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plateau-beam-loess hills in Heshui county of the east Gansu province
YUAN Shuang,, XU Qiang,, ZHAO Kuanyao, WANG Xuan, WANG Cuil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s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9-11-13修回日期:2020-02-2网络出版日期:2020-08-20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19-11-13Revised:2020-02-2Online:2020-08-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袁爽(1996-),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地质灾害研究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10169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袁爽, 许强, 赵宽耀, 王绚, 王崔林. 陇东合水县塬梁峁地貌分类及演化. 地理研究[J], 2020, 39(8): 1920-1933 doi:10.11821/dlyj020190988
YUAN Shuang, XU Qiang, ZHAO Kuanyao, WANG Xuan, WANG Cuilin.
1 引言
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带来的沟道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黄土台塬已支离破碎,部分地段甚至已将塬区瓦解。黄土高原地质环境本身异常脆弱,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如平山造城、治沟造地、固沟保塬等)其作用速度和强度远超地质营力,对地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灾变不断发生。黄土地貌是经过几百万年的黄土堆积,在风力和水力交互作用下侵蚀搬运,按特有的发育模式形成的复杂多样且有序分异的地貌形态组合[1,2,3]。研究黄土塬梁峁的分类可以帮助了解黄土地貌的演变,对预防人类赖以生存的黄土塬演化消失具有重要意义[4,5]。研究黄土塬梁峁的演化模式,更是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塬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消失的,这为工程治理提供了更多的依据。故本文通过对合水县黄土地貌分类及地貌演化模式的定量化及可视化表达,得出塬即将消失的区域,为固沟保塬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数学形态学是一门建立在严格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学科,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对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形态学已经构成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方法和理论,成为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及分形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已经应用在多门学科的数字图像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6],前人运用数学方法已经对黄土地形地貌[6]、植被空间分布[7,8,9]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做了详尽的研究[10]。在黄土地貌分类方面,****们也从不同尺度对地貌类型区划分[11]、地貌类型分类[12,13]和地貌单元分类[6,14]做了详尽的研究。在以往的黄土地貌研究中,前人多从沟头侵蚀[15,16,17,18,19,20]和侵蚀产沙[21,22]入手来研究地貌的改变,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遥感手段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地形地貌的一种基础手段[23]。除此之外,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思路被扩充到多个方向,有人从考古学[24]、气候变迁[5,25-27]、水入渗[28]、土地利用[29,30]、人类活动[31]等方面来研究地形地貌。黄土地貌类型的分布与下覆基岩有很大关系,马乃喜指出基于现今黄土与下覆基岩的关系,黄土地貌演化分为3个类型:承袭型、改造型和后期演化型[32],而后熊礼阳基于钻孔数据反演的古地形DEM则很好的印证了现今黄土地貌是继承了古地貌的[1,2,3],从下覆基岩的角度出发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貌演化的进程[33]。前人虽然已经将数学形态法应用于多个自然科学的研究,但很少有人通过数学形态法研究黄土地貌演化;陈燕等人虽提出了梁峁地貌单元的分类,但其未提取塬的分类[6];对于黄土地貌演化的研究,前人在侵蚀产沙、沟头侵蚀、古地形等方面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但对于黄土地貌演化的模式及预测研究仍不够详尽。
