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历史上冀中平原“塘泺”湖泊群的分布与水系结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邓辉,, 卜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 10087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ang Po Lakes upon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ENG Hui,, BU Fan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收稿日期:2019-10-8修回日期:2020-07-10网络出版日期:2020-11-25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634


Received:2019-10-8Revised:2020-07-10Online:2020-11-25
Fund supporte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230634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邓辉(1964-), 男, 四川成都人, 教授, 博导, 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E-mail: denghui@urban.pku.edu.cn




摘要
“塘泺”是北宋时期分布在冀中平原中部的巨大湖泊群,由大小数十个湖泊组成,东西绵延260 km,今天的白洋淀、文安洼、东淀、团泊洼、北大港,均属于“塘泺”的残余。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历史文献记载、大比例尺地形图、ETM遥感数据、DEM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古地图数据,系统复原了北宋“塘泺”的空间分布范围与内部水系结构。研究表明,北宋“塘泺”的自然地理基础是分布在冀中凹陷带上以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为代表的三大洼地,以及分布在这些洼地内的天然湖泊和河流。北宋朝廷出于军事防御目的,利用这些洼地和湖泊,开挖渠道,修筑堤坝,开辟水口,导引水源,调控水位,把位于今大清河以南的各条河流几乎全部导入了各区湖泊,把原有湖泊的水面尽量扩大,并将其串联成为相互连通的湖泊水面,从而形成了历史上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系统。
关键词: 冀中平原;北宋塘泺;空间格局;河湖水系;演变过程

Abstract
The Tang Po Lakes, consisting of a great number of small lakes and swamps, which had widely spread upon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an awesom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in North China in history. It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The researchers employed an interdisciplinary procedure to unveil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Tang Po system in history. Based on GIS, this paper integrated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geographic method,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scrutiny of all sorts of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analysis of modern soil survey, archaeological survey,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the references in the published research. In this wa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ng Po Lakes on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s been carefully examined and scientifically re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aper showed that the Northern Song government constructed the Tang Po system at the end of the 10th century by fully taking advantage of local natural lakes and swamps originally located in the depression zone of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which adjoined to its northern border,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invasion from the Liao Dynasty in north. In the mid-11th century, the Tang Po system reached its maximum extent, which spanned more than 260 kilometers from the eastern coast to the western mountain foot. The Tang Po system, which was composed of many small lakes, swamps, pits, diches, and even rice padd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nine sub-regions, and watered by the Tanghe River, the Shahe River, the Shenshui River, the Yishui River, the Hutuo River, and the Yuhe River. The whole Tang Po system was deliberately connect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complex artificial facilities, such as dams, embankments, reservoirs, sluice gates, and channels. In the early 12th century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in decline, the Tang Po system collapsed and was broken into three separate parts which had existed til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Tang Po system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s ever been the biggest man-made lake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had a magnificen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water system and local environment of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Keywords:Central Hebei Plain;Tang Po system;spatial distribution;lake-river system;changing process


PDF (4701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邓辉, 卜凡. 历史上冀中平原“塘泺”湖泊群的分布与水系结构. 地理学报[J], 2020, 75(11): 2332-2345 doi:10.11821/dlxb202011005
DENG Hui, BU Fa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ang Po Lakes upon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cta Geographica Sinice[J], 2020, 75(11): 2332-2345 doi:10.11821/dlxb202011005


历史时期在冀中平原中部,沿今保定、清苑、安新、文安、静海一线,曾经是湖泊广布之地。北宋时期,在这里出现了由众多湖泊、河流、沟渠、堤堰、水田串联而成的巨大“塘泺”湖泊群,从东部的渤海湾西岸,到西部的太行山麓,绵延260 km。到了明代,“塘泺”分裂为东淀、西淀两大湖泊群。清代中后期以来,东淀、西淀也逐渐消亡。今天的白洋淀、东淀、团泊洼、北大港等湖泊,仅仅是这个巨大的北宋“塘泺”湖泊群的残余。

历史时期,冀中平原中部的湖泊群经历了扩张、收缩、消亡的过程,与其密切联系的平原河流水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深刻影响了京津冀平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系统研究冀中平原地区河湖水系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形成原因,变化过程,以及内在驱动机制,不仅在区域环境变迁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正在开展的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华北平原古湖泊开展了相关研究。邢嘉明、李宝田[1]、邹宝山等[2]从古地理学的角度,对全新世时期华北平原古湖泊群的分布开展了研究;王会昌[3]、何乃华[4]、朱宣清[5]、吴忱等[6]、孙冬虎[7]从地貌学、环境变迁的角度对全新世时期白洋淀的形成与演变原因进行了讨论;高恩泽[8]、程民生[9]、李克武[10]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北宋“塘泺”的修建过程、管理制度、军事设置、农业开发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郭述[11]、杨军[12]、顾晓明[13]、法念真[14]、王洪波[15]等则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北宋“塘泺”的分布范围做了一些初步的复原工作。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北宋“塘泺”的地理学研究还比较粗浅,已发表的几种“塘泺图”的科学性、准确性都不高。有关“塘泺”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空间分布范围、河湖水系结构、地貌类型组成,以及相关的河道疏浚、水泉导引、堤坝修筑等问题,尚缺乏系统、科学、准确的复原和分析。

本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将历史文献数据,如《太平寰宇记》[16]《武经总要》[17]《宋史》[18]《续资治通鉴长编》[19]《宋会要辑稿》[20]等;考古调查数据,如《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21]、天津分册[22];现代地理数据,如1957年中国科学院土壤调查队绘制的华北平原1∶20万土壤调查图[23]、国家测绘局1∶20万地形图、ETM遥感数据、SRTM 9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古地图数据等,综合集成到GIS平台上开展区域综合分析。通过多学科的数据集成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较为系统地复原了北宋“塘泺”的分布范围,内部的水系结构特征,以及在这个特定时期的区域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

