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探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寇志翔,1,2, 姚永慧,1, 胡宇凡1,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Delimitation o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in China by geodetector

KOU Zhixiang,1,2, YAO Yonghui,1, HU Yufan1,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通讯作者: 姚永慧(1975-),女,湖北安陆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理时空数据分析。 E-mail: yaoyh@lreis.ac.cn

收稿日期:2019-11-25修回日期:2020-03-2网络出版日期:2020-12-20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13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099


Received:2019-11-25Revised:2020-03-2Online:2020-12-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寇志翔(1994-),男,山西永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时空数据分析。 E-mail: zhixiang313@163.com





摘要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自然区划中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曾引起诸多学科****的争论。由于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同时区划目的、使用指标等多有不同,导致不同****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空间分异性思想,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测气候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选择其中q值较大的指标如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等作为主导因子并参考植被、土壤数据探讨亚热带北界界线的位置。结果表明:① 地理探测器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自然区划的主要气候指标,并确定分界线的准确位置,提高了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区划界线的客观性。② 使用地理探测器划分的新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1000~1600 m的位置,与以往界线相比略偏南;在研究区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新界线具有更大的q值,表明新界线可以很好的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划分结果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亚热带;暖温带;区划;地理分界线

Abstract
The boundary between warm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s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boundary in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however there is controversy about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boundary. Because the earlier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was mainly based on qualitative methods with expert knowledge, and the regionalization objectives and the adopted indicators were different, scholars had differences in the divisions of physical regions. Based on the idea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is paper used geodetector to quantitatively examine the impact of climate indicators on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selected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with a large q value as the dominant factor and refered to the vegetation and soil data to explore the loc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northern bound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geodetector method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creen the main climate indicators of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decide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boundary, which improves the technical level of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research and the objectivity of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2) The new boundary delimitated in this paper is located at the altitude of 1000-1600 m o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slightly south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boundaries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Zheng Du and Xi Chengfan in the east of Shaanxi); and it is north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boundaries (especially in the north of eastern Henan and northern Anhui)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While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natural elements, the new boundary has a larger q value, indicating that it can well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rm temperate zone and the northern subtropical zone, and the division results are reasonable.
Keywords:geodetector;subtropical zone;warm temperate zone;physical regionalization;geographical boundary


PDF (5088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寇志翔, 姚永慧, 胡宇凡.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探讨. 地理研究[J], 2020, 39(12): 2821-2832 doi:10.11821/dlyj020191026
KOU Zhixiang, YAO Yonghui, HU Yufan. Delimitation o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in China by geodetector. Geographical Research[J], 2020, 39(12): 2821-2832 doi:10.11821/dlyj020191026


1 引言

自然区划,即对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区域划分,一般均围绕一定的目的,以科学认识为主要目标的自然区划和以各种实践需要而进行的自然区划[1]。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科学地划分自然区域,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公元5世纪,《禹贡》一书便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这是世界最早的自然地理区划工作之一[2]。近代以来,许多****也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多种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罗开富将全国划分为7个基本区[3];黄秉维按照地表自然分异规律[4],将全国分为3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任美锷依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和65个自然省[5];侯学煜等首先按照热量指标将全国划分为6个带和1个区域,然后根据大气水热条件组合状况不同,分为29个自然区[6];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主编席承藩,以下简称席承藩方案)将全国划分为3大区域、14个带、44个区[7];赵松乔将全国划分为3大区、7个自然地区、33个自然区[2];郑度将全国划分为3大区、11个温度带、48个生态区[8]。受数据资料及技术条件所限,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若干重要界线的确定带有假定、推测成分,指标的选取也有待改进与完善[9],同时由于自然区划的目的、所使用的指标等多有不同,以及自然要素的复杂性和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不同****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产生了许多争论。

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划分无疑是自然区划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其界线的具体位置曾引起诸多学科****的争论[10]。1958年,竺可桢以10 ℃以上积温4500~8000 ℃、最冷月气温2~16 ℃、无霜期240~260天为指标,将秦岭—淮河一带划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11]。此后数十年,****们围绕界线的具体位置产生了许多争论,仅在秦岭一带就有秦岭北麓[12,13,14]、秦岭主脊[15,16,17,18]和秦岭南麓[19,20,21]三种意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一般基于主导因素原则,拟定划分级别,每一级别均以1~2个指标作为主导因素,再辅以1~2个参考指标来进行划分,而在宏观尺度的区域划分上无疑气候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述有重要影响的七种区划方案中,****们均以≥10 ℃以上积温4500 ℃为主要指标,同时参考植被、土壤、作物熟制等其他数据来进行划分,采用的区划方法主要有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等,由于缺乏有效的定量化手段,专家知识在区划研究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要素的客观性无法有效体现。