故本文基于数学形态学将合水县黄土塬梁峁地貌分类并建立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通过黄土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以及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对黄土塬梁峁地貌演化模式作出定量化及可视化表达,并结合人地关系对塬即将消失的区域作出预测,为防灾减灾作出贡献,对合水县地区黄土地貌演化及土壤侵蚀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合水县(图1),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邻陕西省富县,西连庆城县,南接宁县,北靠华池县及陕西省志丹县,东西长138 km,南北宽80 km。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海拔1458~1682 m,总土地面积2933.37 km2。西南部分为高原沟壑区,海拔1190~1387 m,系泾河上游地带,境内有县川河、马莲河、固城河、葫芦河四条河流,年入境平均总径流量3.67亿m3,水资源总量4.42亿m3。全年总降水量408.2 mm,年平均气温10.2℃。合水县区域内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利于本文对黄土地貌演化的研究。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研究区位置图
Fig. 1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2.2 研究方法
首先基于2009年10月17日至2018年7月26日的3.88 m分辨率Google拼接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合水县地区并将研究区按照黄土地貌特征划分出塬、梁、峁地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6,12-14]根据影像斑块的形状特征将“塬梁峁”地貌划分为大塬、残塬、树杈梁、长窄梁、短宽梁、不规则峁、线性峁、椭圆峁和似圆峁这九类黄土地貌单元(图2)。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2黄土地貌单元与影像对照图
Fig. 2Contrast of loess geomorphic unit and image
斑块形状是描述景观的一个重要的因子,斑块的几何形状是景观空间结构度量中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9]。本文基于数学形态法采取似圆度、周长面积比、平均坡度、边界维数和边界临接指数这5种形状指数将黄土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量化。
(1)似圆度(形状指数、斑块扩展度指数计测公式)
式中:
(2)周长面积比(斑块圆环度指数计测公式)
式中:
(3)平均坡度
通过Arcmap 10.3软件的 Spatial Analyst Tools 提取每一个斑块的坡度,再根据各个斑块所处的地貌单元类别计算各个地貌单元的平均坡度。
(4)边界维数
式中:
(5)边界临接指数
式中:
基于以上数学形态学公式提取的黄土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值,利用三分之二的数据总结归纳出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并用余下三分之一的数据检验其精度可达91.9%。再根据黄土地貌单元的形态演变分析得出黄土地貌塬、塬-梁、梁、梁-峁、峁的演化模式并作出定量化及可视化表达,并从影像上找到其演化发生的实际例子,增加可信度。
本文根据研究区内沟道走向与前人研究所获得的节理走向探讨研究区黄土地貌单元差异演化的原因。最后,结合研究区居民点及道路的分布探讨了黄土地貌单元演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 基于数学形态法的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提取
3.1 黄土地貌单元分类
从图3a可知,合水县南西部靠近黄土塬面积最大的董志塬,以大片的黄土塬地貌为主,地势较低,以塬为主,少有梁峁地貌,属于演化的初期;合水县中部塬面积变小,梁峁地貌开始增多,塬地貌与梁峁地貌发育持平,开始进入演化的剧烈期;合水县北东部临接子午岭,这里的塬都已经演化成了残塬,梁峁发育,梁峁地貌占据主导地位,已经到了演化的末期。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3黄土塬梁峁地貌及地貌单元分类分区
Fig. 3Geomorphology of loess plateau-beam-loess hills and classification and division of geomorphic units
合水县区域共解译出塬地貌18个,梁地貌168个,峁地貌72个。根据影像斑块的形态特征并参考前人研究[6,12-14],将塬地貌根据面积大小和斑块形态,分为大塬和残塬(图3b);梁地貌根据组合形式和斑块形态,分为树杈梁、长窄梁和短宽梁(图3c);峁地貌根据斑块形态,分为不规则峁、线性峁、椭圆峁和似圆峁(图3d)。