1 冀中平原的自然地理特点

冀中平原主要是由海河水系各支流夹带的冲积物堆积而成,海拔多在50 m以下,地势平缓。地貌类型自西向东,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中部冲积—湖积泛滥平原、东部海积平原。位于平原西侧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地面较为平坦,坡度较大,坡降比约为1∶2000~1∶200;中部冲积平原带分布在山前平原与滨海平原之间,可分为冲积泛滥平原与湖积扇间洼地2个亚类。该区坡降比很小,约为1∶10000~1∶6000,河流流速缓慢,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在河床底部迅速淤积,甚至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地上河决口改道后常形成条状高地古河道,条状高地古河道之间往往有淀泊分布。东部海积平原则海拔基本低于4 m,属于河流、海洋交互影响的地区,地形平坦,洼地、湖沼分布广泛(图1)。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冀中平原中部现代地形、湖泊、河流分布图

Fig. 1Modern topography of the Central Hebei Plain



本文利用ArcGIS软件,从1947年Christopoulos绘制的1∶100万华北地形图[24]中提取1 m间距的等高线,然后将其与ETM遥感数据、SRTM 90 m数字高程模型、现代水系数字模型叠加,制成“冀中平原中部现代地形、湖泊、河流分布图”(图1)。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冀中平原的地形呈南北高、中部低的特点。在冀中平原中部,西起今河北保定市东部,东至今天津市南部地区,是一条呈东西带状延伸的沉降洼地,其基底构造为冀中凹陷带,这是历史时期冀中平原湖泊群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

冀中凹陷带的北侧为永定河复合冲积扇,南侧为滹沱河复合冲积扇。历史时期,永定河复合冲积扇自北而南逐渐堆积发育,滹沱河复合冲积扇自南而北逐渐堆积发育,在这两个大型冲积扇群之间形成一个大洼淀群,拒马河、易水、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沙河、滹沱河、子牙河、北运河、南运河均汇入其中。平原北部的永定河冲积扇,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原南部的滹沱河冲积扇,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原中部,从安新至天津一线,地势最为低洼,东西绵延约250 km,分布了3个大洼地:① 位于容城、雄县以南,高阳以北的白洋淀洼地,现在分布有白洋淀、烧车淀、藻杂淀等湖泊,湖面海拔约为8 m;② 位于文安、静海之间的文安洼洼地,历史上曾经分布有文安洼、东淀等湖泊,湖面海拔约为5 m;③ 位于天津以南,南运河以东,黄骅以北的洼地群,目前在这一带还分布有团泊洼、北大港等湖泊,湖面海拔在4 m以下。

2 北宋“塘泺”的空间分布范围

北宋有关“塘泺”分布的记载,主要收录在《武经总要》(①(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续资治通鉴长编》(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二,仁宗明道二年。)《宋史·河渠志》(③(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中。3份历史文献显示,北宋“塘泺”从东部渤海湾西岸的黑龙港,绵延到西部太行山前的保州,共划分为九区,每区分别包括数量不等的大小湖泊(表1),总数约32个。“塘泺”九区的大小不同,深浅不一(表2)。

Tab. 1
表1
表1《武经总要》《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河渠志》“塘泺”记载对照表
Tab. 1Historical records on the range of the Tang Po Lake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分区《武经总要》《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河渠志》
范围范围各区湖泊名称范围各区湖泊名称
1东沧州界,去海西岸黑龙港口,西至乾宁军,沿御河津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拒海岸黑龙港,沿永济河合破船淀、满淀、灰淀为一水其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拒海岸黑龙港,沿永济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为一水
2东起乾宁军,西信安军御河西东起乾宁军、西信安军永济渠西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为一水东起乾宁军、西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为一水
3东起信安军御河,西至霸州莫金口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纹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
4东北起霸州莫金,西南保定军父母砦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保定军父母砦合粮料淀为一水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保定军父母砦合粮料淀、回淀为一水
5东南起保定军,西北雄州东南起保安军,西北雄州合百世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东南起保安军,西北雄州合百世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
6东起雄州,西至顺德军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洋淀为一水东起雄州,西至顺 安军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羊淀为一水
7东起顺安军,西边胡淀至保州东起顺安军,西边吴淀至保州西边吴淀,至保州,合齐安淀、宜子淀、劳淀为一水东起顺安军,西边吴淀至保州西边吴淀至保州,合齐女淀、劳淀为一水
8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以沈沔河聚为塘泊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畜沈苑河为塘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畜沈苑河为塘
9自保州西鸡距泉、尚泉二水合成自保州西合鸡
距泉
合鸡距泉,尝为稻、方田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尚泉合鸡距泉、尚泉为稻田、方田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 2
表2
表2“塘泺”各区的长、宽、深度对照表
Tab. 2Length, width, and depth of the nine subsections of the Tang Po
分区《武经总要》《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河渠志》
东西(里)南北(里)深度(尺)衡广(里)纵(里)深度(尺)衡广(里)纵(里)深度(尺)
112090~130512090~130512090~1305
710646986~532981.64571064
6986~532981.64571064
6986~532981.645
212030~506~1012030~506~1012030~506~10
71064
9610~17766
1.97~3.29710649610~17766
1.97~3.29
71064
9610~17766
1.97~3.29
3706~156~77050~606~7706~156~7
414543553~88831.97~2.30414549610~355321.97~2.30414543553~88831.97~2.30
4278627862786
15989.44737.61.97415989.44737.61.97415989.44737.61.974
56015~258~106015~258~96010~258~9
35532
8883~14805
2.63~3.2935532
8883~14805
2.63~2.9635532
8883~14805
2.63~2.96
67030~40
6~107030~456~107030~456~10
41454
3688~17766
1.97~3.2941454
17766~
26649
1.97~3.2926649~41454
17766
1.97~3.29
7301502~103015010~133015010~13
17766
88830
0.66~3.2917766
88830
3.29~4.27
17766
88830
3.29~4.28
810203~52010520103~5
5922
11844
0.99~1.6511844
5922
1.64511844
5922
0.987~1.645
910103~5103~5103~5
5922
5922
0.99~1.655922
0.99~1.655922
0.99~1.65
注:里、尺均为宋代尺度单位;加底纹表格数据为折算成国际标准单位(m)后的数值。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兹以《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为基本依据,结合野外调查,同时参照表1表2相关数据,以及ETM遥感影像、1∶20万地形图、1∶20万土壤调查图、《中国文物地图集》等数据的综合分析,自东向西,逐一分析确定“塘泺”九区的位置和范围。

