现时间较早,当时的发掘方法和测年技术皆有局限,年代存在较大争议。以往的年代研究结果落入了一个很大的范围(3.4-1万),不同年代结果的应用影响着对山顶洞遗址文化遗物和人类化石的解释。
山顶洞遗址于1933-1934年进行了发掘,当时发现了大量的考古遗存,包括人类化石、装饰品、红色赭石颜料、可能的墓葬等,名噪一时。然而,不幸的是,当时出土的重要遗物如人类化石、大部分装饰品和石制品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遗失,至今下落不明。幸运的是,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保存了下来,与之一起保留下来的还有标本上的编号和丰富的文字记录,这些信息为此项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山顶洞的多数化石标本上标注了标本号码,这些号码提供了我们复原标本出土位置的信息,如33:J6:101代表着此标本1933年野外季第101天J6探方出土,不同的天数预示着发掘进度的不同,进而可以粗略地指示发掘的深度。凭借这些“密码”,我们选取了11件哺乳动物化石进行新的年代测定,测年样品来自3个主要文化层位。新的年代测定在牛津大学的碳十四实验室进行,年代样品采用了“超滤”的实验室前处理方法,此种方法可以更为全面地去除“新碳”的干扰,得出的年代更能代表标本的真实年代。
新的测年结果显示,虽然存在着少量年代样品和地层关系不吻合的现象,但取自文化层最上层的样品年代可以基本确定洞穴沉积的最晚年龄。山顶洞主要文化层位的年代不晚于距今约3.3万年,出土大量人类化石和装饰品的层位年代在距今3.5-3.8万年。虽然山顶洞遗址石制品的数量较少,但它是中国北方乃至整个中国唯一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和众多文化遗物共存的遗址,尤其是大量装饰品的存在为我们讨论现代人扩散的“北方路线”提供了启示。装饰品多被认为是人群识别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山顶洞是中国出土装饰品最早的遗址,与欧亚大陆西部尤其是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距今4.5-4万年的装饰品在种类和形态上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如多以鹿类和小型食肉类的犬齿穿孔作为装饰品、存在骨管和串珠装饰品等。据此,我们推测山顶洞人与欧亚大陆西部的现代人人群有着更加紧密的文化联系。同时,有****指出山顶洞的人类化石部分形态特征与欧洲早期现代人的特征类似。结合这两个方面的证据,山顶洞人有可能是现代人自“北方路线”扩散的一个支系。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等的资助。(李锋 供图、供稿)
原文链接
图1 山顶洞遗址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及测年样品平面分布图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周口店山顶洞年代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人类 文化
古基因组如何揭开人类的史前史
过去十年里,古DNA研究领域日益兴盛,并在古人类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测序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大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古代人类,包括与现今某个或多个人群有密切联系的现代人,亦有如尼安德特人等已灭绝古人类。 来自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古代人类的基因组数据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大规模研究人类史前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考古发现揭示百万年前泥河湾古人类遗址成因与生存行为
2017年11月22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的下属刊物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联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飞梁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盆地内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四万年前中国地区现代人基因组揭示亚洲人类复杂遗传历史
2017年10月12日,《Current Biology》杂志发表了首次针对中国地区古人类的基因组研究成果,题为“四万年前亚洲人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40,000-Year-Old Individual from Asia Provides Insight into Early Popul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最早的预制石核揭示古人类技术与认知能力的演化
6月28日,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与南非金山大学Kathleen Kuman,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att Lotter,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George Leader和南非开普敦大学年代学家Ryan Gi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天院科研人员开展中缅蒲甘世界文化遗产遥感监测与保护
2020年1月6日,“中缅蒲甘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合作研究”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原数据交接仪式在缅甸考古与国家博物馆司蒲甘分局举行。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高级工程师张哲作为中方代表,向缅甸蒲甘分局局长Aung Aung Kyaw移交原始影像数据。 此次工作是在中缅双方两年多的合作努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张知彬研究组揭示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哺乳动物种群衰退及局地灭绝
近现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物种灭绝速度明显加快。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定量研究依然很少,特别是难以区分人为或气候因素的作用,因为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往往是高度相关的。为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收集长时期跨度的动物种群时空动态数据和建立研究种群衰退与灭绝的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绵羊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历史及西藏绵羊的适应性进化
人类在青藏高原的生活足迹可以追溯到至少20,000年前。在全新世的不同阶段,由于人类可利用的技术(如细石器)和农牧业(如驯化的小麦,青稞和绵羊)的出现,青藏高原上的人口出现了大规模间歇性的扩张。西藏绵羊作为高原牧区重要的家畜,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随着人类的迁徙而扩散,为史前以游牧经济为主的藏族人提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Grün:ESR热年代学进展和古人类化石定年
报告人:Rainer W. Grün教授 ∣整理:蔡书慧、董 良(岩石圈室) 一、ESR定年的基本原理 在绝缘的矿物中(如石英)有两种能级状态,基态(基带)和激发态(导带)。当矿物形成时,所有的电子都处于基带中。在自然界连续的辐射作用(如α、β、γ射线和宇宙射线)下,电子会受到激发跃迁至更高能级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舒德干: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广义人类由来——破解达尔文世纪难题
报告人:舒德干 | 整理:邱浩(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摘要:达尔文1859年正式出版《物种起源》,创建了生物进化论。作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的划时代贡献,进化论虽然伟大,但未回答:1.遗传学的真谛?2.寒武纪大爆发是否存在及其本质内涵?3.人类源自低等动物真实的直接证据?从19世纪孟德尔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PNAS:人类世地球的演化路径
2013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论定,地球整体全面变暖已勿庸置疑,人为影响(尤其是大气CO2浓度增加)极有可能是造成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报告还认为,温室气体继续排放会造成进一步变暖,并导致气候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发生变化。 2017年,作为非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人类世”被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