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end of urbanization pattern on two sides of Hu Huanyong population line: A tentative response to Premier Li Keqiang
CHENMingxing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5-04-20
修回日期:2015-10-26
网络出版日期:2016-02-25
版权声明:2016《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1179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中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这条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直观地展示出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的现实.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1].很多媒体据此归结为李克强总理之问,即"胡焕庸线怎么破"?总理讲话让"胡焕庸线"成为媒体,社会以及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一些****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一种代表性观点是胡焕庸线"可破",认为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分割线,新型城镇化是突破胡焕庸线的一个有利契机,应顺应城镇郊区化和逆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破解胡焕庸线的"李克强之问"[2].推行以"一带一路"突破胡焕庸线,激活西部地区的资源红利,区位红利,把胡焕庸线以西的广大地区直接推向开放前沿,由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将被迅速打开,从而吸引人流,物流等的不断进入[3].另一种观点认为胡焕庸线是破不了的,中国近95%人口居住在此线东南部是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人口分布规律不可能改变[4].王铮等针对胡焕庸线开展了模拟研究,认为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可能使得胡焕庸线以西多供养4000万略低人口,突破有两个关键:一是发展以信息化经济为龙头的新型产业,二是发展枢纽--网络型的空间组织,全国一盘棋,不搞地区封闭[5].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经典理论成果之一,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首次提出[6],揭示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东南和西北分异突变线,最初称"瑷珲腾冲线",后因地名变迁改称"爱辉腾冲线"和"黑河腾冲线".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7],"胡焕庸线"当选为30项大发现成果之一.其中,偏重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范畴的有4项,其他分别是侯仁之院士开展的"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周立三院士和吴传钧院士等完成的"中国农业区划"和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点--轴'系统理论及中国区域开发的'T'字型结构",由此可见,胡焕庸线在学术界的地位.作者首次当面听到"总理之问"比这次大讨论提前了1年多时间.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召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的城镇化研究成果汇报会,陆大道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城镇化项目专家组作了半个多小时"关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的认知和建议"的汇报,重点强调了一定要牢固树立走符合中国国情,造就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念,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城镇化速度不宜过快.作者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期间总理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城镇化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胡焕庸线是个经济地理问题,应不应该打破?能不能打破?请你们帮着研究."
前辈地理学家教导我们: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8],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是中国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得以兴旺发展的源泉所在.因此,针对当前对胡焕庸线的认识困境,本文首先回顾胡焕庸线的由来,利用"一普","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了胡焕庸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分布变化,在这个基础之上重点解析胡焕庸线的"不破"特性与"总理之问"的"可解"特点,胡焕庸线作为一个地理学的客观规律,不可以人为打破,但是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解的,人类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口,城镇和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实现中西部地区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从而尝试回答和阐述清楚李克强总理之问,为探索这个问题的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可能答案.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围绕"总理之问"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综合性分析.简洁地讲,核心观点是胡焕庸线不能人为打破,也就是说胡焕庸线是一个地理学的客观规律,需要遵循.但与此同时,总理之问的实际疑问有解的,总理关心的实际问题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文中以西部地区为例解析城镇化发展思路,说明总理之问的实际问题是有解的.因此,围绕研究目标,首先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县级单元为尺度,选取4个时间截面,定量分析了1933-2010年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的规模,密度和比重等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就胡焕庸线的规律性与西部城镇化发展路径两个部分开展综合性分析.通过分析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的基本格局及其演变,城市群分布格局与胡焕庸线的关系来阐述胡焕庸线的"不破"特性,并从综合自然地理要素方面解析了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针对影响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的要素特性,选取生态环境,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4个要素指标作为分析人口格局特征的基础.其中,生态环境要素以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结果为基础,地形条件基于数字地形图(DEM)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来开展分析,气候条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作为分析要素,土地资源通过全国耕地资源分布来反映.在确定了评价要素及其相应的指标之后,构建胡焕庸线不可破的人口分布分析概念模型:
式中:P代表人口分布;T代表地形条件;C代表气候条件;E代表生态环境;L代表土地资源.事实上,人口分布是一个复杂的地理现象,受到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经济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和研究视角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本文选取4类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要素建立分析概念模型,探讨主要自然要素与人口空间分布的关系,以阐释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内在原因.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中人口数据来自于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城镇化和城市群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各类年鉴数据;地形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90 m数字地形高程(DEM)数据;气候条件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数据;生态环境数据来源于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土地资源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3 胡焕庸线的提出与两侧人口分布变化
3.1 胡焕庸线的提出及意义
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特征,这一特征早已形成并引起了人们注意,但直到1935年胡焕庸先生发表在《地理学报》的经典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才第一次定量刻划了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具体事实,并在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瑷珲(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云南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就是现在为各方熟知的"胡焕庸线".同当下大讨论的情形相似,胡焕庸先生论文也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论文开篇就指出:"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问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 et al., et al.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适当之解答,是必于中国人口分布之现状,先有一确切之了解[6]."由此可见,论文研究的背景是当时开展的大讨论:中国人口是否过剩?也存在着不同观点:一是认为中国人口过剩,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明;二是认为中国人口并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密度,较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为了解答这一社会疑惑热点问题,胡焕庸先生在统计数据不充分的20世纪30年代,收集各地区的人口数据,并将人口数据精确到县一级,辅以县级行政边界,绘制出了第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至此,中国人口分布现状一目了然.
