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0
中国科学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由资深院士汪德昭先生亲手创建,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最早成立的实验室之一。自1958年以来,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一直从事水声物理理论及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学风、丰富的海上实验和水声环境特性测量设备研制经验。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11月获得中国科学院批复建设,2008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
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海洋环境对声波的响应及其背景场特性。主要包括声传播、混响、海洋环境噪声以及作为声场环境条件的海洋学特性等四个部分。涉及理论建模、实验获取以及与其相关的水声信号处理、水声工程技术、水声设备研制和开发。
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目前有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30人,助理研究员18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后2名。实验室还聘请了海外客座研究员1名,国内知名专家4名,实验室设有声学与信号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的2个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博士和硕士培养点。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启虎院士,实验室主任马力研究员。实验室目前已成为一支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
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发表SCI论文11篇;EI论文26篇;国内核心期刊12篇;国际会议27篇;国内会议45篇;制定《水下噪声测量》国标1部。申请专利15项,其中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9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已经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3项。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一直与国内兄弟单位及国外相关院校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船重工集团第715所、760所、710所、612厂、中船工业集团系统工程部等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同时与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澳大利亚柯廷理工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德国基尔大学莱布尼兹海洋研究所等多个国家的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