第1区塘泺:“塘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船淀、满淀、灰淀为一水,衡广百二十里,纵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其深五尺”。北宋黑龙港约在今天津静海以东的北大港一带;乾宁军治青县范桥镇;永济河即永济渠,约当今南运河一线。第1区塘泺水深约1.6 m,分布于今南运河以东,天津市以南,青县以北,东至宋代渤海湾西岸。这是北宋”塘泺”九区中最大的一块,今天的团泊洼、北大港、南大港等湖泊,都属于第1区塘泺的残余。根据北宋文献记载,当时的海岸线在沧州以东120里的地方,每日潮汐两至沧州、青县一线,这里属于河、海交互影响的地区。关于北宋时期渤海湾西海岸的位置,侯仁之[25]、李世瑜[26]、王颖[27]等人曾有讨论,据此可以确定第1区塘泺的东界大致位于渤海湾西岸的第二道贝壳堤一线。

第2区塘泺:“东起乾宁军,西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为一水,衡广一百二十里,纵三十里或五十里,其深丈余或六尺。”北宋信安军治今河北霸州市信安镇。按其描述范围,考虑地形、土壤、沉积物分布特点,推定第2区塘泺位于今青县以北,南运河以西,大清河以南,文安县以东的地区,即所谓文安洼的范围。北宋时期,滹沱河东支、御河、黄河北支,都汇入此区,塘泺水深2~3 m。

第3区塘泺:“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纹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纵五十里或六十里,其深六尺或七尺。”北宋莫金口在今文安县新镇口头村。根据古地名与其它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第3区塘泺是在今新镇口头村以东,大清河以北,信安镇以南,三河口以西的范围,约当今霸州、文安间东西向分布的洼地,塘泺水深约2 m。清末至民国时期,这一带曾存在一个被称为“东淀”的湖泊,呈东西向分布,应该属于北宋“塘泺”的残余。

第4区塘泺:“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保定军父母寨,合粮料淀为一水,衡广二十七里,纵八里,其深六尺。”北宋保定军位于今霸州文安县新镇,父母寨约在今新镇西面的寨上村附近。《宋史·河渠志》载,“霸州至保定军并塘岸水最浅,故咸平、景德中,契丹南牧,以霸州、信安军为归路”。该区塘泺范围较小,水深约2 m,主要位于今大清河的河道内。这里正当宋辽时期南北交通的通道,应该是出于军事考虑,人工开凿的一区湖泊。

第5区塘泺:“东南起保定军,西北雄州,合百世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衡广六十里,纵二十五里或十五里,其深八尺或九尺。”北宋雄州即今雄州市。第5区塘泺位于今雄州东南,赵北口以东,新镇西南,鄚州镇东北,呈东北—西南分布,水深约2.6 m。明清时期的五官淀、柴禾淀就分布在这一带。今天这里是大清河、赵王新河的河道,北宋初期则是南易水与滹沱河西支交汇的地方。

第6区塘泺:“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洋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纵三十里或四十五里,其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北宋顺安军治今高阳县庞口镇旧城村。第6区塘泺大致北起今烧车淀、藻杂淀,南至高阳以北,塘泺水深2~3 m。11至12世纪宋辽交聘的主要驿道,经过白沟驿、雄州、莫州、瀛洲,正好穿过第5区和第6区塘泺之间的地区。

第7区塘泺:“东起顺安军,西边吴淀,至保州,合齐安淀、宜子淀、劳淀为一水,衡广三十余里,纵百五十里,其深一丈三尺或一丈。”北宋保州治今保定市。今安新县西南有南边吴村、北边吴村,北宋边吴淀即在这两村附近。第7区塘泺分布于今安新县西南、清苑县以东,高阳以北的范围,塘泺水深3~4 m。南易水、徐河、漕河、沈水、濡水、唐河等太行山前的诸河流,以及西南流来的滹沱河支流,全部汇入这个地区。

第8区塘泺:“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蓄沈苑河为塘,衡广二十里,纵十里,其深五尺,浅或三尺,曰沈苑泊。”北宋安肃军治今徐水县安肃镇,广信军治今徐水县遂城镇。《梦溪笔谈》载,“沈远泺”(沈苑泊)在保州西北[28]。宋代文献里有关于筑堤截引徐水入“沈苑泊”,以及改筑徐水截河堤为滚水坝的记载(④“保州界徐河见于河身内筑堤,截断水势,灌注沈苑泊。每至夏秋山水泛涨,渰浸民田,及逐年冲注破沙堤口子,一概涝沫人戸田苗不少。今欲于截河堤修作石水限通流,夏秋涨水入旧河流行,兼约留得居常泊水。诏从之”。引自《忠献韩魏王家传》卷五,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徐水是曹(漕)河的支流,位于曹河南面。由此确定,第8区塘泺位于今曹河以南、保定以北的地区,水深约1.6 m。