胡焕庸先生在论文中根据人口密度图,将人口密度分为八级,第一级人口密度> 400人/km2,第八级人口密度< 1人/km2,在关于第八级人口密度的阐述中,论文写到:"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这就是胡焕庸线的原始论述.
胡焕庸线是一条大致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当时并没有精确的地理定位,这也许是论文所附的地图----"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并没有画出胡焕庸线的原因.一般认为,胡焕庸线是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的一条大致为倾斜45o的直线.该线将中国地域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壁,东南半壁以全国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西北半壁以全国64%的国土居住着4%的人口,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论文将地形图,雨量图以及种族分布与人口分布图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们与人口分布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论文在最后对东南半壁内部的人口分布稀疏之区域以及西北半壁内部人口分布密集之区域进行了描述,从细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现状以及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地理特征.
胡焕庸先生的经典论文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明确了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指明了背后存在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差异以及空间布局研究的特色.胡焕庸线清楚地分出了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悬殊的事实,是刻画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形态的一个最为简洁的方式,一直为国内外****所确认和引用[9-21],随着各领域研究的深入,被赋予更为广泛深远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人口地理学甚至人文地理学的影响范围.有意思的是,胡焕庸线并不是这篇经典论文的论述重点和写作初衷,但这条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却受到了很多****的广泛关注,成为后来国内外****和有关战略制定者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该线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和地理****广泛承认和引用,多年后,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简称为"Hu line"[22-23].
3.2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变化
2015年是胡焕庸线提出的80周年纪念,在这80年中,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之后,胡焕庸线在今天是否还能完美地揭示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呢?本部分采用第一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ArcGIS软件绘制和分析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图,来验证在城镇化发展和人口迁移之后,是否依然存在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的分界线.以黑河市和腾冲县的政府所在地为端点,画出胡焕庸线,以胡焕庸线为界将国土划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其中胡焕庸线经过的县域行政区按县政府所在地划归东南半壁或西北半壁,采用第一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计算[24-26],得到1953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密度图(图1)以及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分布对比情况(表1).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53年以来中国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变化
-->Fig. 1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proportion on two sides of Hu line in China since 1953
-->
Tab. 1
表1
表11933-2010年中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
Tab. 1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proportion on two sides of Hu line in China in 1933-2010
年份 | 东南半壁 | 西北半壁 | ||||
---|---|---|---|---|---|---|
面积比重(%) | 人口比重(%) | 人口密度(人/km2) | 面积比重(%) | 人口比重(%) | 人口密度(人/km2) | |
1933年 | 36 | 96 | 135.39 | 64 | 4 | 5.03 |
1953年 | 43.24 | 94.80 | 139.51 | 56.76 | 5.20 | 5.83 |
2000年 | 43.24 | 94.59 | 303.78 | 56.76 | 5.41 | 13.23 |
2010年 | 43.24 | 94.41 | 325.84 | 56.76 | 5.59 | 14.68 |
新窗口打开
1953-201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增长明显,但是人口密度的空间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中国的总人口从1953年的6.02亿,到2000年的12.95亿和2010年的13.40亿,人口总量增长迅速;全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也相应增加,由1953年的62.70人/km2增加到2000年的134.93人/km2和2010年的139.55人/km2,体现在人口密度图中就是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明显增长.但是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一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川盆地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差异非常明显,胡焕庸线揭示出的人口分布规律清晰呈现.
为进一步比较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情况的变化,计算了1953年,2000年和2010年的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百分比(表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胡焕庸线没有精确的定位,不同****的计算结果稍有差异,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本文的计算在3个年份采用同样的标准,可比性和说服力更强.根据胡焕庸先生的计算,1933年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国土面积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36%和64%,而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96%和4%,人口密度分别为135.39人/km2和5.03人/km2.由于部分边界的变动,西北半壁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下降为56.76%,东南半壁面积比重上升为43.24%,但两部分国土所承载的人口比重与1933年大致相同,仅有1.5个百分点左右的变动.从1953年到2010年的变化来看,东南半壁的人口比重从94.80%下降到94.41%,而西北半壁的人口比重从5.20%上升到5.59%,两部分的人口比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都有一定幅度增长,分别从139.51人/km2和5.83人/km2上升到325.84人/km2和14.68人/km2.