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因此,自然区划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空间分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1]。所以,在自然区划研究中所划分出的自然区域应保持其内部差异性最小,而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最大,可以客观地反映自然要素的分异性。此外,在进行区划研究时也需要从众多因子中选择具有主导作用的因子作为区划指标[22]。王劲峰等提出的地理探测器可以探测和利用空间分异性,定量进行驱动力和空间分异性分析[23]。董玉祥等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识别了影响中国热带北界的气候指标,探讨了热带北界的界线位置,结果表明地理探测器较之前的专家集成等方法,可更加科学、客观和高精度地识别自然区划的空间异质性[24]。因此,可以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对中国亚热带北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指标。据此,本文利用在自然区划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七种区划方案的亚热带北界界线数据,参考前人自然区划研究时使用的指标,基于自然区划中高级分类单元划分时应着重考虑地带性因素的原则[25],选取10个气候要素作为本研究的区划指标,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各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决定力,从中选取影响较大的区划指标,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中国亚热带北界新界线的划定,进一步探讨地理探测器在综合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应用。

2 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区域介于104°55′E~124°18′E、29°55′N~37°7′N之间,其范围依据已有的七种划分方案中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界线确定,确保研究区内仅包含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热量带,北界取暖温带北界最南端,南界取北亚热带南界最北端,西界取两个气候区西界的最东端(图1)。由于所选研究区跨越中国第一、第二级地形阶梯,研究区东西部地形差异巨大,西部高大的山脉对自然要素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东西部即使处于同一纬度的自然要素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故依据中国地貌三级分区图[26],将研究区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图1)。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中国亚热带北界区划的主要方案[2,3,4,5,6,7,8]

Fig. 1Major regionalization schemes for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subtropical zone in China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1)自然区划方案:本文参考的七种自然区划方案分别是:1954年罗开富以景观为划分对象提出的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3];1958年黄秉维提出的主要为利用土地与水资源的全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4];1963年侯学煜基于发展农、林、牧、渔业提出的自然区划方案[6];1983年赵松乔提出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新方案[2];1984年席承藩提出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7];1993年任美锷提出的自然区划方案[5];2008年郑度提出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方案[8]。这七种自然区划方案中的亚热带北界均从其首次公开发表的图书文献中收集并进行数字化而来,主要用于识别对亚热带北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以便确立本文区划研究的主导因素。

(2)气候数据:本文使用的年均温、年降水、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气温数据下载自:http://www.worldclim.org/,该数据是利用全球气象台站数据、采用Auspline插值方法生成的空间分辨率约为1 km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包括逐月的气温、降水及年均温和年降水数据[27]。本文使用的干燥度、湿润指数、日平均气温≥10℃和≥0℃积温数据下载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中国气象背景数据集[28],数据是基于全国1915个站点从建站至1990年代中期的气象数据计算,利用反向距离加权平均的方法内插得到,并结合1:100万DEM数据进行了DEM校正,空间分辨率为500 m。本文使用的日平均气温≥10℃和≥0℃天数数据下载自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系统(http://www.cnern.org.cn[29]气象栅格数据集[30],该数据是利用1961~2000年的全国740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气象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为基础,依托GIS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计算后生成的全国陆地范围栅格化的多年平均的日平均气温≥10℃和≥0℃天数的空间分布数据,栅格的空间分辨率为1 km。气候数据用来识别和获取影响中国亚热带北界的气候指标。

(3)植被和土壤数据:植被类型图数据是将《中国1:1,000,000植被类型图》[31]扫描、数字化而来。土壤类型数据下载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系根据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1995年编制并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土壤图》数字化生成。植被和土壤数据作为参考数据来辅助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划分。

3.2 研究方法

地理探测器可以识别空间异质性,较好地反映同一区域内要素的相似性与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其核心思想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如果某个自变量对某个因变量有重要影响,那么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空间分布应该具有相似性[23,32,33]。该模型主要基于统计学原理的空间方差分析,通过分析层内方差与层间方差的异同来定量表达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层异质性。对于本文研究区而言,各气候指标在同一分区内应较为均一,而在不同分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公式表达如下:

q=1-1Nσ2Nhσh2
式中: q为某指标的空间异质性,此指标用于划分中国亚热带北界; N为研究区全部样本数; σ2为指标的方差; h=1,2,?,L, h标识分区, L表示分区数目。 q[0,1], q的大小反映了空间分异的程度, q值越大,表示空间分层异质性越强,反之则空间分布的随机性越强。当 q=0时指示研究对象不存在空间异质性;当 q=1时指示完美的空间异质性。

中国亚热带北界划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候因子,本文参考已有的七种在中国自然区划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划方案(图1),并从七种区划方案所使用的主要区划指标中选取使用较多的年均温、最冷月1月均温、最热月7月均温、年降水、日均温≥10℃积温、日均温≥10℃天数、日均温≥0℃积温、日均温≥0℃天数、干燥度和湿润指数10个气候要素作为本文的区划指标(图2)。在上述研究区内,基于ArcGIS的格网技术,以5 km×5 km格网为一个统计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化的样本划分,整个研究区划分的样本数共有35972个,区划指标识别与指标值界定均基于以上全部样本利用地理探测器计算 q统计值来实现,其中区划指标识别依据已有的七种不同区划方案,将35972个样本划分为温带与亚热带两层( L=2),指标值界定则基于不同指标值的界线分区来计算,然后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计算得到各指标的 q统计值, q值越大表明该气候因子对亚热带北界的影响越大。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划分的主要气候指标