第9区塘泺:“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尝为稻方田,衡广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武经总要》《宋史·河渠志》均记载“西塘泊”上游“西合鸡距泉、尚泉”。尚泉又称一亩泉,位于今保定市满城区东南的北奇村附近;鸡距泉则位于南奇村附近(⑤“一亩泉,……,其源发自满城,泉自地中涌出,约宽一亩,故名。……,一名尚泉,俗号西涯泊,民多利之。”“鸡距泉,发源在郡城西三十里满城地界,泉水喷流,状如鸡距,故名。与一亩泉合流,经郡城南东入于滱。”引自冯惟敏(明)纂修,王国桢续修《(万历)保定府志》,卷三。)。两泉合流后,东流至保州城南,为府河。以此推测,“西塘泊”大致位于保州以西,南北奇村以东的地方,水深约1.6 m。由于保州一带的地势较高,水源主要是来自山前冲积扇上潜水溢出带的泉水,蓄水成湖比较困难,于是“塘泺”的形式由湖泊水面转为“方田”。

综合以上九区塘泺分析,绘制出“北宋塘泺空间分布与水系结构复原图”(图2),其分布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冀中平原的中部地区。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整个塘泺体系略呈扁担状,东西两侧的第1、2、3、6、7区面积较大,中间的第4、5两区面积较小。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北宋塘泺空间分布与水系结构复原图

Fig. 2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ang Po Lake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3 北宋“塘泺”的水系结构

3.1 “塘泺”的自然地理基础

北宋“塘泺”的修建,始于太宗淳化四年(993年)。“自何承矩以黄懋为判官,始开置屯田筑堤储水为阻固,其后益增广之,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葫芦、永济等河,皆汇于塘。”大约到天圣年间(1023—1032年),基本建成了“塘泺”系统。

北宋“塘泺”的修建,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塘泺,缘边诸水所聚,因以限辽”。“塘泺”汇合了冀中平原上的易、瀑、漕、滱、泒、滋、滹沱、御河、巨马诸河,形成横贯整个平原区的大湖泊群。“自边吴淀至泥姑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虽有劲兵,不能度也。”(⑥(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北宋“塘泺”是充分利用原有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将原有天然湖泊加以人工改造而形成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北魏时期,在今容城以南地区分布有大泥淀、小泥淀[29],在鄚县东南隅“有狐狸淀”。唐代,位于今任丘以北的莫州一带,分布着“九十九淀”(⑦(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第二十九,莫州,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北宋初年,在“塘泺”形成之前,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在容城—雄县以南的地区,有大泥淀、小泥淀;在莫州附近,分布有掘鲤淀;在文安县附近,则分布有赵淀、狐狸淀;而在北宋御河以东,今天津以南、河北沧州东北的地区,则属于“泽卤之地”,湖泊广布。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推定,今天分布在冀中凹陷带上的三大洼地,即图1中显示的白洋淀洼地、文安洼洼地、北大港—团泊洼洼地,至少在北宋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北宋的“塘泺”系统,实际上就是把分布在这些洼地内已有的湖泊、河流,加以人工改造利用的结果。

按照北宋“塘泺”的内部差异,可以大致将北宋“塘泺”划分为东部塘泺、中部塘泺、西部塘泺3个大区。东部塘泺位于北宋御河以东地区,以北大港—团泊洼洼地为基础,海拔在4 m以下;中部塘泺介于边吴淀与御河之间,以文安洼、白洋淀两个大型洼地为基础,海拔4~12 m;西部塘泺则位于边吴淀以西,北宋保州、安顺军、广信军之间的地区,这里属于太行山山前冲积扇,海拔12~40 m。

3.2 东部塘泺的地理特点与水系结构

东部塘泺也就是第1区塘泺,是北宋塘泺九区中最大的一区,主要有黑龙港、破船淀、满淀、灰淀、方淀等湖泊,它是在沿海地区原有的潟湖基础上建成的。其西界是自南向北流的御河,御河经过独流口后与界河合流,然后折向东南,至泥沽口入海;其东界是北宋时期的渤海湾西岸,大致与今天分布在渤海湾西岸的第二道贝壳堤一致;其南界大致在今黄骅以北的北宋“黑龙港”“三堂泊”一带。这里海拔低于4 m,湖沼广布,是冀中平原最低洼的地区,受到早、晚两次潮汐的影响。“朝夕有潮水,东自海岸,西距塘洎,其间葭苇蒙密,径路迂直,非鞍马驰骋之利。”(⑧(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塘水,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北宋时期,流经这里的河流主要是御河、滹沱河东支、黄河北支。滹沱河东支在乾宁军西侧附近汇入御河,御河前身是唐代修建的永济渠,与北部的易水、巨马河相连通。《太平寰宇记》载,御河“西通淤口(今信安镇)、雄、霸等州水路。”(⑨(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八,河北道十七,保州。)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六年(959年)帅军北伐,曾乘船从今天的青县,一直到达霸州。据《资治通鉴》载,柴荣于夏四月丁酉(6月1日),自乾宁军“御龙舟,泝流而北,舳舻相连数十里”;己亥(6月3日),“至独流口(今独流镇),泝流而西”;辛丑(6月5日),“至益津关(今霸州),……,自是以西,水路渐隘,不能胜巨舰,乃舍之”(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

御河是第1区塘泺的主要水源,北宋文献中多见引御河灌注东区塘泺的记载。如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从乾宁军“檏樁堰南,引御河水注入(东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六,神宗熙宁九年六月。)。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二月,“命河北同提点制置屯田使阎士良专兴修檏樁(口),增灌东塘淀泺”。另外,历史文献里还有导引西塘水(即第2区塘泺)以补充东塘的记载,如“士良请堰水,绝御河,引西塘水灌之。”?(?(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北宋时期在御河沿线修建了许多水闸,以调节水量。“乾宁军自东明港至独流寨,凡有水口三十三,自可发泄水势。”?(?(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仁宗嘉祐九年九月。) 在御河下游的独流口则建有闸坝,以阻止御河河水流入渤海。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曾经出现由于独流口决口,导致第1区和第3区湖水干涸的事故。“信安、乾宁军塘泺昨因不修,独流决口,至今干涸。”?(?(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六,神宗熙宁九年六月。)

