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泊盐度变化很大,从淡水湖到盐湖皆有分布,且目前绝大部分处于非淡水状态。大多数湖泊表现出碱性特征,营养化程度低,浮游植物和溶解性有机质较少,浊度低,透明度高。湖泊盐度、pH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湖泊水温呈现随季节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湖水透明度随湖泊面积增加而加深。该研究首次提出青藏高原大范围的湖泊实测水质参数,为湖泊水环境参数的尺度变换和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深入认识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
该研究成果以“In-situ water quality investigation of the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近日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我所朱立平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在读博士生刘翀为第一作者。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地球科学大数据”专项(XDA19020303)内容,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1177)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202)等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1.04.024。

图1 青藏高原湖泊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包括:盐度(a1、b1)、pH(a2、b2)、水温(a3、b3)、叶绿素-a(a4、b4)、蓝绿藻(a5、b5)、荧光溶解有机物(a6、b6)、浊度(a7、b7)、溶解氧(a8、b8),和透明度(a9、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