Fig. 2Main climate indexes for the boundary delimitation of subtropical and warm temperate zones in China



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可以获得不同区划指标对七种区划方案所划定的亚热带北界的决定力程度,得到各区划指标对不同区划界线的决定力 q值。根据各指标 q值结果,选择其中 q值较大的指标为重要指标,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前述重要指标取值不同时的 q值变化,找到各指标具有最大空间分异性时的取值,来确定划分中国亚热带北界界线的指标值,并以该指标等值线作为亚热带北界的划界基础。此外,植物与土壤的分布大致依从气候,对于气候的变化植物最先产生反应,而不同的植被产生不同的土壤[3],故可以采用植被和土壤数据作为中国亚热带北界划界的辅助数据。由于研究区西部山体众多,植被保存相对完整,但研究区东部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自然植被保存较少,故划界时在研究区西部选择植被指标来修订,在研究区东部选择土壤指标来修订。

4 结果分析

4.1 区划指标识别与筛选

从各指标对不同区划方案的决定力 q值结果看(表1),在研究区东部,除最热月7月气温外,所有指标的 q均值均较大,其中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3个指标的 q均值均超过0.5,分别为0.60、0.56、0.54,其余依次为湿润指数( q均值0.48)、干燥度( q均值0.46)、日均温≥0℃积温( q均值0.36)、日均温≥10℃天数( q均值0.34)、年均温( q均值0.32)、日均温≥10℃积温( q均值0.29)。在研究区西部, q值较大的指标有年降水( q均值0.60)、湿润指数( q均值0.53)、最冷月1月均温( q均值0.47)、日均温≥0℃天数( q均值0.41)、干燥度( q均值0.31),其余指标的 q均值均较小。据此初步确定本文划定亚热带北界使用的气候指标:研究区东部为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研究区西部为年降水、湿润指数、最冷月1月气温。

Tab. 1
表1
表1中国亚热带北界各区划指标的探测结果(q值)
Tab. 1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regionalization indexes o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qvalue)
区划
方案
年均温
(℃)
最冷月
1月均温
(℃)
最热月
7月
均温(℃)
年降水
(mm)
日均温
≥10℃
积温(℃)
日均温
≥10℃
天数(d)
日均温
≥0℃
积温(℃)
日均温
≥0℃
天数(d)
干燥度湿润
指数
研究区东部罗开富方案0.360.600.060.530.310.370.400.630.470.47
黄秉维方案0.300.550.040.560.290.310.340.580.460.49
任美锷方案0.340.570.060.580.320.340.380.600.460.51
侯学煜方案0.220.470.020.470.240.260.270.500.380.40
席承藩方案0.310.560.040.570.300.330.360.590.470.50
赵松乔方案0.320.560.040.560.300.330.360.600.470.49
郑度方案0.420.640.080.510.300.420.450.670.490.48
平均值0.320.560.050.540.290.340.360.600.460.48
研究区西部罗开富方案0.180.500.020.590.050.120.090.450.300.49
黄秉维方案0.130.460.000.620.010.070.040.390.320.54
任美锷方案0.150.460.010.600.020.080.060.410.300.53
侯学煜方案0.150.490.010.570.020.090.060.430.310.51
席承藩方案0.140.470.000.620.020.070.050.400.310.54
赵松乔方案0.140.470.000.620.020.070.050.400.310.53
郑度方案0.140.470.010.610.020.070.050.410.330.55
平均值0.150.470.010.600.020.080.060.410.310.53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2 区划指标值界定

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以上各指标取值不同时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界线影响的 q值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在研究区东部,日均温≥0℃天数在320天时其 q值最大,数值为0.71;最冷月1月均温在1℃时其 q值最大,数值为0.67;年降水在900 mm时其 q值最大,数值为0.67。在研究区西部,年降水在700 mm时其 q值最大,数值为0.67;湿润指数在10时其 q值最大,数值为0.67;最冷月1月均温在-3℃、-2℃时其 q值最大,数值为0.70。各主要区划指标的取值范围如图3所示,根据地理探测器的结果和各指标值等值线的具体位置(图3),在研究区东部选定日均温≥0℃天数320天、最冷月1月均温1℃、年降水800 mm;研究区西部选定年降水700 mm、湿润指数10、最冷月1月均温-2℃作为基础来初步划分中国亚热带北界的界线。