除了御河水源之外,渤海海水也是东部塘泺的重要水源。《太平寰宇记》载,乾宁县(今青县)紧靠御河,“每日潮水两至”?(?(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八,河北道十七,保州。)。当时,在御河与渤海之间建有一系列水利工程,可以将海水引入御河和塘泺,并阻止河水、湖水下泄入海。“令沧州、乾宁军常督壕塞吏,专视斗门、水口,旦夕候海潮至,放水入御河,东置堰以益塘水。”?(?(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登州附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诏沧州乾宁军,谨视斗门水口,雍潮水入御河东塘堰,以广溉荫”?(?(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此外,黄河也曾经为东部塘泺补充水源。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元丰四年(1081年)、元符二年(1099年),黄河三次改道北流。黄河北支沿途与御河、胡卢河、滹沱河并合后,直注乾宁军界,部分河水流入东西两塘,余水则沿御河,经木门口、檏樁口,流至位于今天津附近的劈地口入海。“河流至乾宁军,分入东西两塘,次入界河,于劈地口?(?“劈地口,在静海县东北。又东为三叉口,盖即天津卫东北之三岔河。”引自(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入海。”?(?(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二,河渠志,第四十五,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由于黄河北支流经的乾宁军以下的御河至界河河段,河道狭窄,河水下泄不畅。于是苏颂建议将黄河下泄之水在沧州之北,东引入“三堂泊”,导入“黑龙港”(今北大港)后入海。“沧州东北有三堂泊,纵广皆百余里,下连海道,地名黑龙港,自来停滀浚流,以为堑限。”?(?(宋)苏颂,《奏乞开修破藏口复三堂分杀黄河水》,见《苏魏公文集》卷十九。)“其西与御河破藏口及范桥镇相去不过三、五十里,可以分引河流东注泊内,既满溢则由黒龙港以入海。”?(?(宋)苏颂,《议疏浚黄河》,见《苏魏公集》卷二十。) 这样既解决了御河、界河下游的排水问题,也解决了第1区塘泺的补水问题,同时又把东部塘泺的分布范围向南扩大到了沧州东北一带。

3.3 中部塘泺的地理特点与水系结构

中部塘泺东以御河为界,西部以边吴淀西侧为界,东西连绵约200 km,是北宋“塘泺”主体,主要包括东侧文安洼洼地和西侧白洋淀洼地2个地貌单元,海拔4~12 m。北宋“塘泺”修建之前,分布在这2个洼地内的湖泊并不连通,当时的人们将分布在这2个洼地内的湖泊分别称为“东塘”和“西塘”。“雄、霸之間,景德前二州塘水不相接,因名东塘、西塘。二塘之交,荡然可以为敌骑归路,遂置保定軍,介于二州,以当贼冲。”?(?(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

“东塘”主要包括位于御河以西的第2区塘泺(有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和第3区塘泺(有水汶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其西界大约在霸州西南。“西塘”则主要包括第5区塘泺(有百世淀、黑羊淀、小莲花淀)、第6区塘泺(有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羊淀)、第7区塘泺(有边吴淀、齐女淀、宜子淀、劳淀),其东界大约在莫金口一带。《武经总要》曾经分析了这一带在军事防御方面存在的缺陷,“霸州控莫州金口,塘水不接,及水势浅狭,可涉兵马。”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莫州,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随着“塘泺”的修建,北宋政府在东、西两塘之间开辟了第4区塘泺(有粮料淀、回淀),使得“二塘相连,虽不甚浩渺,而贼路亦少梗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

“西塘”,以及位于“东塘”、“西塘”之间的地带,即第4、5、6、7区塘泺,是北宋塘泺工程的重点建设地区。其中的第7区塘泺,即边吴淀、宜子淀、劳淀一带,又最为关键。这里是中部塘泺各区中地势最高的地方,海拔达到12 m。冀中平原的主要河流,如鲍河、曹河、徐水、唐河、泒水(今沙河)、方顺河、安阳河、濡水、侯河等均被引导到这里。滹沱河的支流也被人工导引,沿着今沙河的下游河道,进入边吴淀、宜子淀和劳淀。

边吴淀所在的第7区塘泺,也是“塘泺”九区中水位最深的,可以达到3~4 m(表2)。北宋时在边吴淀湖区的东侧,沿湖岸建有堤坝,其上修建了石塚、七级、九级、赵口、田先口等闸口,以调控湖泊水位。上游的各条河流首先被引入边吴淀湖区,然后通过东岸堤坝上的各水口,进入东侧白洋淀、康淀所在的第6区塘泺。“滹沱等河水尽下入边吴、宜子等淀,如水势涨满,乃入石塚等口灌注向下塘泺,如水势不至涨满,即只由百济河出泄”。

熙宁六年(1073年),滹沱河一度被人工导引,通过赵口、田先口,直接流入第6区塘泺的康淀、白洋淀,由此导致第7区的边吴、宜子等淀干竭。不久,“滹沱河自永宁军界荆丘村已上淤断河身”,滹沱河“水势复入沙河西股”,“西北流入,……,边吴、宜子淀”,第7区塘泺由此得以恢复。经此变故,主事官员遂“将赵口、田先口依旧闭断,令水势尽入边吴、宜子两淀,常令水势涨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五册,食货四,中华书局,1957年第1版。)。

北宋初年,滹沱河主流河道位于莫州东侧,沿途“自顺安军东至莫州六十里,皆是川堑沟渎,葭苇蒙蔽,泉水纵横”。随着塘泺的修建,滹沱河改入边吴淀,原来流经莫州东侧的滹沱河成为“旧道”,沿线湖泊的来水量减少。熙宁四年(1071年),程昉曾建议,“于保定军东、旧滹沱河南岸、台山口东南,疏一川,行七十里至乾宁界,会于御河,可无塘泺填淤之患。”?(?(元)脱脱,《宋史》,卷二百四十六。)