4 胡焕庸线的"不破"与总理之问的"可解"
4.1 胡焕庸线的"不破"特性
自1935年提出"爱辉--腾冲"人口分界线以来,经历了80年的发展实践验证,尽管中国人口总量从当年的4.58亿人增加到了2014的13.68亿人,空间分布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东南半壁人口比重由1933年的96%下降为2010年的94.41%,但是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分布差异基线依然被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可,它勾勒出的人口疏密关系及东西分布格局基本保持,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揭示的一个经典的客观的人口分布规律,其不可破特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1.1 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梳理1933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分布是极不均衡的,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是经过历史时期逐渐演化而来,因此人口东密西疏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以43%左右的面积比重,承载着95%左右的人口比重;而西北半壁以57%左右的面积比重,仅承载着5%左右的人口比重,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也远远低于东南半壁(图2).对于西北半壁人口比重的稍微增长,还需要考虑到西部地区大量的民族地区,因为人口生育政策的特殊性,导致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较东部地区更快,会影响到东西人口比重变化,这背后机制并不是东部地区人口大量向西部地区迁移造成.人口分布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规律,葛美玲等[27]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为基础,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2000年人口分布格局与1935年胡焕庸所描述的人口分布状况未发生大的变化,也是东密西疏的格局,全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东南和西北半壁的人口比重和密度的变化
-->Fig. 2The change of the proportion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on northeast and southwest sides of Hu line
-->
4.1.2 城市群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格局在较长时期也不会发生变化
城市群是未来经济增长和进一步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必然是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比较适宜和优越的区域.在中国这些区域主要位于沿海地带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原和盆地.
海洋早在19世纪就被认为是"伟大的公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核心区域是几个大的城市群,也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进入世界的枢纽,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28].全国城镇人口向中东部地区集聚依然是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不仅是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综合地理条件所致,也是实现人口与经济分布相均衡,人口与经济同向集聚实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29-30].从图3中可以看出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均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三大都市群承载了全国约28%的人口,并且人口比例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沿海省份承载了全国约45%人口,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这些区域在现代化支撑体系保障下,可以建成"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中国沿海地区的城市群分布与人口比重变化(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三大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数据估算.)
-->Fig. 3The chang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proportion in coastal region of China
-->
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未来长江沿线的一些城市群会获得较大发展优势.早在1984年,陆大道在乌鲁木齐"全国经济地理与国土规划学术讨论会"上作了"2000年中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的报告,就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的"T"字型宏观战略,即将沿海地带和长江沿线作为全国的一级发展轴线[31-32].在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启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长江经济带在新的时期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33],堪称"长江经济带之父" (李欣忆, 刘佳."长江经济带"之父陆大道建言天府新区. http://sichuan.scol.com.cn/dwzw/content/2014-10/ 24/content_9425914.htm?node=968.).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和导向性的重点区域,从东到西分别有皖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国家将在交通,信息,能源,城市发展以及对内对外贸易平台等方面予以能力上的保障和科学的空间组织.
4.1.3 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
人口分布胡焕庸线的这一稳定格局是有深刻的地理背景的,有一系列气候,地貌,人文,经济方面的决定因素.在解释东西人口分布差异时,胡焕庸先生曾提出三个因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6].很明显,这三个因素中,自然环境是最基本的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都受制于自然环境,是在一定自然本底上发展形成的.因此,胡焕庸线不仅仅是一条人口地理界线,而且是一条综合的生态环境界线[34].
胡焕庸线是中国生态环境的过渡带.中国的生态分区结果显示[35]:胡焕庸线以西北,气候条件恶劣,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胡焕庸线以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气候温暖湿润,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图4a).因此,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分界线,也被视为中国生态环境突变的分界线.胡焕庸线是中国生态条件突变过渡的梯度带,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分界线.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带基本沿胡焕庸线分布,即胡焕庸线附近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貌灾害分布集中,并以此为界限呈现出西部的无涝区向东南洪涝区过渡的特征.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胡焕庸线形成的综合自然因素
-->Fig. 4Integrated physical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Hu line
-->
胡焕庸线是中国地形地貌的过渡带.世界8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海拔500 m以下的地区,而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全国7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 m以下的地区,5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 m以下的平原地带.中国的地势为东南低,西北高,以胡焕庸线为界,地势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基本一致(图4b).封志明等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全国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二者对数曲线拟合度达到0.91[36].
胡焕庸线是中国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过渡带.胡焕庸线基本上与中国的400 mm等降水量线重合(图4c),而400 mm等降水量线也是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线东南方,降水充沛;线西北方,年降水量不足400 mm.研究发现,胡焕庸线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实际上是东南季风影响的尾闾线,在西南地区是西南季风的影响西界.因此,可以说胡焕庸线的形成也是气候导致的降水差异造成.
