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二次电池具有高的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能够发生快速可逆的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高法拉第电容,作为电极材料获得了科研人员的特别关注。但是,纳米颗粒容易团聚,会导致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的降低,从而增加固相扩散的电阻。多壳层空心球的独特结构有助于攻克这一难题。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员课题组开创了多壳层空心结构的普适合成方法——“次序模板法”(J. Phys. Chem. C 2009, 113, 2792;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2738.);通过调控热处理方式实现了对壳层间距的控制(Adv. Mater. 2012, 24, 1046.);通过强化吸附金属离子提高了多壳层空心球的纯度和产率(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6417.);通过溶剂的选择实现了对壳层厚度的调控(Energy Environ. Sci. 2014, 7, 632.);基于金属阴离子吸附机制和Trojan催化燃烧,成功制备了系列多壳层空心球,突破了常规金属阳离子吸附的局限,可实现高价态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合成,极大丰富了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的类别(Nature Energy 2016, 1, 16050.)。制备的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dv. Mater. 2014, 26, 905.)、锂离子电池(Nano Lett. 2014, 14, 6679; Chem. Sci. 2016, 7, 793.)、超级电容器(Adv. Sci. 2014, 1, 1400011.)等,均显示了优于纳米颗粒和单壳层空心球的优异性能。由于在多壳层领域的重要贡献,先后受邀在Energy Environ. Sci.(2012, 5, 5604.)和Chem. Soc. Rev.(2015, 44, 6749. 封面文章)上发表了综述。
王丹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 “次序模板法”,通过对Co/Mn离子摩尔比的调变,调控吸附了金属离子的碳球在煅烧过程中的晶化速率,实现了对复合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壳层数的控制,成功制备了七壳层的(Co2/3Mn1/3)(Co5/6Mn1/6)2O4空心球(图1)。得益于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协同作用,以及多壳层空心球的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结构特征,当其用作电极材料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并有利于电解质的传输,表现出优异的电荷存储性能和卓越的稳定性。在三电极系统中,七壳层空心球的比容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36.39 mAh g-1(电流密度1 A g-1),循环2000次后仍能保持96.07%的容量;在碱性二次电池系统中,七壳层空心球的比容量高达106.85 mAh g-1 (电流密度0.5 A g-1),循环3000次后仍能保持84.17%的容量(图2)。该成果为多壳层空心结构的可控合成,以及高效能源材料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图1. (a) 不同Co/Mn比对晶化速率和产物结构的影响示意图; (b) 七壳层(Co2/3Mn1/3)(Co5/6Mn1/6)2O4空心球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 七壳层(Co2/3Mn1/3)(Co5/6Mn1/6)2O4空心球的电化学性能:三电极体系下的 (a) 循环伏安曲线, (b) 恒流充放电电压曲线,
(c) 循环寿命曲线; 碱性二次电池体系的 (d) 循环伏安曲线, (e) 恒流充放电电压曲线, (f) 循环寿命曲线
图3. Adv. Mater. 2017年29卷34期内封底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Adv. Mater 2017, 29, 1700550.),并被选为该期杂志的内封底(图3)。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2103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90795, 21671016, 51472025, 514722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600903),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支持。
(生物剂型与生物材料研究部)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多壳层空心结构的合成及其在碱性二次电池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4
相关话题/金属 材料
过程工程所发现“隐形”二维纳米材料可活化巨噬细胞的独特现象和全新机制
二维纳米材料(例如石墨烯、二硫化钼等)凭借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药物运输、基因转染、组织工程、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减少体内的聚集,这些二维纳米材料在应用时也需要在表面进一步修饰聚乙二醇(PEG),并且以往的研究也认为这种修饰可以减少巨噬细胞的摄取并增加体内的生物兼容性,所以也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过程工程所在高载量金属螯合介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蛋白序列上插入以His-tagged(组氨酸)、GST-tagged(谷胱甘肽转移酶)等为代表的标签分子作为通用方法,其制备的融合蛋白在表达、检测、示踪和纯化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便利性,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基础研究和大规模生产阶段等方面。金属螯合层析是纯化His-tagg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高性能电催化析氢材料为“微环境效应”提供实验证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提出当电催化剂(或电活性物质)被固定于电极上或者三维导电结构材料中,构成一种微环境,其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质与体相状态(即分散于溶液中)相比,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别,即为“微环境效应”。然而,至今人们还没有发现对这一效应的有力的实验证据。 近期,绿色化学工程研究部张光晋研究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过程工程所首次实现硅碳烯的有机金属配位聚合
硅和碳是同族元素,但是在二者形成的双键化合物中,硅碳烯()远不如烯烃()稳定,硅碳烯化合物的批量合成和应用,目前仍然十分困难。通过Ziegler-Natta催化剂或茂金属等的引发,从乙烯、丙烯等单体到聚烯烃的聚合反应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重要的有机硅高分子产品聚碳硅烷却只能通过昂贵单体的开环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pH值调控合成多壳层Mn2O3空心球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具有比锂离子电池更高的功率密度以及相对传统双电层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并在相关领域实现了商业应用。在众多电极材料当中,氧化锰因其具有理论比电容量高,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最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之一。然而,比表面积低,电子及离子传导性能差,循环过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在辽宁应用推广”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2月28日,由金属所承担,过程工程所、沈阳自动化所共同参与的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在辽宁应用推广”在沈阳召开了项目验收会。中科院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李明,项目验收专家、用户代表,过程所课题负责人叶树峰研究员、魏连启副研究员参加了验收会。 专家组对“金属构筑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PNAS报道力学所等突破材料强-韧对立的纳米析出相设计
工程材料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流程以提升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尤其是抵抗位错的运动导致的初始塑性变形或者屈服,材料在这一点的应力值对应于其强度。和我们熟知的弹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是不可恢复的。与此同时,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量,或者韧性,是衡量其应用的另一个关键指标。如果位错在运动中受到阻碍或者非连续的界面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交联对碳管网络材料大变形力学行为的调控机理研究
碳管网络材料是由大量碳纳米管堆积而成的一种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具有极大的孔隙度、良好的导热导电以及出色的力学性能,在储能、过滤、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升和调控网络材料的性能,材料学家常常在相邻碳管之间引入交联(crosslinks)来增强碳管间的界面强度,进而提升和调控碳管网络材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薄膜材料黏附强度和温度的线性关系
以二维材料、细胞膜为代表的薄膜材料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以及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薄膜材料的黏附行为将影响它们的性能。日前,中科院力学所、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在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薄膜材料的黏附行为受到细胞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温度敏感性。相关结果以"The linear-dep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金属玻璃的超快年轻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蒋敏强研究员与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在玻璃材料抗老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一种典型金属玻璃在超快时间尺度内结构的极端年轻化。相关成果以“Ultrafast extreme rejuvenation of metallic glasses by shock com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