中部塘泺各区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位于“塘泺”以西、以南的各条河流。位于“塘泺”以北的河流,如中易水、北易水,以及作为宋辽界河的巨马河,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被引入塘泺。如,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十一月,“时岁旱,塘水涸。知雄州葛怀敏虑契丹使至测知其广深,乃拥界河水注之,塘复如故。”?(?(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二,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十一月已未。)

3.4 西部塘泺的地理特点与水系结构

自边吴淀西侧的唐河向西,一直到太行山前,属于山前台地与冲积—洪积平原,地势较高,海拔12~40 m,天然湖泊数量很少,而且规模不大。这里地形平坦,无险可守,“自保州边吴泊,西距长城口,广袤五十里,可以长驱深入。”?(?(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塘水,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北宋时期在这里的军事防御主要采取了2类措施,即开挖“方田”和密集植树。

3.4.1 植树保塞 “自保州以西,至山下数十里,无塘水之阻,敌可以平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 保定—安肃军一线以西,海拔20~40 m,地形高亢,引水困难。于是刘宗言建议,“种木于西山之麓,以法榆塞”?(?(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即效仿陕北的榆溪塞,密植树木,以御敌骑。

从太宗时期开始,北宋朝廷组织力量,在保州以西,地形高仰,引水困难的地方,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密集种植,以达到阻塞交通的目的。“有壅水不可道处,第密种所宜树木”。到了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中期,保州、安肃军以西的平地,已经植树成林,“缘边官地所种榆柳三百万余”。宋真宗很高兴,曾经出图以示辅臣,说这些树木“可以代鹿角及开陷马坑”,并认为“此并中国战守之助也”?(?(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登州附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北宋灭亡以后,乾道六年(1170年),南宋人范成大出使金国,经过保州、安肃军,看到原来开辟的塘泺已经堰塞消亡,但是沿途仍然有大量的树木分布。“二十里至安肃军,故时塘泺今悉淤塞,门外大道,古出塞路也。夹道古柳参天,至白沟始绝。”?(?(宋)黄震,黄氏日钞,卷六十七,《揽辔録》节文。)

3.4.2 开挖“方田” 北宋时期,在保州—安肃军一线以东,边吴淀、唐河以西,地势相对低缓的地区,开挖“方田”,形成“塘泺”系统的特殊类型。太宗时期,枢密使夏竦提出建议,“及安肃军、保州而西,接西山路阔一百余里,其间有鲍河、曹河、徐河、叫喉泉、尚泉、方顺河、安阳河、唐河,尽可堰截,引水灌注,以为唐淀。”?(?(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登州附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夏竦建议在这里修造的塘泺,实际上主要是所谓的“方田”,与湖泊水面不同。

真宗咸平(998—1003年),孙士龙、王能上书朝廷,“言方田之利,请置于北边”。王能建议在安肃军以东、新河之北的地区开辟“方田”,“广袤相去皆五尺,深七尺,状若连锁,俗谓之解镫”。其具体范围是“东西至顺安、威虏(广信军)军境”。此建议被朝廷采纳,于是在“静戎(安肃军)、顺安、威虏军界皆置方田,凿河以遏胡骑”?(?(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王能建议开辟安肃军附近鲍河沿线的塘泺。“自姜女庙以东,水极深阔,其狭处不过三四里,今岁敌骑不能踰越而南侵者,亦限此水故也。今请于本军之西,姜女庙东,决(鲍河)北流入阎台淀,复于军东塞之,使北流三台、小李村,其水溢入长城口而南流,若发二三千人塞其口,俾自长城北而东入于雄州,则犹可以隔限敌骑。”?(?(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咸平四年闰十二月。) 文中所说的阎台淀、三台、小李等地名都保留到现在,这片塘泺、方田,大约分布在鲍河以北,阎台淀以东,绵延到三台、小李一带。

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顺安军兵马都监马济,“请自静戎军(安肃军)东拥鲍河,开渠入顺安军。又自顺安军之西,引入威虏军(广信军),置水陆营田于渠侧。……,踰年功毕。”?(?(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这片方田应该是分布在鲍河以南,广信军、安肃军之间。

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刘平再次建议修造“方田”,“以引水植稻为名,开方田,随田塍四面穿沟渠,纵广一丈,深二丈,鳞次交错,两沟间屈曲为径路,才令通步兵。引曹河、鲍河、徐河、鸡距泉分注沟中,地高则用水车汲引,灌溉甚便”。这项建议被采纳,“帝遂密敕(刘)平与怀敏渐建方田”?(?(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四十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有文献记载,仁宗嘉佑(1056—1063年)年间,由于在徐河沿岸筑堤截水,大量修建“塘泺”,以致淹没民田引起纠纷。“保州界徐河见于河身内筑堤,截断水势,灌注沈苑泊。每至夏秋山水泛涨,渰浸民田”。经过实地调查,采取了改建滚水坝的措施,这样既可以防止侵害农田,又可以保证湖泊水位。“今欲于截河堤修作石水限通流,夏秋涨水入旧河流行,兼约留得居常泊水。诏从之。”?(?《忠献韩魏王家传》,卷五,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 到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曹河以南,安肃军界闸板口铺?(?“间(闸)板口铺,……,西北至军(安肃)约三十五里,北至顺安军界首约三十六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安肃军条)。)以东,已经是“屯田务地,并是稻田”,与南面的边吴淀、宜子淀连成了一片?(?(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五册,食货四,中华书局,1957年第1版,页4847-4848。)。

保州以西地区,除了引鲍河、徐河之水开辟“方田”“稻田”、水塘之外,分布在冲积扇上的平地泉水,如尚泉、鸡距泉、叫斗泉等,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尚泉发源于今北奇村河西北四里许,泉水涌出,其阔一亩,名一亩泉。其西南二里许又有泉喷出,状如鸡距,故名鸡距泉。”?(?(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十三,保定府二,第50页,《四部丛刊》续编本。) 北宋时期的“西塘泊”就是依托这两个泉源开辟而成的。