Tab. 2
表2
表2主要区划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决定力(q值)
Tab. 2Geographic detection power of the main regionalization indexes o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qvalue)
研究区西部研究区东部
年降水(mm)q湿润
指数
q最冷月1月
均温(℃)
q日均温≥0℃
天数(d)
q最冷月1月
均温(℃)
q年降水(mm)q
5000.24-100.37-50.572900.30-20.287000.33
6000.5300.61-40.663000.50-10.488000.55
7000.67100.67-30.703100.6500.649000.67
8000.66200.63-20.703200.7110.6710000.66
9000.57300.52-10.653300.6720.5411000.55
10000.49400.3800.543400.4130.3212000.44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中国亚热带北界区划主要指标的取值范围(上:研究区东部;下:研究区西部)

Fig. 3Value range of main indexes for 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Top: east part of the study area; Bottom: west part of the study area)



4.3 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的划分

在研究区东部,日均温≥0℃天数320天与最冷月1月均温1℃ 2个指标等值线具有高度一致性,而降水量800 mm等值线波动较大,故以最冷月1月均温1℃等值线作为东部亚热带北界的划界基础。河南平顶山以北分布褐土,而褐土属温带土壤类型;在安徽北部广泛分布有砂姜黑土(图4),而最冷月1月均温1℃等值线基本与砂姜黑土的北界一致,在淮北一带分布着潮土和褐土,不属于亚热带土壤类型;在江苏北部淮河下游淮安至阜宁一线,最冷月1月均温1℃等值线以北仍分布着大量水稻土。在研究区西部,最冷月1月均温-2℃等值线在秦岭北坡与降水量700 mm等值线基本一致,而湿润指数10等值线则靠近秦岭主脊线,从植被分布图(图4)中可以看到,秦岭山脉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同时散布常绿性质的植被,故本文在秦岭山脉以最冷月1月均温-2℃等值线为基础来划界,将秦岭山脉广布落叶阔叶林的区域划分为暖温带区域。在秦岭西部甘肃段,亚热带植被与暖温带植被基本以降水量700 mm等值线为界;在秦岭中部基本以最冷月1月均温-2℃等值线为界;在秦岭陕西段东部,最冷月1月均温-2℃等值线以北分布有大量常绿植被。根据以上指标修正获得中国亚热带北界的新界线(图4)。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中国亚热带北界区划的主要指标及植被、土壤分布图

Fig. 4Map showing main indicators, vegetation and soil distribution o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采用地理探测器对本文新划定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新界线进行探测识别,结果如表3所示。在研究区东部,与前人七种方案的指标探测 q均值比较,除年降水与湿润指数2个指标的 q值有微弱下降、日均温≥10℃积温指标的 q值保持不变外,其余指标 q值均有所提高。与七种方案的 q值最大值、最小值相比,多数指标亦接近或超过其最大值。研究区西部的指标 q值与平均值基本一致。

Tab. 3
表3
表3主要区划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新界线的决定力(q值)
Tab. 3Geographic detection power of the main regionalization indexes of the new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qvalue)
区划
方案
年均温
(℃)
最冷月
1月
均温(℃)
最热月
7月
均温(℃)
年降水
(mm)
日均温≥
10℃积温
(℃)
日均温≥
10℃天数
(d)
日均温
≥0℃积温
(℃)
日均温≥0℃天数(d)干燥度湿润
指数
研究区东部本文方案0.450.660.090.460.290.440.450.680.500.46
平均值0.320.560.050.540.290.340.360.600.460.48
最大值0.420.640.080.580.320.420.450.670.490.51
最小值0.220.470.020.470.240.260.270.500.380.40
研究区西部本文方案0.180.480.020.600.060.120.100.440.310.51
平均值0.150.470.010.600.020.080.060.410.310.53
最大值0.180.500.020.620.050.120.090.450.330.55
最小值0.130.460.000.570.010.070.040.390.300.49
注:平均值为前述罗开富、黄秉维等七种方案的指标q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同理。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本文新划定的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海拔1000~1600 m处,在甘肃段比以往界线略偏南,在陕西中部与罗开富等的界线接近,在陕西东部、河南西部的局部地区与郑度、席承藩等的界线基本一致,与前人界线相比,本文界线保持了秦岭主体的完整性,又兼顾了秦岭南坡植被的垂直分布特性;在研究区东部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七种前人方案的主要差异也集中在东部,其中侯学煜方案线最靠南,其界线已越过水稻土分布北界,除郑度方案线比较靠北外,其他方案线则比较集中,多以淮河为界,七种方案线中郑度方案线的 q值结果最大,本文界线与郑度方案线相比,具有更大的 q值,同时保持了砂姜黑土在区域上的完整性。综合来看,本文划定的界线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具有较大的 q值,可以很好的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1)本文所划定的界线与七种前人方案线相比,主要差异在于研究区东部本文界线更靠北。主要原因在于,本文划分所使用的气候数据多为19世纪60年代至2000年的,而前人使用的气候数据基本上都是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界线北移已是不争的事实,郑景云[34,35]、缪启龙[36]等多位****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已导致北亚热带明显北移[9,37],因此不同时期所划定的界线也必然会有所差异,而本文的划线依据主要为地理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所使用的指标主要为气候指标,因此本文界线可以较好的反映气候要素的分异性。另外,本文界线与前人界线存在东部差异大而西部差异较小,一方面,自然区域都是逐渐过渡的,宏观层面上从亚热带到温带基本呈现与纬度较一致的过渡性特征;另一方面,自然要素会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研究区东部基本为平原地形,而研究区西部秦岭和大巴山呈东西向南北而立,高大的山体对大地景观的演变起到了加速作用[38],使得东西部自然要素即使同一纬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亚热带到温带的过渡,在研究区东部发生在广袤的淮河流域,在研究区西部则发生在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当所采用的划界指标值发生变化时,东部的差异也必然较西部要大。