胡焕庸线以东的中国的东北部,华北部,中东部,东南部大都以平原,丘陵地势为主,而胡焕庸线以西的中国西南部,西北部等区划则以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内蒙古高原,西北荒漠地带为主(图4).特定的自然区划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人口可从事的行业,胡焕庸线以东农业为主,而以西则以牧业为主.中段是包含黄土高原在内的重点产沙区,黄河的泥沙多源于此.青藏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带和喀斯特地区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区,大都是生态脆弱的区域,有些是水土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不可能普遍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由此可见,胡焕庸线和地貌,降水,生态,文化景观以及民族分界线等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而由胡焕庸线揭示的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大势也是由诸多自然,资源,人文,经济等因素综合长期作用的产物.人们选择适宜的区域耕作,发展,繁衍生息,从中国耕地分布图(图4d)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南的区域.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耕地为43157.61万亩,约占全国耕地的23.64%,而东南半壁的耕地为139404.21万亩,约占全国耕地的76.36%.
4.2 总理之问的"可解"部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通过上面的分析,"总理之问"似乎无解.但是,仔细品读李克强总理提的问题,就会发现总理关心的实际问题是有解的.因为,总理关心的实际问题是"让中西部地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到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成果",换句话说是让中西部地区也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这其中,中部地区具有相对较好的基础,而西部地区则是难点,同时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不完全一致.因此,限于篇幅,这里重点解析一下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思路.我们认为在遵循胡焕庸线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人口,城镇和产业布局等,完全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实现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城镇化.4.2.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可以适度加快发展
从城镇化发展阶段看,西部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2年间,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从35.69%上升到44.74%,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以及西部地区前一时期速度.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各省区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类似马太效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略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城镇化进程可以适度加快发展.重庆两江新区,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等国家级新区的陆续设立为西部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实验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区域和城市间联系,强化了交通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快速阶段,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西部地区城镇化所面临的机遇看,面临着多重叠加优势.①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2014年3月,国家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② 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大战略的提出.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形成互动,打造"向西开放"新格局,西部沿边地区从过去的对外开放的末端变成前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
4.2.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更好质量的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城镇化侧重质量提升,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主要任务,不要搞刻意的人为城镇化,要水到渠成地推进城镇化,地方政府淡化城镇化率的增长指标,更不能列为约束性考核指标.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扎实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这个核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与分类,综合考虑地区城镇人口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等级城镇落户;重点考核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差距,引导逐步缩小两个统计口径的城镇化率水平差异;考核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情况.增强城镇的流动人口集聚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引导西部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涉及接纳东中部返乡农民工,本地转移农业劳动力以及外地来迁移打工者,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医疗卫生条件以及住房保障水平.
4.2.3 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
不少省区也出台了一些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但是效果一般,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并不主要在于落户制度安排,而在于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弱.因此未来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吸引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力度.
从当前产业转移情况看,市场资本趋向于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对不快.政府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产业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工业城市逐步向服务型城市转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面向农村农民的生产性服务业.
西部地区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同类型,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城市之间的发展,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面临着缺乏活力现象,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推进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过程中优势明显,其优势就在于准入门槛低,特别是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社会成本低.而且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自身发展通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扩大城镇规模,能发挥出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4.2.4 西部地区未来人口流向宜采取"大集中,小分散"发展思路
随着西部就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在东中部打工的一代农民工向西部地区的回流,建议采纳"大集中,小分散"的方针,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城市群地区集聚,在城市群内部又要促进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分散,避免中心特大城市过度超载,以及适度向沿边口岸城镇集聚.
大集中:提高西部地区城市群人口等综合集聚承载能力.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城市群初具形态与规模,除了国家政策对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形成起到积极引导外,推动西部城市群快速发育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城市群所在地区相对比较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和相对集中的人口等."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城市群人口等综合集聚承载能力,引导人口与产业向城市群地区集聚,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扩大人口规模,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强化产业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发展壮大西部地区城市群,提高其人口比重和经济比重.当然,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也应符合西部特色,而不是盲目的和东部城市群进行攀比,西部不适合大规模巨型的城市连绵区式的开发方式,必须实施集聚式,紧凑型的城镇化模式,促进城镇化的集约,集聚,集中发展.
小分散:在城市群内部,主要引导东中部回流农民工以及本地农业转移劳动力等向城市群内部的中小城市分散转移,壮大边境口岸城镇,促进沿边地区人口的稳定,发展与繁荣.
