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提及二氧化碳(CO2),一般人们认为它如同废柴,不仅没多大用处,还是破坏气候、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迄今科研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对付它,将其囚禁(固化封存)、打进水牢(钻入海底)等。然而,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香平眼里,CO2可是上好的原材料,价廉、易得。十几年来,她所在的离子液体团队,在张锁江院士的带领下,一直琢磨如何高效转化利用CO2,让其变废为宝。
对付固执家伙,派活跃分子当“说客”
CO2利用是全球重大战略问题。欧盟2016年6月启动计划将CO2利用作为重大研究方向;日本制定了CO2利用规划路线图;我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行动计划》中将其列为重点攻关任务。但是,由于CO2分子存在不易活化、反应路径复杂、产品选择性低等问题,其活化转化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难题之一。
“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将其转化利用并非易事。我们知道,CO2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稳固的双键连接而成,要想一下子‘敲’开它们之间紧密链接的碳氧双键,将其还原成氧和碳,是相当费劲的。”张香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张香平进一步解释道,CO2直接进行断键活化,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但如果能找到其他的活跃分子去当“说客”,比如环氧化合物,则可以诱导CO2的活化,使其转化更加容易。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一个“媒介”,即合适的催化剂,促使CO2高效转化。
十年来,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实验摸索,研究团队逐渐找到不辱使命的得力“干将”——多活性位点协同作用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其不仅可活化CO2双键,还可让与之反应的环氧乙烷(EO)变得活跃而更加容易开环,这样CO2和EO在一起,即可发生反应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乙烯酯等。
张香平指出,进一步通过化学键链负载,团队成功地制备出了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避免了采用均相催化剂易于流失失活、催化剂回收困难和能耗高、影响产品质量等难题。
妙招迭出,为高效利用提升价值
既已开发出高效催化剂,还需要与之匹配的反应器,提供适宜发生反应的场所。
张香平介绍说:“遵从反应—流动—传递耦合规律,团队优化了反应器内构件,实现流场/温度场均匀分布,创新开发出万吨级固载离子液体气液固三相列管式反应器,而反应期间快速释放的热量能尽快从体系排出,使反应器不超温,实现安全操作。”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采取醇解反应—变压共沸精馏耦合过程强化技术,实现全系统热网络优化集成,大幅降低能耗、显著提高经济性、减少了设备投资。
“在工艺上,还需要设计一个全流程将整个反应和分离过程串起来,才能从原料得到最终的合格产品。”张香平告诉记者,“我们对整个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优化集成,在能耗、效率、经济性、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得以大大提升,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据介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支持下,自2018年5月以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牵头的“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学品新技术”项目,在CO2羰基化反应中设计合成了具有多活性位点的功能离子液体催化剂,实现温和条件下CO2的高效转化,同时,制备了满足工业需求的羰基化催化剂,建设了连续反应装置;针对碳酸乙烯酯醇解反应,开发高活性、低成本催化剂,建成10吨/年的醇解连续装置,建立了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
开辟新路径,合成多元重要化学品
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煤炭实现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对收集到的CO2进行高值化利用,不仅可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还能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
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通过催化剂原始创新、反应器结构优化及系统的集成创新,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离子液体团队开发出以CO2与高能物质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碳酸乙烯酯,再分别经醇解生产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二醇高值化利用的新路线,形成了CO2温和转化的全原子利用新技术。
犹如点石成金,由CO2生发的产品可谓个个是高值化的“宝贝”,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可观的市场前景,迎刃之前利用后存在经济效益差等难题。
张香平介绍说,在多元化的产品中,碳酸二甲酯主要用于合成重要有机化工的中间体,被誉为21世纪绿色化学的“新基石”,可广泛用于羰基化、甲基化、甲氧基化和羰基甲基化、聚碳等有机合成反应,近年来,随着动力锂电池和聚碳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国预计2020年需求量400万吨,2030年超千万吨;乙二醇是合成聚酯纤维和树脂的原料,我国年需求量大于1400万吨,而对外依存度大于60%。
业内人士认为,与CO2直接转化合成化学品的反应路线相比,这项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好、产业化前景广阔等显著优势。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抢占CO2利用技术的国际制高点,解决和突破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瓶颈问题,为CO2的高值化利用开拓出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变高值化“宝贝”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4
相关话题/过程 技术
过程工程所提出新型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提出以乳液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组装的新型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相对于传统机械拉伸法制备的PTFE中空纤维膜,该膜兼具纳米纤维膜(高孔隙率)和中空纤维膜(自支撑性和高装填密度)的优点,整个制膜过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和润滑剂,实现了PTFE中空纤维膜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过程工程所等提出肽超分子组装和结晶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提出了肽超分子结晶的“分级取向组织”理论模型,该模型区别于基于Ostwald熟化的传统超分子组装机理和晶体生长理论,为新型超分子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关工作发表于NatureReviewsChemistry(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铬盐生产过程铝钒同步分离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9年5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铬盐生产过程铝钒同步分离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包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王孝峰教授级高工、北京大学王习东教授、攀钢集团研究院胡鸿飞教授级高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节能减排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9年5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科博思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节能减排技术”项目通过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陈尚芹研究员、国电环境保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我国科学家攻克青蒿素绿色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屈婷、董瑞丰)青蒿素等天然提取药物因为来源特殊,一直很难像化学药物那样高效、大规模连续的生产。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悉,其研发的青蒿素绿色规模化生产工艺已成功应用,解决了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青蒿素是有效治疗疟疾的天然成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将之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MMA成套技术研发成功
2019年3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MMA成套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何鸣元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出席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钒铬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完成科技成果评价
2019年3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完成的“钒铬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邱定蕃院士、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黄小卫院士、中科院化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膜蒸馏技术回收离子液体取得重要进展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在分离、催化、电化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离子液体普遍价格昂贵,不可直接排放,需对其进行回收。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如纳滤和反渗透)是回收水溶液中离子液体的有效方法之一(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165 (2016)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膜法绿色制糖新技术研发成功
蔗糖是继粮、棉、油之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物资。现行甘蔗制糖工艺采用传统化学清净法(即碳酸法和亚硫酸法)生产蔗糖,产品色度偏高,且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端、绿色糖产品的需求。另外,甘蔗混合汁化学清净过程中在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废糖蜜,严重地降低了糖的回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石墨相氮化碳(g-C3N4)催化臭氧-可见光耦合处理废水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高级氧化技术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利用过程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无选择性深度矿化有机物。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芬顿氧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湿式氧化、电化学氧化等,其中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已在钢铁、煤化工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实现工业应用。通过与光催化、芬顿氧化、过硫酸盐氧化,可进一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