(2)自然区划的定量化技术方法:由于划分目的、划分指标以及自然要素的复杂性、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不同****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39]。即使所采用的划分指标相同,所划分的界线依然可能不同,如黄秉维和赵松乔均采用>10℃积温4500℃为指标,但二者所划出的界线仍存在一定的差异[2,4]。目前已知的七种区划方案的地理探测器结果差异不大(表1),表明七种方案在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具体划分的界线位置却有较大的差异(图1)。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探测器可以定量探测不同指标对于自然区划界线的影响力,快速确立主导因素,识别自然区划的空间异质性,可以有效用于综合自然区划研究[24]

(3)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区划的影响:从地理探测器的结果来看,在研究区东部,气温、降水、干燥度以及湿润指数4个指标的 q均值差异很小,即4个指标在体现空间分异性方面具有一致性,表明该区域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小,地带性因素起主导性作用;而在研究区西部,4个指标的 q均值差异较东部大,表明西部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较东部大,导致西部区域内气温、降水分布的不均匀,间接表明在西部不同区域的气候主导因子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区划研究时,要注意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在非地带性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区域,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能够反映地域差异的指标进行研究。由于本文的自然区划比较宏观,划分时必然会忽略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局部分异现象,因此,地理探测器在不同尺度下区划研究中的应用仍有待研究。

此外,由于自然要素的过渡性质,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一条可以明确划分自然地域的具体界线,因而划分不同地域单元的界线应为一个过渡带,而非一条明确的分界线[12],虽然众多****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在反映自然要素差异方面均具有合理性。

5.2 结论

本文选取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七种自然区划方案以及10个气候指标,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各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决定力,选择影响较大的指标作为主导因素,划分中国亚热带北界新界线。结果显示:

(1)利用地理探测器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自然区划的主要气候指标,有助于提高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区划界线的客观性。在研究区东部,除最热月7月均温指标外,所有指标的 q均值均较大,其中以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3个指标的 q均值最大,3个指标具有最大分异性时的指标值分别为:320天、1℃和900 mm。在研究区西部,则以年降水、湿润指数、最冷月1月均温3个指标的 q均值最大,3个指标具有最大分异性时的指标值分别为:700 mm、10和-2℃。

(2)本文新划定的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海拔1000~1600 m处,在甘肃段比以往界线略偏南,在陕西中部与罗开富等方案界线接近,在陕西东部与郑度、席承藩等方案界线基本一致;在研究区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新界线具有更大的 q值,表明新界线可以有效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地理探测器 q值探测结果表明,利用地理探测器法来进行自然区划研究可以得到更准确、客观的结果。

致谢:

真诚感谢匿名评审专家在论文评审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评审专家对本文划界方法、自然指标选取、界线校正依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的修改意见,使本文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郑达贤, 陈加兵. 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中国自然区划新方案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2(3):10-15.

[本文引用: 2]

[ Zheng Daxian, Chen Jiabing. A new scheme on physio-geographic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Taking basin as elementary cell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2(3):10-15.]

[本文引用: 2]

赵松乔.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地理学报, 1983,38(1):1-10.

[本文引用: 5]

[ Zhao Songqiao. A new scheme for comprehensive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3,38(1):1-10.]

[本文引用: 5]

罗开富.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
地理学报, 1954,20(4):379-394.

[本文引用: 4]

[ Luo Kaifu. Draft of natural geography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54,20(4):379-394.]

[本文引用: 4]

黄秉維. 中国綜合自然区划草案
科学通报, 1959,10(18):594-602.

[本文引用: 4]

[ Huang Bingwei. Draft of overall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59,10(18):594-602.]

[本文引用: 4]

任美鳄, 杨纫章. 中国自然区划问题
地理学报, 1961,27:66-74.

[本文引用: 3]

[ Ren Mei'e, Yang Renzhang.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1,27:66-74.]

[本文引用: 3]

侯学煜, 姜恕, 陈昌笃, . 对于中国各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方向的意见
科学通报, 1963,14(9):8-26.

