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面向空间应用的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近日,中科院理化所梁惊涛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尤立星团队在面向空间应用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SNSPD)技术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打破自身2018年创造的纪录,实现了通信波段最大探测效率93%的新的世界纪录,为我国开展基于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深空通信、空间量子信息等应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5月20日(北京时间)以《系统探测效率达到93%的基于可空间应用制冷机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single-photon detector with a system efficiency of 93% operated in a 2.4 K space-application compatible cryocooler)》为题,以快报(Letter)形式在线发表在超导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单光子探测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量子信息、激光雷达、深空通信等领域,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然而,迄今为止,所有的SNSPD都只在地面实现了应用验证,包括美国NASA2013年的月地激光通信(LLCD)项目,也仅是在地面接收站使用了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如果能够在空间应用中采用SNSPD,有望推动空间光学天文观测、深空光通信、空间量子信息等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而制约SNSPD空间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制冷技术。SNSPD通常需要在液氦(4.2K)以下温区工作,典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商用的G-M二级闭合循环制冷机。包括我国唯一一家SNSPD产业化公司——赋同科技在内的全球6家公司SNSPD商业化产品都采用类似的制冷技术。然而这类制冷机采用了油润滑压缩机,冷头有运动部件,而且受到体积、重量功耗制约,无法实现空间应用。
  瞄准空间应用对高性能单光子探测技术的迫切需求,全球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发展面向空间应用的小型液氦温区制冷机技术,并期望将其和高性能SNSPD结合以实现可空间应用的高性能SNSPD系统。2017年1月,美国NIST首次报道了一个基于三级脉管加JT节流技术的小型制冷机,然而其JT的压缩机尚未成功研制【IEEE Trans on Appl Supercond 27: 9500405 (2017)】。2017年9月,英国Glasgow大学报道了一个可空间应用的基于斯特林+JT节流技术的小型制冷机,最低温度只能达到4.2K。利用该制冷机实现了SNSPD系统,但是性能非常有限(1310nm波长/暗计数KHz/探测效率仅20%),和半导体探测器性能相当【Supercond Sci and Tech 30: 11lt01 (2017)】。中科院理化所梁惊涛团队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团队通力合作开展面向空间应用的SNSPD系统研发。理化所成功研发了可实现空间应用的二级脉管+JT节流技术小型制冷机,最低无负载工作温度可达到2.6K,微系统所成功研发了高性能的SNSPD。在双方联合攻克一系列集成技术难题后,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550nm工作波长探测效率超过50%的SNSPD系统【Optics Express 26: 2965 (2018)】。这一成果首次展示了SNSPD相对于传统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在空间应用中的性能优势及巨大潜力。
  2020年,中科院理化所依托在空间制冷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对制冷机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制冷机的体积和最低工作温度得到了进一步降低(图1)。与此同时,上海微系统所利用三明治结构超导纳米线实现SNSPD 98%的效率纪录【Optics Express 28: 36884 (2020)】。双方在此基础上再次合作,成功实现了最大探测效率93%的可空间应用的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图2),刷新了我国保持了两年多的系统探测效率纪录。该成果对于SNSPD的空间应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微系统所博士生胡鹏和理化所马跃学助理研究员,通信作者为上海微系统所李浩研究员、尤立星研究员以及理化所刘彦杰副研究员。本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304000、2018YFB050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1408、61827823、51806228、51776213)、上海市科委(2019SHZDZX01)、上海市启明星 (20QA1410900)、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18XD1404600)以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2020241、2020027)等项目资助。

图1 第一代(左)与第二代(右)制冷机真空腔尺寸对比

图2 SNSPD系统探测效率(红色曲线)和暗计数(蓝色曲线)随偏置电流变化曲线
  论文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8/1361-6668/abff14
  科学网报道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5/458280.shtm
  中国科学报报道链接:http://wap.sciencenet.cn/mobile.php?type=daily&op=detail&id=362852&mobile=1
  
  

附件:
相关话题/空间 系统 技术 光子 理化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理化所无掩模光学投影超衍射纳米光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数十年来,光刻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转移技术,在实现功能性微纳米尺度结构制备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掩模的光刻技术在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亟需发展高效、灵活的跨尺度微纳结构图案化技术。利用离子束、电子束、激光束等高能束的直写光刻技术,尽管能够实现纳米精度的图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走进理化,拥抱科学——中科院理化所举办2021年公众科学日
    5月22日,中科院理化所2021年公众科学日活动成功举办。当天,理化所一号楼大厅变成了“科学游园会场”,一场科学与趣味的碰撞在这里上演,平日空旷的大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00余名公众走进理化所,与前沿高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零距离接触,感受科学的魅力。  公众科学日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理化 拥抱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理化所与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签订氦资源开发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7日上午,中科院理化所与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氦资源开发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理化所举行。  中科院理化所所长汪鹏飞、副所长王雪松、原党委书记王越超,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海军,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桃义,以及中科院重大任务局材料能源处、双方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理化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菁英班暨iChem科创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5月12日下午,理化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前沿交叉科学与技术菁英班”暨“iChem”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实验4号楼报告厅举行。理化所副所长王树涛、教育处副处长丁黎、主管邱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团委书记庄岩、化学学院党委书记李红捷、院长刘明杰等出席仪式。化学学院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理化所利用MIL‐101开发高效铁单原子氧还原催化剂用于锌空气电池
    氧还原反应(ORR)是系列电化学能量转换器件(如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中的重要阴极反应。商业上主要选用铂(Pt)基材料作为ORR电催化剂驱动反应进行。但Pt金属储量稀少、价格高昂,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性能优异且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变得尤为重要。当前,碳基负载的铁单原子催化剂(FeS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双余热源驱动吸收式制冷实现天然气液化系统能效提升
    大力发展天然气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我国天然气储量超过100万亿标方,其中70%以上属于非常规偏散天然气源,包括煤层气、页岩气、油田伴生气等,其产地偏远、资源分散。传统大型固定式液化工厂加管网的集输模式经济性差,因此该类气源大都直接放空或燃烧,造成了严重的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理化所在宽波段二维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光电器件、激光防护和调制整形、全光开关和全光网络、光通讯和光存储乃至未来光子计算机等诸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的无机和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存在主要集中于可见光波段、损伤阈值低等性能缺陷,并且难于进行器件化实用,限制了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自石墨烯发现以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中科院理化所发现分子靶向天然冰晶成核剂
    水结冰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相对较高的过冷度下,能够促进水相变的物质被称作冰晶成核剂。冰晶成核剂对气候调节(如人工降雪)、农业发展(促冻杀虫)、制冷(提高相变点以促进节能)、生物医学(强化杀伤作用)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常用的冰晶成核剂通常包括两类,一类以无机材料为主,如碘化银(常用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于4月15日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4.2K(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超流氦温度2K(零下271摄氏度)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  验收会由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会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理化所参加中山科技创新论坛并举办低温与氦资源学术会议
    3月29日,应广东省中山市邀请,理化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新建带队参加了中山科技创新论坛,龚领会研究员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大型低温技术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演讲。  此次论坛是2021年中山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之一,中山市副市长雷岳龙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上,5位专家分别围绕超低温、激光、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