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手性度自旋传输的光子器件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7

光量子网络近年来在量子信息处理和传输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光子作为飞行量子比特,具有相干时间长、传播距离远、易于操纵和检测等优点,可以通过连接静态比特(如量子点)实现量子点-光子接口,从而构建可扩展的量子网络。为了实现有效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需要增强光子与量子发射器的耦合。而手性量子光学则为这种强耦合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在微纳结构中,基于偏振偶极跃迁的量子点发射器可以实现与束缚光场单向性耦合,利用这种手性效应可以抑制发射光子的随机性,从而实现单光子级别的手性光与物质的强耦合。目前,在光纤、波导、金属界面等体系中已经有了一些微纳尺度的手性量子光学器件。然而这些器件的功能较为简单,集成度较低,无法满足光量子网络的集成度要求。因此为了实现高度集成的光量子网络,亟需进一步提升手性光子器件的功能性和复杂性。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实验室L02组的博士生肖姗、许秀来研究员和L03组的金奎娟研究员与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N09组的张建军研究员、王霆副研究员等合作,在手性光子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前期在耦合单量子点的交叉波导中实现了位置依赖的手性耦合,使得交叉波导具有偏振确定的单向波导和分束器的双重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并被选为当期的亮点工作(Featured Work),同时被美国物理学联合会的Scilight进行了专访报道。近日,他们又设计并制备了用于实现确定性圆偏振光定向路由和分束功能的紧凑手性光子器件,集成了量子点作为量子光源,并观测到了圆偏振光子的定向发射和分束,获得的手性对比度高达0.84。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
  在纳米光波导中,光场受到了强横向束缚产生沿着传播方向的纵向场分量,从而形成局部圆偏振的光场分布。由于光场的局部圆偏振态与光的传播方向耦合形成的光子自旋-动量锁定效应,自旋极化的量子发射器只能与其中一个传播方向的光场偏振相匹配,形成光子的定向发射,从而实现确定性的自旋-光子接口。通过电磁仿真对量子点与波导的耦合强度与嵌入位置的优化,他们制备了多种含量子点的波导器件。图1是单根纳米梁波导中的手性传输器件及传输特性。利用空间选择性微区荧光光谱的测量,成功地观测到了量子点跃迁辐射的不同圆偏振光在波导内向不同方向传播。利用这种波导结构,他们进一步设计了手性光子分束器,如图2所示。该结构由两个横向相邻的GaAs纳米梁波导和嵌入的自组装InGaAs量子点构成,其中手性路由来源于波导内部固有的电磁场手性,而分束功能则是通过波导间的倏逝场耦合实现。在该器件中实现了确定性、高方向性圆偏振光子的定向发射和分束,手性对比度高达0.84,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量子点光源在波导中的位置,观测到了手性传输方向的改变,实现了圆偏振光输出通道的转换调控,因此实现了量子发射器在微纳结构中的不同位置对手性光传输特性的调控。该手性光子器件的实现促进了基于量子点非经典光源的片上集成,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扩展、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对实现自旋-路径的信息编码及可扩展化的片上手性量子光学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2025507,11934019, 11721404,和11874419),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批准号:2018B030329001),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专项编号:XDB28000000),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项目编号:YJKYYQ20180036)和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的支持。

图1.纳米梁波导中的手性。(a)嵌入InGaAs量子点的GaAs纳米梁波导示意图。(b) 波导横截面上电场分布。(c)耦合效率和手性对比度随偶极子位置的变化。(d)施加-7 T到7 T的磁场,从左右两侧光栅耦合器分别收集到的量子点的圆极化荧光光谱。

图2.手性光子分束器件的设计。(a)手性光子器件示意图。(b)嵌入波导手性点处的两个不同圆极化偶极子激励源激发的波导模场分布。(c)和(d)波导间距为30 nm和50 nm时,手性对比度随偶极子位置的变化。

图3. 不同手性光子电路中具有确定性自旋传输手性行为的实验结果。(a)和(b)左旋圆偏振光从左侧两个光栅耦合器输出,右旋圆偏振光从右侧两个光栅耦合器输出。(c)和(d)改变量子点的位置后,特定圆偏振光子从与上述相反方向的传输路径输出,即左旋圆偏振光从右侧两个光栅耦合器输出,右旋圆偏振光从左侧两个光栅耦合器输出。
相关工作链接: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lpor.202100009
https://aip.scitation.org/doi/full/10.1063/5.0042480
https://aip.scitation.org/doi/10.1063/10.0003795