[本文引用: 3]

[ Hou Xueyu, Jiang Shu, Chen Changdu, et al. Opinions 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farming, sideline and fishery of each natural region of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itin, 1963,14(9):8-26.]

[本文引用: 3]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中国自然区划概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69-73.
[本文引用: 3]

[ Commitee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Schema of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 69-73.]
[本文引用: 3]

郑度.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125-132.
[本文引用: 3]

[ Zheng Du. System Research of Ecological Geographic Area in China.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8: 125-132.]
[本文引用: 3]

刘燕华, 郑度, 葛全胜, .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
地理研究, 2005,24(3):321-329.

URL [本文引用: 2]
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对自然或某一部门进行的区域刻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工作。编制中国综合区划方案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与研究目标;综合区划理论体系;地域系统主要要素的变化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地域系统重要界线的确定;典型区域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世界地理格局与中国综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采集、处理、量纲化;综合区划的集成方法;中国地域系统未来发展情景分析;综合区划方案的动态演示系统。
[ Liu Yanhua, Zheng Du, Ge Quansheng, et al. Problems on the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24(3):321-329.]

[本文引用: 2]

张金泉. 从地植物学角度试论河南省境内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问题
地理学报, 1981,36(2):216-222.

[本文引用: 1]

[ Zhang Jinquan. A research on the line of demarcation between subtropical zone and warm temperate zone in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point view of geo-botan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36(2):216-222.]

[本文引用: 1]

竺可桢. 中国的亚热带
科学通报, 1958,9(17):524-528.

[本文引用: 1]

[ Zhu Kezhen. Subtropics of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58,9(17):524-528.]

[本文引用: 1]

侯学煜. 论中国植被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系统单位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4, 2(2): 153-179, 270-276.

[本文引用: 2]

[ Hou Xueyu. Discussion about the principals, foundations and systematic units of Chinese Vegetation Regionalization
Acta Phytoecologica et Geobotanica Sinica, 1964, 2(2): 153-179, 270-276.]

[本文引用: 2]

侯学煜. 试论历次中国植被分区方案中所存在的争论性问题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3,1(1-2):1-23.

[本文引用: 1]

[ Hou Xueyu. Discussion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previous vegetation zoning projects in China
Acta Phytoecologica et Geobotanica Sinica, 1963,1(1-2):1-23.]

[本文引用: 1]

鄺生舜, 裴元蓉, 王兴華, . 河南地植物带, 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界线的探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61,2(2):1-10.

[本文引用: 1]

[ Guang Shengshun, Pei Yuanrong, Wang Xinghua, et al. Geobotanical zone of Henan province, discussion on the division between north subtropical zone and south warm temperate zone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961,2(2):1-10.]

[本文引用: 1]

刘慎谔. 中国北部及西部植物地理概论
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 1934,2(9):423-448.

[本文引用: 1]

[ Liu Shen'e. Botanical geography in North and West of China
Contributions from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National Academy of Peiping, 1934,2(9):423-448.]

[本文引用: 1]

刘华训. 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地理学报, 1981,36(3):267-279.

[本文引用: 1]

[ Liu Huaxun. The vertical zonation of mountain veget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36(3):267-279.]

[本文引用: 1]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本文引用: 1]

[ Chinese Vegetation Editorial Committee. Chinese Veget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0.]
[本文引用: 1]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 中国植被区划: 初稿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0: 60-64.

[本文引用: 1]

[ Committee of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in CAS.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Vegetation: First Draft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60: 60-64.]

[本文引用: 1]

张珍万, 崔友文. 秦岭地区的植被区划: 草案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3,1(1-2):161-162.

[本文引用: 1]

[ Zhang Zhenwan, Cui Youwen. Draft of vegetation regionalization in Qinling Region
Acta Phytoecologica et Geobotanica Sinica, 1963,1(1-2):161-162.]

[本文引用: 1]

张学忠, 张志英. 从秦岭南北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分布谈划分亚热带的北界线问题
地理学报, 1979,34(4):342-352.

[本文引用: 1]

[ Zhang Xuezhong, Zhang Zhiying.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subtropical zone in China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broad-leaf woody evergreens on the Qinling Mounta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79,34(4):342-352.]

[本文引用: 1]

雷明德. 陕西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44-448.
[本文引用: 1]

[ Lei Mingde. Vegetation of Shaanxi.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444-448.]
[本文引用: 1]

郑景云, 尹云鹤, 李炳元. 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
地理学报, 2010,65(1):3-12.

DOI:10.11821/xb201001002URL [本文引用: 1]
根据全国609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遵循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发生同一性与区域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相结合、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取大去小等5个基本原则,在充分吸纳已有气候区划基本理论与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我国气候进行重新区划;结果将我国划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与先前区划方案相比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气候带、区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一些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移动。其中亚热带北界与暖温带北界均出现了北移,北方地区的半湿润与半干旱分界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东移与南扩,同时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三级气候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这种变化可能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多数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暖及北方一些区域出现干旱化而引起的;且与本区划所采用的资料站点和部分区划原则有一定更新有关。
[ Zheng Jingyun, Yin Yunhe, Li Bingyuan. A new scheme for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1):3-12.]