4.2.5 打造西部"三横一纵"多层次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空间组织和特色模式
通过以点轴模式,组团结构,串珠式拓展为核心的空间优化战略,打造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三横一纵"的多层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图5).强化以包昆通道,陆桥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以及西江通道等交通轴线所形成城镇化综合发展一级轴线,强化国际性门户城市作用,发挥重要新区的发展率先示范效应,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等,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城市群内分工协作,着力集聚人口,经济与产业,进一步提高中小城市发展活力,有选择的发展重点镇,沿边地区,高寒地区以及绿洲地区等地区城镇化遵循自然地理条件约束,城镇宜以串珠状或点状分布.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中国西部地区多层次城镇体系的"三横一纵"空间布局
-->Fig. 5"Three horizontal one vertical" spatial layout of multi-level urban system in western China
-->
三横:即以陆桥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以及西江通道等综合交通廊道作为城镇发展的三条东西向增长轴.一纵:即以包昆通道为核心,北起包头和呼和浩特,穿过西安,重庆等,到达南端昆明和南宁,是西部人口和城镇发展重要集聚地区.多层次:包括国际性门户城市,重要新区,城市群,省会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等不同等级多类型城镇化发展主体.
结合地方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建设一批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例如绿洲型城镇化,山地城镇化,民族地区,边境口岸地区城镇化等模式(图6),不同的发展模式在空间上有一定重叠特征.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中国西部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
-->Fig. 6Characteristic modes of Chinese wes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
5 结论与讨论
(1)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客观规律,其有着深刻的地理背景,不能人为打破,也没必要打破.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的文章中提到,"多数不明地理事实之言论家,往往以为中国东南人口虽密,然西部各省,地广人稀,大有移植开发之可能,不知此乃似是而实非也;今西北各地, et al., et al.均属局部之平原或盆地,面积异常狭小,又加气候干燥,仅赖高山之雪水,人工之河渠,极深之水井, et al., et al."[6].这句话至今依然适用.当然,胡焕庸线存在历史时期打破的可能,即西部地区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2)李克强总理之问是"有解的",这里的"有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破胡焕庸线分界线两端的人口分布悬殊差异格局,而是回答总理真正关心的问题,如何在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让西部地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地城镇化,分享到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我们认为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本文尝试建构了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思路和路径.
(3)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与实现西部地区更高水平的城镇化两件事并不矛盾,可以协同发展,同步实现.综合考虑到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未来很有可能情景是人口比重进一步向东中部地区集中,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到东中部落地定居实现异地城镇化,相当一部分可以在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地区就近城镇化,这两种方式殊途同归,都有助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4)当前,社会对胡焕庸线和总理之问的认识是有较大争议和分歧,亟待对该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以支撑国家的相关决策.本文只是构建了概念模型,从宏观层面综合分析了胡焕庸线的不可突破特性.未来还需要加强自然地理要素与人口经济的分布耦合关系的定量研究,以深入揭示胡焕庸线的形成条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 正年来中外****,研究中国人口 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 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 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 , 正年来中外****,研究中国人口 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 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 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
[7] | . , 中国地理百年.发现了许多地球的秘密,引起科学的争论,发现和争论推动了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地理百年.发现了许多地球的秘密,引起科学的争论,发现和争论推动了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
[8] | . , 10年来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地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本文阐述了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地理****可能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变化比大气层增温的影响大得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大区域性问题应该得到地理****的广泛重视。文中还指出了地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值得注意的倾向。 . , 10年来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地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本文阐述了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地理****可能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变化比大气层增温的影响大得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大区域性问题应该得到地理****的广泛重视。文中还指出了地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值得注意的倾向。 |
[9] | . , 胡焕庸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是我在大 学和研究生院的业师,也是我毕生事业的导师.我长期接受他的教诲,对如何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一个科学工作者和教师、如何创业、如何团结同行为发展中国 地理事业而不懈努力等与为人和治学之道,汲汲以教,循循诱导,我铭记在心,学之终身、行之终身,以期学有所得,行有所成,以报师恩. . , 胡焕庸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是我在大 学和研究生院的业师,也是我毕生事业的导师.我长期接受他的教诲,对如何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一个科学工作者和教师、如何创业、如何团结同行为发展中国 地理事业而不懈努力等与为人和治学之道,汲汲以教,循循诱导,我铭记在心,学之终身、行之终身,以期学有所得,行有所成,以报师恩. |
[10] | , 本文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现状与水资源、海拔高度、地表起伏指数和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综合的适宜人口分布模型,计算了中国各省的理论人口密度分布,并对模型进行检验. . , 本文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现状与水资源、海拔高度、地表起伏指数和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综合的适宜人口分布模型,计算了中国各省的理论人口密度分布,并对模型进行检验. |
[11] | . , <p>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部塌陷”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喀斯特新娘输出区”。</p> . , <p>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部塌陷”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喀斯特新娘输出区”。</p> |
[12] | . , 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以分县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价了2010 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协调程度;根据人口分布适宜度高低和限制性差别,划分了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等级和限制类型,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地域特征。研究表明:① 2010 年中国有3/5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中国分县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② 2010 年中国有1/2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发展基本不受水土资源约束,分县人口分布与水土资源适宜性处于中等水平;③ 2010 年中国有超3/5 的县(市、区)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良好;④ 2010 年中国近3/5 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适宜度在60 以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或相对协调状态;⑤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程度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⑥ 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度可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基本协调、相对协调、有待协调和亟待协调4个适宜等级与10 个限制类型。 . , 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以分县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价了2010 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协调程度;根据人口分布适宜度高低和限制性差别,划分了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等级和限制类型,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地域特征。研究表明:① 2010 年中国有3/5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中国分县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② 2010 年中国有1/2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发展基本不受水土资源约束,分县人口分布与水土资源适宜性处于中等水平;③ 2010 年中国有超3/5 的县(市、区)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良好;④ 2010 年中国近3/5 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适宜度在60 以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或相对协调状态;⑤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程度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⑥ 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度可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基本协调、相对协调、有待协调和亟待协调4个适宜等级与10 个限制类型。 |
[13] | . , . , |
[14] | . , <p></p> . , <p></p> |
[15] | |
[16] | 从时空两方面论证中国人口分异的影响因素,并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角度阐述了爱辉—腾冲线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东部区为“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安全相协调”,西部区为“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 从时空两方面论证中国人口分异的影响因素,并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角度阐述了爱辉—腾冲线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东部区为“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安全相协调”,西部区为“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 |
[17] | . , <p>城镇人口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非常严重, 几乎没有系统的省级区域城市化数据。这种情况部分是因为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部分是由城镇设置标准的变动引起的。人口普查是全国和各省区城镇人口数据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定义在不断变化,城镇人口数据很多是前后不一致的,必须进行相应调整。本文首先讨论改革时期新的城市化进程,澄清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然后概括地说明估计全国和区域城镇人口所用的一个基于双轨城市化概念模式的区域方法。将调整后的1982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镇人口作为计算的基础数据,对1982~2000年中国各省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估计。在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1982~2000年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空间特征。揭示了1982~2000中国省级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最后为将来城镇人口的统计提出一些建议。</p> . , <p>城镇人口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非常严重, 几乎没有系统的省级区域城市化数据。这种情况部分是因为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部分是由城镇设置标准的变动引起的。人口普查是全国和各省区城镇人口数据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定义在不断变化,城镇人口数据很多是前后不一致的,必须进行相应调整。本文首先讨论改革时期新的城市化进程,澄清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然后概括地说明估计全国和区域城镇人口所用的一个基于双轨城市化概念模式的区域方法。将调整后的1982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镇人口作为计算的基础数据,对1982~2000年中国各省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估计。在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1982~2000年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空间特征。揭示了1982~2000中国省级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最后为将来城镇人口的统计提出一些建议。</p> |
[18] | . , 1978 年以来是中国人口地理学复兴和发展时期.中国人口地理学工作者消化吸收西方经典人口学理论,讨论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认识到中国人口总量即将达到增长极限,强调控制人口总量、努力发展生产和转变生存方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针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创建第四产业,实施环境抚育,推动劳动力就业,降低环境污染的策略.针对民生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微观社会调查,主动再造跨尺度的社区制度,推进对人口行为的尺度综合和文化自觉.针对中国人口快速转变和人口结构问题,提出了人口均衡发展理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强调通过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转移支付等手段,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针对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和分区模型,初步实现了视野综合化、指标定量化、分析模型化,将人口地理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未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一要围绕人口普查和人口业务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推动人口专题数据和人口计量模型共享,巩固和发展人口地理学定量化研究之特色;二要加强不同尺度的社区微观调查,主动调控人口快速转变情景下的社区行为,提高对人口地理学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三要加强国际人口情报交流,把握各国人口演化趋势,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的视角,合理配置中国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中国人口地理学应坚持走跨学科的发展道路,努力在世界人口之巅辛勤耕耘,为国家发展、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 1978 年以来是中国人口地理学复兴和发展时期.中国人口地理学工作者消化吸收西方经典人口学理论,讨论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认识到中国人口总量即将达到增长极限,强调控制人口总量、努力发展生产和转变生存方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针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创建第四产业,实施环境抚育,推动劳动力就业,降低环境污染的策略.针对民生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微观社会调查,主动再造跨尺度的社区制度,推进对人口行为的尺度综合和文化自觉.针对中国人口快速转变和人口结构问题,提出了人口均衡发展理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强调通过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转移支付等手段,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针对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和分区模型,初步实现了视野综合化、指标定量化、分析模型化,将人口地理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未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一要围绕人口普查和人口业务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推动人口专题数据和人口计量模型共享,巩固和发展人口地理学定量化研究之特色;二要加强不同尺度的社区微观调查,主动调控人口快速转变情景下的社区行为,提高对人口地理学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三要加强国际人口情报交流,把握各国人口演化趋势,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的视角,合理配置中国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中国人口地理学应坚持走跨学科的发展道路,努力在世界人口之巅辛勤耕耘,为国家发展、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19] | . ,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城镇化形式对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分析了上述城镇化的新特点和新形式在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政策上的意义,认为相关研究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对上述新特点和新形式予以更多的关注. . ,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城镇化形式对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分析了上述城镇化的新特点和新形式在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政策上的意义,认为相关研究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对上述新特点和新形式予以更多的关注. |
[20] | . , |
