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2月14日,2018年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公布。由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和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共建的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在评估中再次获得优秀,在参评的24个重点实验室中排名第一。此次评估是对建设期满三年的重点实验室进行的综合考察。
  近三年来,为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遥感方向的重大需求,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全面开展遥感数据处理与环境信息提取、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水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无人机遥感监测、突发性环境灾害应急响应与跟踪监测,以及环境卫星应用系统建设等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总理基金、863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生态环境部专项业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等多项科研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在遥感关键技术攻关、国产卫星数据处理、国家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体系与业务化应用、国产环境卫星规划与建设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形成了新的环境遥感业务增长点,增强了环境遥感后继发展潜力。
  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在遥感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发展基于多角度、偏振等多种新探测手段的大气气溶胶多参数遥感方法,提出了基于物理过程的PM2.5遥感机理模型,创建了一套面向卫星应用的纯物理途径PM2.5瞬时遥感方法;发展了PM2.5空间观测历史数据重建方法,实现了我国近十五年的PM2.5空间观测记录重建,为政府部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建立了遥感地表和PM2.5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
  在国产卫星数据处理方面,针对国产陆地卫星定量化应用水平低的难题,攻克国产陆地卫星数据质量提升、中国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定量遥感反演、定量遥感规模化工程处理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国产陆地卫星定量遥感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国产卫星定量化遥感应用,极大推动了国产陆地卫星多星、多领域的综合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
  在国家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体系与业务化应用方面,从无到有建立了由技术体系、工程体系、业务体系构成的国家环境质量遥感监测完整体系,并成功实现业务化运行。为多个用户单位提供遥感产品和各类监测报告,为社会提供大量遥感信息服务,成效显著,有力支撑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中央环保督察、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环保战略的实施。
  在国产环境遥感卫星规划与建设方面,开展了我国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相关卫星的传感器论证设计、遥感机理、卫星反演算法、地面实验验证等方面的系统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部作为牵头用户的高分五号卫星工程立项、研制及发射,有力推进环境一号卫星后续星的2颗16米光学星、2颗5米SAR星、1颗高光谱星的立项、研制工作。针对环境卫星监测能力建设需求,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生产400余种数据、专题、应用产品,构建20余项平台运行标准规范、红线监管数据库,提升全国生态红线区综合监管水平,为建立我国“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奠定了基础。
  去年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评估会议。评估专家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
  在评审会上,评估专家组分别听取了重点实验室主任顾行发研究员、副主任李正强研究员作相关报告,并现场考察了实验室运行管理与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等情况,并进行了专家质询和答疑。评估组一致认为实验室总体定位明确,运行机制和体制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发展规划明确,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撑条件。实验室建立了人才引进措施和激励政策,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岗位设置完善。依托单位在资金、实验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评估组考察环境保护卫星遥感数据中心

评估会议现场

附件:
相关话题/遥感 环境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对地观测部赴包头国家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开展常态化运行设备维护工作
    近日,对地观测部赵永光博士、刘京儒和中国科学院长光所技术人员等3人前往包头国家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简称“包头场”),开展了包头场常态化运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包括目标自动观测系统、漫总比系统、自动气象站、太阳光度计以及涡度相关系统等设备  在本次设备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检查了常态化运行设备在包头场当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天院对外发布中英双语全球大豆和水稻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报告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黄文江研究员、董莹莹博士及研究团队,对外发布中英双语全球大豆和水稻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报告。  报告聚焦全球大豆和水稻主产国在作物关键生长期典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状况。2018年4个大豆主产国(包括中国、巴西、阿根廷和美国)的花叶病和蚜虫总体轻度发生,其中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无人机遥感载荷成像风场传递效应分析》书籍出版发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及其团队编写完成的《无人机遥感载荷成像风场传递效应分析》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是国内一部系统性研究大气风场传递效应对无人机遥感数据质量影响的专著,深入探讨了无人机遥感载荷成像受大气风场影响的机理和表征方法。通过分析大气风场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极环境遥感与数值模拟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启动
    2018年12月11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北极环境遥感与数值模拟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  该项目于2018年9月由科技部正式批复立项,由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原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牵头实施,参加单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气候中心、航天恒星科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2018年12月0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在北京组织“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项目中期检查。“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管理办公室、项目牵头单位以及参与单位主要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专项管理办公室介绍了中期检查要求,并对专家履职尽责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检查专家组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李明研究组揭示石山叶猴适应喀斯特环境的遗传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灵长类生态学研究组与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利用比较基因组、种群基因组及其细胞学功能实验,揭示了乌叶猴属中的石山叶猴种组物种适应喀斯特特殊生境的遗传机制,发现石山叶猴的钙离子通道蛋白(CAV1.2)具有有效减少钙离子内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石山叶猴物种在高钙环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周红章研究组揭示隐翅虫在低能量气候环境下快速辐射的机制
    隐翅虫总科(昆虫纲:鞘翅目)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之一,已知约7万种。然而,现有研究对于隐翅虫总科物种多样性的起源并没有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目前关于甲虫多样性起源的假说(例如与被子植物共辐射假说)大多适用于植食性甲虫,对隐翅虫这类非植食性甲虫的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的解释并不充分。  近日,周红章研究组通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王德华研究组揭示“肠道菌群—肠—脑”互作调控动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机制
    冬季的严寒和食物短缺对于温带地区非冬眠哺乳动物的生存是极大的挑战。恒温动物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产热(非颤抖性产热)是一种高效迅速的产热方式,受交感神经支配,在小型哺乳动物(包括冬眠动物)的体温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李明研究组揭示了中国野生猕猴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猴亚科(Cercopithecinae)、猕猴属(Macaca)物种,是分布最广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其栖息环境多样化,使它们成为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适应性进化的最佳模型,且由于猕猴在生理上与人类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鸟类学研究组发现鸟类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分子进化机制
    脊椎动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理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为补偿高海拔环境的低氧分压影响,动物机体通过多种氧传输途径保障氧持续传送到线粒体以支持需氧ATP的合成。在严重低氧条件下为保持动脉氧饱和度,在心肺功能和微循环系统调节的同时,机体需要增加血红蛋白氧(Hb-O2)亲合力以巩固组织氧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