[本文引用: 1]

王劲峰, 徐成东. 地理探测器: 原理与展望
地理学报, 2017,72(1):116-134.

DOI:10.11821/dlxb201701010URL [本文引用: 2]
q统计量,可用以度量空间分异性、探测解释因子、分析变量之间交互关系,已经在自然和社会科学多领域应用。本文阐述地理探测器的原理,并对其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利于读者方便灵活地使用地理探测器来认识、挖掘和利用空间分异性。]]>
[ Wang Jinfeng, Xu Chengdong. Geodetector: Principle and prospectiv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1):116-134.]

[本文引用: 2]

董玉祥, 徐茜, 杨忍,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
地理学报, 2017,72(1):135-147.

DOI:10.11821/dlxb201701011URL [本文引用: 2]
q值的均值为0.40,分异明显,满足层内同质性和层间异质性最大的区划原则,完全达到了热带与亚热带的区域空间异质性要求,其划分结果合理可信,表明地理探测器模型可为综合自然区划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 Dong Yuxiang, Xu Qian, Yang Ren, et al. Delineation of the northern border of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s mainland using Geodetector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1):135-147.]

[本文引用: 2]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
地理学报, 1958,24(4):348-365.

[本文引用: 1]

[ Huang Bingwei. A preliminary draft of comprehensive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58,24(4):348-365.]

[本文引用: 1]

程维明, 周成虎, 李炳元, . 中国地貌区划理论与分区体系研究
地理学报, 2019,74(5):839-856.

DOI:10.11821/dlxb201905001URL [本文引用: 1]
区划和类型是地貌学研究的两大核心内容。中国地貌区划已有诸多划分方案,比较而言,各种方案存在遴选指标不一、确定等级较少、反映特征各异、划分结果不同、成图尺度较小等不足。应中国地理国情普查等国家专项任务的需求,对较大尺度、多级地貌区划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梳理中国地貌区划的理论,包括板块构造与地貌圈特征、地貌形态与内外营力体系、地貌形态的类型组合与区域分异的基础上,基于2013年提出的中国地貌二级区划的新方案,归纳了全国多级地貌区划分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大区—地区—区—亚区—小区”的全国五级地貌等级分区方案,建立了“大地构造控制下的地势阶梯特征—>区域宏观形态类型组合—>内外营力及基本形态类型组合—>区域内形态类型组合—>区域微地貌形态组合”的五级地貌分区指标体系,提出了五级地貌区划体系的命名规则和编码方式,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进行多级地貌区划单元精确定位的技术与方法,完成了全国1:25万尺度五级地貌区的划分,包括6个一级大区、36个二级地区、136个三级区、331个四级亚区、1500多个五级小区,并建立了全国地貌区划数据库。该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区域地貌学的发展、基于地貌区划的应用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Cheng Weiming, Zhou Chenghu, Li Bingyuan, et al. Geomorph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theory system and division methodology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74(5):839-856.]

[本文引用: 1]

Hijmans R J, Cameron S E, Parra J L, et al. Very high resolution interpolated climate surfaces for global land are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5,25(15):1965-1978.

DOI:10.1002/(ISSN)1097-0088URL [本文引用: 1]

徐新良, 张亚庆. 中国气象背景数据集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resdc.cn/DOI), 2017.

URL [本文引用: 1]

[ Xu Xinliang, Zhang Yaq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Background Dataset
Data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System in Science Data Center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本文引用: 1]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系统[DB/OL], 2015.
[本文引用: 1]

[ National Ecosystem Observing Research Network/China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National Ecosystem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Technology Resource Service System [DB/OL], 2015.]
[本文引用: 1]

于贵瑞, 何洪林, 刘新安,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化信息研究图集: 气候要素分卷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 1]

[ Yu Guirui, He Honglin, Liu Xin'an, et al. Atlas for SpatializedInforma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in China: Volume of Climatological Elements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4.]

[本文引用: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被图集(1:1,000,000).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 1]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ese Vegetation Map Editorial Committee. Vegetation Atlas of China (1:1,000,000).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Wang J F, Li X H, Christakos G, et al. Geographical detectors: Bas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neural tube defects study of the Heshun regio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24(1):107-127.

DOI:10.1080/13658810802443457URL [本文引用: 1]

Wang J F, Hu Y.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detection with GeogDetector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2005,20(10):114-115.

[本文引用: 1]

郑景云, 卞娟娟, 葛全胜, . 中国1951—1980年及1981—2010年的气候区划
地理研究, 2013,32(6):987-997.