[21] | 1935年胡焕庸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爱辉—云南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历经近70年,我国的人口地理分布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爱辉—腾冲线至今仍是体现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中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 1935年胡焕庸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爱辉—云南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历经近70年,我国的人口地理分布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爱辉—腾冲线至今仍是体现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中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 |
[22] | . , Popul Index. 1981 Winter;47(4):683-710. |
[23] | Persée est un programme de publication électronique de revues scientifiques en sciences humaines et sociales. L'intégralité des collections imprimées de revues est numérisée et mise en ligne sur un portail qui offre un accès à l'ensemble de ces collections et des possibilités avancées d'exploitation de ces corpus numérisés. Les revues font l'objet d'une sélection pour garantir la cohérence de l'offre éditoriale et scientifique du portail. / Persée is a program which was created for the digital publication of scientific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the humanities. The entire printed collection of journals is digitized and published online through a portal which offers access to the collections as well as advanced functionalities which facilitate and enhance use of the portal's resources. The journals are selected by an editorial board, thereby guaranteeing the collection's scientific coherence. |
[24] | |
[25] | |
[26] | |
[27] | . , 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 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口重心曲线,根据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邻近 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间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 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 区分布,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中国人口密度可以适度划分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 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统计表明,中国3/4以上 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 . , 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 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口重心曲线,根据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邻近 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间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 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 区分布,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中国人口密度可以适度划分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 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统计表明,中国3/4以上 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 |
[28] | . , <p>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p> . , <p>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p> |
[29] | . , 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是推进健康城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富有竞争力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出发,把加大垂直海岸线贯穿沿海内陆地带开发轴带建设力度作为完善城镇化主体骨架的重点,把形成多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途径作为完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点,把探索我国适宜区域推进半城镇化进程作为完善城镇化空间形态的重点,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合理配置政府可调控资源、完善区域政策,培育东部大都市连绵区(带),引领我国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打造海岸新城镇集聚带,构筑东部沿海新增长极;合理布局内陆城镇群,促进优势集聚过程中的区域间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传统农区城镇化,形成与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态势;探索山地丘陵城镇化路径,推动老少边穷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步伐;搞好沿边城镇建设,打造民生富裕和边疆稳定的国门新面貌。到2030年,形成城镇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均衡、城镇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 , 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是推进健康城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富有竞争力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出发,把加大垂直海岸线贯穿沿海内陆地带开发轴带建设力度作为完善城镇化主体骨架的重点,把形成多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途径作为完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点,把探索我国适宜区域推进半城镇化进程作为完善城镇化空间形态的重点,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合理配置政府可调控资源、完善区域政策,培育东部大都市连绵区(带),引领我国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打造海岸新城镇集聚带,构筑东部沿海新增长极;合理布局内陆城镇群,促进优势集聚过程中的区域间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传统农区城镇化,形成与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态势;探索山地丘陵城镇化路径,推动老少边穷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步伐;搞好沿边城镇建设,打造民生富裕和边疆稳定的国门新面貌。到2030年,形成城镇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均衡、城镇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
[30] | . , 基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特征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分析,本文初步提出区别于传统城 镇化理论的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新思路,并就城镇化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地体系构建、产业区位选择与国土品质打造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组织模式探讨,以期为我国山 地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与技术依据。 . , 基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特征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分析,本文初步提出区别于传统城 镇化理论的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新思路,并就城镇化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地体系构建、产业区位选择与国土品质打造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组织模式探讨,以期为我国山 地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与技术依据。 |
[31] | . , 通过阐述各种型式空间结构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如何通过区域的最佳 组织使其达到最佳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过程和“点-轴系统”的形成,说明“点-轴系统”理论可以导致区域或国家的最佳 发展,因而该系统是最有效的区域开发模式。根据对十多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实践效果的分析,指出“T”型结构的战略对我国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 , 通过阐述各种型式空间结构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如何通过区域的最佳 组织使其达到最佳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过程和“点-轴系统”的形成,说明“点-轴系统”理论可以导致区域或国家的最佳 发展,因而该系统是最有效的区域开发模式。根据对十多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实践效果的分析,指出“T”型结构的战略对我国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