叫斗泉,也称叫呼泉,位于保定西南的郎村一带,“保塞县小郎村刘第六地内有泉源,盈亩有余,号叫呼泉,匿在土中”。在其南面不远的庞村也有泉水,“保塞县大静乡庞村,沿侯河向上约三十里”,“北岸有泉眼大小不等,……,计有泉三十余处,其水通流,阔狭深浅有三五寸至一尺”。沿侯河上游分布的这些泉水,也被引入塘泺。“开导此泉,令入侯河及运粮河,四时常流,增注塘泊。”?(?(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五册,食货四,中华书局,1957年第1版,页4847-4848,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十二日。)

4 结语

北宋“塘泺”,肇始于淳化四年(993年),终止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前后存在了130多年。北宋“塘泺”,是在特定的政治、军事条件下,利用天然地理条件修建的一带水泊防御体系。

北宋修建“塘泺”的自然地理基础是分布在冀中平原上的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为代表的3个大洼地,以及分布在这些洼地内的天然湖泊和河流。北宋朝廷利用这些洼地和湖泊,开挖渠道,修筑堤坝,开辟水口,导引水源,调控水位?(?北宋“塘泺”水位管理由河北屯田司和工部分头负责。“工部言,河北屯田司令塘水深浅,季申工部。乞今后塘泊州军于次季孟月,保明所管地分塘水增减尺寸,径报屯田司,候到立便差官检覆讫,本司于仲月审察诣实给罪,保明奏闻,仍具申知本部。从之”。(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九十四,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二月己丑,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把位于今大清河以南,海河水系各河流的水源几乎全部导入了各区湖泊,把原有湖泊群尽量扩大,并将其串联成为相互连通的湖泊水面,形成了历史上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系统。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北宋“塘泺”的水面约为7300 km2,其中分布在白洋淀、文安洼一带的各区“塘泺”水面约为4300 km2,御河以东的“塘泺”水面为2500 km2。若以水深1 m推算,仅“塘泺”在白洋淀、文安洼一带的蓄水量就达到43亿m3,相当于今天白洋淀流域各河流上游水库蓄水量的总和(36亿m3),再加上滹沱河的年均径流量(9亿m3)。

北宋时期,在西起太行山东麓,东至渤海湾西岸,260多千米的范围内,根据地形和水系特点,采用不同措施修建塘泺。在西部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区,水源缺少,遂采取植树和开挖“方田”的办法;在中部白洋淀、文安洼两个洼地,则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基础,把鲍河、曹河、濡水、唐河、沙河、滹沱河全部引入塘泺,把湖泊水面扩大到了最大范围;在御河以东的沿海地区,则以团泊洼—北大港洼地为基础,利用御河河水、渤海海水,构成东部地区的湖泊群。北宋塘泺的建设和维护,展示了中国人在中古时期高超的水利建设水平。

北宋以后,位于“塘泺”西部的“方田”系统逐渐消失,中部的边吴淀,以及连接“东西塘”的第4区湖泊也逐渐消失。到了明清时期,分布在冀中平原的湖泊分裂为“东淀”“西淀”,以及“团泊洼”三大湖泊群,虽然水面范围比北宋时期大大减少,但是原来的3大洼地的地形、水系格局依然保持。民国以来,随着华北平原水利工程的发展,以及海河水系各支流上游水库的修建,冀中平原的湖泊基本消亡,仅剩白洋淀、烧车淀等零星残余。

明清至民国时期,永定河河道摆动频繁,其冲积扇迅速扩展到大清河北侧,严重影响了冀中平原河湖水系的原有结构,但时至今日,冀中平原凹陷带的基本地貌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里仍然是华北平原最低洼的地区,是海河水系各支流汇合的地区。目前冀中平原湖泊水面的缩小和消失,受到气候变化,河流改道,以及太行山山前冲积扇潜水溢出带泉水消失等原因的影响,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水资源区域内再分配的结果,以前分布在平原上的水资源,现在被蓄积于山区水库。一旦出现特殊的天气现象,大洪水还是会严重影响到平原上的洼地及周边地区。因此,在考虑未来城市选址、布局和发展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白洋淀周边海拔12 m以下的地区,以及文安洼周边海拔6 m以下的地区。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Xing Jiaming, Li Baotian. The evolu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in Beijing-Tianjin Are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activities//Beijing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 Studies
Environmental Change Studies (volume 1).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1984: 6-18.

[本文引用: 1]

[ 邢嘉明, 李宝田. 京津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北京环境变迁研究会
环境变迁研究(第一辑).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4: 6-18.]

[本文引用: 1]

Zou Baoshan, He Fanneng. Changes in natural water bodies in Beijing-Tianjin region since the Holocene Epoch//Beijing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 Studies
Environmental Change Studies (2-3 bound volume). Beijing: Beijing Yanshan Press, 1989: 32-41.

[本文引用: 1]

[ 邹宝山, 何凡能. 全新世以来京津地区自然水体的变迁//北京环境变迁研究会
环境变迁研究(二、三合辑).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 32-41.]

[本文引用: 1]

Wang Huichang.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Baiyangdian Lake Since 10000 years ago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83,2(3):8-18.

[本文引用: 1]

[ 王会昌. 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
地理研究, 1983,2(3):8-18.]

[本文引用: 1]

He Naihua, Zhu Xuanqing. Palaeo-environment changes since 30000 a B.P. and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Baiyangdian area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1992,12(2):79-88.

[本文引用: 1]

[ 何乃华, 朱宣清. 白洋淀地区近3万年来的古环境与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2,12(2):79-88.]

[本文引用: 1]

Zhu Xuanqing, Shi Derong, He Naihua, et al.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Baiyang Lak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the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1986(2):24-34.

[本文引用: 1]

[ 朱宣清, 施德荣, 何乃华, . 白洋淀的兴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1986(2):24-34.]