Appl. Phys. Lett. 118, 091106 (2021).pdf
Laser Photonics Rev. 2100009 (2021).pdf
相关话题/光子 纳米 网络 结构 传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子衍射研究:一种新的自旋结构及巨压磁效应
    压磁效应(Baromagnetic Effect, BME),即压力诱导磁矩变化的效应,其在智能设备、传感器和磁电(ME)应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03组胡凤霞研究员、沈保根院士领导的团队致力于Mn基三元金属间化合物MnMX(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基于软模板的原子层组装技术实现多重纳米结构的精准调控加工
    利用各种纳米加工技术制备的纳米结构和器件在微纳光子学、微纳电子学、生物学及纳米能源等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纳米加工的尺寸、形状、空间排列和组装等工艺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传统纳米加工技术,例如电子束曝光、聚焦离子束直写、阳极氧化和自组装技术通常在实现无序、杂化、不规则及变径等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近锯齿型单一手性碳纳米管宏量分离取得进展
    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规模化制备是揭示碳纳米管新奇物理特性,发展其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被认为是碳纳米管研究领域的圣杯。然而如何精确识别和筛选原子尺度结构上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手性碳纳米管,实现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新型网状β-EuSn2As2高压晶体结构及其两步重构相变机制
    拓扑绝缘体由于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受拓扑保护的量子性质,近年来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两年来,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的发现,掀起了新一波的研究热潮,因为在这类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磁性和拓扑表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许多奇异的拓扑量子效应,例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和轴子绝缘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金属玻璃薄膜的原子尺度分形结构研究
    非晶态材料中无序原子结构的认识是理解非晶的非平衡态弛豫动力学和玻璃转变等过程的物理机制的基础,也是调控非晶态材料优异性能的关键。由于不存在平移对称性,非晶态结构中的原子位置和的排列规则很难像晶体材料一样,利用常规的结构表征手段(如透射电镜)进行研究。非晶态材料中原子结构的表征和解析已经成为非晶态物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近邻层结构相变调控钌氧化物磁电特性的研究进展
    在ABO3钙钛矿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由金属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氧八面体的畸变与功能材料中电荷、轨道、自旋等电子自由度高度耦合,决定着材料的宏观物性。随着现代薄膜制备技术的精进,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在单原胞层的尺度对薄膜材料的结构进行人工设计和剪裁,提高已具备的物性,甚至可以按需订制特殊的功能。氧化物薄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热带”张量网络方法
    组合优化问题关心如何找到离散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很多组合优化问题,例如旅行商问题、图染色问题等都是所谓的NP难问题。因此也许并不存在一般性高效率的求解方法。  统计物理中关心的自旋玻璃模型的基态问题也属于NP难的组合优化问题。为此,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掺杂Mott绝缘体的电子结构演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自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其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母体是反铁磁Mott绝缘体,通过向母体中掺入适量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可以实现高温超导电性。由此产生的一个首要问题是,Mott绝缘态是如何随掺杂逐渐演变进入超导态的。进一步具体来讲,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硒化亚铜的制备及其纯热驱动结构相变的研究
    材料的结构相变是一个很普遍的物理过程,有着极丰富的应用。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纯热驱动的三维材料结构相变,并扩展到其他因素引起的相变。而在二维材料中,已发现的结构转变是由应变、激光、电子注入、电子/离子束、化学计量的热损失、化学处理或这些方法与退火相结合引起的。比如:单层MoS2和MoTe2的结构相变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
  • 有限温量子体系的张量网络方法
    张量网络方法是研究量子多体问题的利器。为了和有限温度下的实验测量建立直接的联系,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刻画热涨落和量子涨落共存时所发生的丰富物理现象,有必要发展针对有限温量子体系的张量网络算法。这方面早期的代表性工作是物理所向涛研究员与上海交大王孝群教授等在九十年代中期所发展的转移矩阵重正化群方法。在那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