[32] | . , <p>区域规划是大国进行空间管治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随着跨区域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和进一步市场化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变化,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开展区域规划在我国已经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进行区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化) 等;通过阐述"点—轴系统"理论、全球化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了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最后根据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的工作经验,讨论了进行区域空间结构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作者提出,需要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并考虑有效可行的管治手段,以全球化视野和市场化思维考虑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p> . , <p>区域规划是大国进行空间管治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随着跨区域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和进一步市场化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变化,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开展区域规划在我国已经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进行区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化) 等;通过阐述"点—轴系统"理论、全球化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了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最后根据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的工作经验,讨论了进行区域空间结构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作者提出,需要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并考虑有效可行的管治手段,以全球化视野和市场化思维考虑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p> |
[33] | . , <p>自1984 年,“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宏观战略提出以来,“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在20 世纪80~90 年代得到大规模实施。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2 个一级重点经济带构成“T”字型,长江经济带将内地2 个最发达的核心地区(成渝地区和武汉地区)与海岸经济带联系起来,其腹地几乎包括半个中国,其范围内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和技术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以水运为主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压输电等组成的具有超大能力的综合运输通道,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除海岸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经济带所不能比拟的。“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宏观战略(海岸带和长江沿线作为全国的一级发展轴线)已经得到国内诸多知名****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符合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合理化的要求,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将是长期的。</p> . , <p>自1984 年,“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宏观战略提出以来,“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在20 世纪80~90 年代得到大规模实施。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2 个一级重点经济带构成“T”字型,长江经济带将内地2 个最发达的核心地区(成渝地区和武汉地区)与海岸经济带联系起来,其腹地几乎包括半个中国,其范围内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和技术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以水运为主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压输电等组成的具有超大能力的综合运输通道,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除海岸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经济带所不能比拟的。“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宏观战略(海岸带和长江沿线作为全国的一级发展轴线)已经得到国内诸多知名****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符合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合理化的要求,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将是长期的。</p> |
[34] | . , 本文揭示沿腾冲-黑河联线的地带不仅如胡焕庸早年提出是一条人口地理界线,而且是一条生态环境界线,更重要的是,腾冲-黑河线表征的方向,在历史时期表现为全球变化的特征方向。 . , 本文揭示沿腾冲-黑河联线的地带不仅如胡焕庸早年提出是一条人口地理界线,而且是一条生态环境界线,更重要的是,腾冲-黑河线表征的方向,在历史时期表现为全球变化的特征方向。 |
[35] | . , 论文采用生态大区—生态地区—生态区三级区划系统,根据气候、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特点等特征的定量与定性指标,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将全国划分为了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11个生态地区和63个生态区。此一保持县域边界完整性的生态区划方案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命名方面更加注重惯用名称的应用,边界划分保持县域完整性,以便使生态环境的数据能与以县为行政单元统计的社会经济数据更好地融合,有利于生态管理的实施,可为明晰各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国家或区域战略决策、生态资源保育、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 , 论文采用生态大区—生态地区—生态区三级区划系统,根据气候、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特点等特征的定量与定性指标,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将全国划分为了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11个生态地区和63个生态区。此一保持县域边界完整性的生态区划方案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命名方面更加注重惯用名称的应用,边界划分保持县域完整性,以便使生态环境的数据能与以县为行政单元统计的社会经济数据更好地融合,有利于生态管理的实施,可为明晰各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国家或区域战略决策、生态资源保育、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
[36] | . , <p>基于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需要, 运用GIS 技术, 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 提取了基于栅 格尺度(10 km×10 km) 的中国地形起伏度, 并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和高度特征3 个方面系 统分析了中国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表明: 中国的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 63%的区域低于1 (相对高差≤500 m); 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 随着经度和纬度增高, 地形起伏度呈逐渐下降趋势, 28<sup>o</sup>N、35<sup>o</sup>N、42<sup>o</sup>N 纬线和85<sup>o</sup>E、102<sup>o</sup>E、115<sup>o</sup>E 经线上的地形起伏度符合中国三大阶梯的地貌特征;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 地形 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的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有较好的对数拟合关系, 拟合度高达0.91; 全国8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 的地区, 在地形起伏度大于3 的地区居住的人口总数只占全国0.57%。中国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区域差异显著, 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相关性显著, 内蒙古与青藏地区几乎不存在相关性。</p> . , <p>基于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需要, 运用GIS 技术, 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 提取了基于栅 格尺度(10 km×10 km) 的中国地形起伏度, 并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和高度特征3 个方面系 统分析了中国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表明: 中国的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 63%的区域低于1 (相对高差≤500 m); 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 随着经度和纬度增高, 地形起伏度呈逐渐下降趋势, 28<sup>o</sup>N、35<sup>o</sup>N、42<sup>o</sup>N 纬线和85<sup>o</sup>E、102<sup>o</sup>E、115<sup>o</sup>E 经线上的地形起伏度符合中国三大阶梯的地貌特征;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 地形 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的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有较好的对数拟合关系, 拟合度高达0.91; 全国8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 的地区, 在地形起伏度大于3 的地区居住的人口总数只占全国0.57%。中国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区域差异显著, 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相关性显著, 内蒙古与青藏地区几乎不存在相关性。</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