[本文引用: 1]

Wu Chen, Xu Qinghai. Formation or development stage: A disscusion on the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Baiyangdian Lake, China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1998,10(3):91-96.

[本文引用: 1]

[ 吴忱, 许清海. “演变阶段”与“成因”不能混为一谈: 也谈白洋淀的成因
湖泊科学, 1998,10(3):91-96.]

[本文引用: 1]

Sun Donghu.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ettlement neighboring Baiyangdian Lake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89(3):106-110.

[本文引用: 1]

[ 孙冬虎. 白洋淀周围聚落发展及其定名的历史地理环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3):106-110.]

[本文引用: 1]

Gao Enze. The research on the Great Wall of water in Hebei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ebei Academic Journal, 1983(4):150-153.

[本文引用: 1]

[ 高恩泽. 北宋时期河北“水长城”考略
河北学刊, 1983(4):150-153.]

[本文引用: 1]

Cheng Minsheng. The defense and economical function of the Tang Po in Hebei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ebei Academic Journal, 1985(5):76-80.

[本文引用: 1]

[ 程民生. 北宋河北塘泺的国防和经济作用
河北学刊, 1985(5):76-80.]

[本文引用: 1]

Li Kewu. About the matter of Hebei Tang Po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1987(4):120-123.

[本文引用: 1]

[ 李克武. 关于北宋河北塘泺问题
中州学刊, 1987(4):120-123.]

[本文引用: 1]

He Naihua, Zhu Xuanqing. The study on the reasons of Baiyangdian Lake's formation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1994,10(1):50-54.

[本文引用: 1]

[ 何乃华, 朱宣清. 白洋淀形成原因的探讨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10(1):50-54.]

[本文引用: 1]

Yang Jun. Hebei Tang Po during Northern Song Period//Institut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Paper Collection in Memory of the Ninetieth Birthday of Hou Renzi. Beijing: Xueyuan Press, 2003: 225-255.

[本文引用: 1]

[ 杨军. 北宋时期的河北塘泊//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侯仁之师九十寿辰纪念文集.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3: 225-255.]

[本文引用: 1]

Gu Xiaoming.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the lakes in the middle of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
[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2008.

[本文引用: 1]

[ 顾晓明. 历史时期华北平原中部湖泊洼淀的分布与变迁
[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8.]

[本文引用: 1]

Fa Nianzhen. Re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rivers and lakes in Jizhong Plain from the sixth century
[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2015.

[本文引用: 1]

[ 法念真. 公元六世纪以来冀中平原湖泊群演变过程重建
[D]. 北京: 北京大学, 2015.]

[本文引用: 1]

Wang Hongbo. Evolution and treatment of riverways and lak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ung Ting Ho since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2016.

[本文引用: 1]

[ 王洪波. 北魏以来永定河下游河道淀泊演变与治理
[D]. 北京: 北京大学, 2016.]

[本文引用: 1]

(Northern Song Dynasty) Yue Shi, et al. Tai Ping Huan Yu Ji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7.

[本文引用: 1]

[(北宋) 乐史, . 太平寰宇记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本文引用: 1]

(Northern Song Dynasty) Zeng Gongliang, Ding Du, et al. Wu Jing Zong Yao
Wenyuange Complete Library in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 of Qing Dynasty Version.

[本文引用: 1]

[(北宋) 曾公亮, 丁度, . 武经总要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本文引用: 1]

(Yuan Dynasty) Tuo Tuo, et al.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5.

[本文引用: 1]

[(元) 脱脱, . 宋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本文引用: 1]

(Southern Song Dynasty) Li Tao, et al. Xu Zi Zhi Tong Jian Chang Bia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4: 2607-2608.

[本文引用: 1]

[(南宋) 李焘,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2607-2608.]

[本文引用: 1]

(Qing Dynasty) Xu Song, et al. Song Hui Yao Ji Gao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7.

[本文引用: 1]

[(清) 徐松, . 宋会要辑稿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本文引用: 1]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Relics Atlas of China:Hebei Volume. 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02.
[本文引用: 1]

[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 1]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Relics Atlas of China:Tianjin Volume. 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02.
[本文引用: 1]

[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 1]

The Soil Te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tlas of Soil in North China Plain (1:200000).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64.
[本文引用: 1]

[ 中国科学院土壤队. 华北平原土壤图集(1:200000).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4.]
[本文引用: 1]

Christopoulos C P. Great plain-building in North China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47,27:299-320.

[本文引用: 1]

Hou Renzhi. The evolvement of the coastline of western Bohai Bay
Memoirs of Geography, 1957(1):75-81.

[本文引用: 1]

[ 侯仁之.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部海岸线的变迁
地理学资料, 1957(1):75-81.]

[本文引用: 1]

Li Shiyu. The initi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underground cultural heritage of western Bohai Bay in ancient times
Archaeology, 1962(12):652-657.

[本文引用: 1]

[ 李世瑜. 古代渤海湾西部海岸遗迹及地下文物的初步调查研究
考古, 1962(12):652-657.]

[本文引用: 1]

Wang Ying. The shell coast ridges and the old coastlines of the west coast of the Bohai Bay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1964,8(3):424-440.

[本文引用: 1]

[ 王颖. 渤海湾西部古贝壳堤与古海岸线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4,8(3):424-440.]

[本文引用: 1]

(Northern Song) Shen Kuo. Dream Brook Sketchbook
Vol.13, Wisdom (the Copy of the Yuan Dynasty).

[本文引用: 1]

[ 沈括. (北宋)梦溪笔谈
卷13, 权智(元刊本).]

[本文引用: 1]

(Northern Wei Dynasty) Li Daoyuan, (Qing Dynasty) Wang Xianqian (editor). He Jiao Shui Jing Zhu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Notes on the River Syste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9.

[本文引用: 1]

[(北魏) 郦道元. (清) 王先谦, 校. 合校水经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河北 北京 数据 结构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