DOI:10.11821/yj2013060002URL [本文引用: 1]
根据资料均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1951-2010年中国756个站气象观测日值数据集中,遴选了654个站(1951-1980年)和658个站(1981-2010年)的资料,依据气候区划理论,遵循同一区划原则,采用同一区划方法和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1951-1980年及1981-2010年2个时段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区划。结果将中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对比表明:虽然这2个时段所划分的气候区数量一致,但与1951-1980年相比,在56个气候区中,有30个区在1981-2010年间出现了水平位置移动或范围盈缩;其余26气候区虽然水平位置、范围未出现显著移动或盈缩,但多数区域的区划指标值也出现了变化,说明在过去60年中,中国气候格局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 Zheng Jingyun, Bian Juanjuan, Ge Quansheng, et al. The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or 1951-1980 and 1981-2010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32(6):987-997.]

[本文引用: 1]

郑景云, 卞娟娟, 葛全胜, . 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
科学通报, 2013,58(30):3088-3099.

DOI:10.1360/972012-1491URL [本文引用: 1]
根据我国658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7月平均气温为划分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的主要指标, 以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温度带、干湿区划分的辅助指标, 并参考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等指标, 对我国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了区划, 将我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 与1951~1980年相比, 受气候增暖影响, 1981~2010年间我国东部多个温度带界线出现了北移, 其中暖温带北界东段最大北移超过1个纬度, 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个纬度, 中亚热带北界中段最大北移2个纬度, 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0个纬度; 西部因受地形影响, 温度带水平移动不显著, 但在青藏高原有亚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趋势. 同时, 因华北、东北东南部、西北东部降水减少, 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东移与南进, 其中36°~41°N间的移动幅度达0.5~2.5经度; 但西北的河西走廊、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干旱区、半干旱区总体转湿.
[ Zheng Jingyun, Bian Juanjuan, Ge Quansheng, et al. The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or 1981-201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58(30):3088-3099.]

[本文引用: 1]

缪启龙, 丁园圆, 王勇. 气候变暖对中国亚热带北界位置的影响
地理研究, 2009,28(3):634-642.

URL [本文引用: 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气候带也有相应的变化。亚热带北界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交界,是中国气候带上的一个重要分界线。论文讨论了气候变暖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数据资料来自于中国气象局,采用中国740个站点1951~2005年的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气候区划的第一级气候带定义指标,以≥10℃天数为主导指标,≥10℃积温、1月平均温度为辅助指标,定义亚热带北界为≥10℃天数为218天,≥10℃积温为4500~4800℃,1月平均气温为0℃。分别统计1951~2005年暖温带与亚热带指标的年代变化及亚热带北界在1951~1970、1971~1990、1991~2005年的位置演变,结果表明:34°N附近55年来≥10℃天数、≥10℃积温、1月平均温度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今,亚热带北界西段几乎没有变化;亚热带北界中东段向北推移幅度较大,到本世纪初向北已推移到35°N附近,较1951~1970年向北推移2~3个纬度。亚热带北界位置的向北推移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响应,这将对我国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 Miao Qilong, Ding Yuanyuan, Wang Long. 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28(3):634-642.]

[本文引用: 1]

卞娟娟, 郝志新, 郑景云, . 1951—2010年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移动
地理研究, 2013,32(7):1179-1187.

URL [本文引用: 1]
根据采用同一区划方法、指标体系划分的1951-1980 年及1981-2010 年中国气候区划结果,对比分析了过去60 年中国气候区划的主要界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1980 年至1981-2010 年,我国寒温带界线西缩、北移;暖温带北界东段北移,其中最大北移幅度超过1个纬度;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 个纬度以上,并越过淮河一线;中亚热带北界中段从江汉平原南沿移至了江汉平原北部,最大移动幅度达2 个纬度;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 个纬度;青藏高原亚寒带范围缩小,高原温带范围增加。东北湿润、半湿润区虽转干与趋湿并存,但其中温带地区的湿润—半湿润东界东移,大兴安岭中部与南部的半湿润—半干旱界线北扩;其他地区的干湿分界线虽未出现明显移动,但北方半干旱及华北半湿润区总体转干,河西走廊、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区总体转湿;而南方湿润区则趋干与转湿并存。
[ Bian Juanjuan, Hao Zhixin, Zheng Jingyun, et al. The shift on boundary of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rom 1951 to 2010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32(7):1179-1187.]

[本文引用: 1]

张剑, 柳小妮, 谭忠厚, . 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模拟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48(3):28-33.

[本文引用: 1]

[ Zhang Jian, Liu Xiaoni, Tan Zhonghou, et al. Mapping of the north-south demarcation zone in China based on GIS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2,48(3):28-33.]

[本文引用: 1]

全石琳, 司锡明. 我国东部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的方法论探析: 以河南省境内亚热带北界的划分为例
河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84,11(1):39-50.

[本文引用: 1]

[ Quan Shilin, Si Ximing. Method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zone and the warm temperate zone in Eastern China: Taking the division of the northern subtropical Zone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Dition, 1984,11(1):39-50.]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指标 自然 地理 方案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