3.2 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
根据前文罗列的五种数学形态学形状指数计算获得的黄土地貌单元形状特征部分数据如下(表1):Tab. 1
表1
表1黄土地貌单元形状特征部分数据
Tab. 1
编号 | 似圆度 | 周长面积比 | 平均坡度 | 边界维数 | 边界临接指数 | 地貌单元类别 |
---|---|---|---|---|---|---|
1 | 4.9252 | 10.8610 | 3.73 | 1.3874 | 0 | 大塬 |
2 | 4.9514 | 10.0746 | 4.27 | 1.3839 | 0 | 大塬 |
3 | 2.5688 | 9.8078 | 3.57 | 1.3233 | 0 | 残塬 |
4 | 2.3028 | 16.0399 | 3.60 | 1.3369 | 0 | 残塬 |
5 | 2.0933 | 19.1908 | 12.81 | 1.3364 | - | 树杈梁 |
6 | 2.5989 | 15.9970 | 14.36 | 1.3458 | - | 树杈梁 |
7 | 1.7417 | 14.3007 | 13.44 | 1.3000 | - | 长窄梁 |
8 | 1.6307 | 25.8786 | 12.76 | 1.3243 | - | 长窄梁 |
9 | 1.2717 | 18.6024 | 13.31 | 1.2742 | 0.10 | 短宽梁 |
10 | 1.2666 | 24.7066 | 14.96 | 1.2886 | 0.22 | 短宽梁 |
11 | 1.5288 | 39.7851 | 10.16 | 1.3438 | 0 | 不规则峁 |
12 | 1.4776 | 40.3049 | 12.92 | 1.3402 | 0 | 不规则峁 |
13 | 1.2502 | 34.3471 | 16.59 | 1.3063 | 0 | 线性峁 |
14 | 1.2637 | 29.1383 | 15.98 | 1.2978 | 0 | 线性峁 |
15 | 1.1934 | 22.9778 | 14.65 | 1.2765 | 0 | 椭圆峁 |
16 | 1.1335 | 39.8623 | 17.24 | 1.3014 | 0 | 椭圆峁 |
17 | 1.0590 | 23.3298 | 11.59 | 1.2603 | 0 | 似圆峁 |
18 | 1.0466 | 25.7919 | 15.35 | 1.2638 | 0 | 似圆峁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基于172个斑块(三分之二的斑块)的形状特征参数,本文总结得出了合水县区域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表2),并用余下的86个斑块进行检验精度,发现有79个符合指标,精度可达91.9%。似圆度表示斑块的规则程度,表2中似圆度随着演化程度的加深(从大塬到似圆峁)是不断降低的,仅在塬梁分界(残塬和树杈梁)和梁峁分界(短粗梁和不规则峁)处出现相似,这代表这黄土地貌是朝着越来越规则的方向演化。而似圆度在塬梁分界和梁峁分界显示的相似性,代表了塬在向梁演化及梁在向峁演化的时候,黄土地貌单元形状的规律性是相似的。
Tab. 2
表2
表2黄土地貌单元分类指标
Tab. 2
分类 | 似圆度 | 周长面积比 | 平均坡度 | 边界维数 | 边界临接指数 | 地貌 |
---|---|---|---|---|---|---|
峁 | 1.05~1.10 | 23.0~45.0 | - | 1.26~1.30 | 0 | 似圆峁 |
1.11~1.20 | 22.0~45.0 | - | 1.27~1.31 | 0 | 椭圆峁 | |
1.21~1.35 | 24.0~40.0 | - | 1.28~1.33 | 0 | 线性峁 | |
1.36~1.53 | 18.0~45.0 | 6.2~14.3 | 1.28~1.34 | 0 | 不规则峁 | |
梁 | 1.25~1.53 | 20.0~35.0 | 7.2~16.1 | 1.27~1.33 | 0~0.3 | 短粗梁 |
1.54~1.90 | 18.0~50.0 | - | 1.28~1.40 | - | 长窄梁 | |
1.91~2.88 | 15.1~32.3 | 5.2~14.6 | 1.30~1.38 | - | 树杈梁 | |
塬 | 1.70~3.00 | 11.7~15.0 | 3.0~4.8 | 1.29~1.36 | 0 | 残塬 |
3.81~5.12 | 6.7~11.2 | - | 1.37~1.42 | 0 | 大塬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在区分塬梁演化中的斑块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单元时,周长面积比和平均坡度可以较好的发挥作用,但这两种形状指数在区别梁峁演化失效。在所有地貌单元里,边界维数是相似的,并不能很好的区别彼此。而边界临接指数可以有效区分梁峁演化中的斑块,是属于短粗梁还是不规则峁。
根据表2各形状指数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本文认为似圆度是界定黄土地貌单元演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可用周长面积比和平均坡度界定塬梁的分界,可用边界临接指数界定梁峁的分界。由此,可以将不同的黄土地貌单元准确区分开。
4 黄土塬梁峁地貌演化模式
黄土地貌演化的模式有多种,广泛认为的黄土地貌演化模式是,从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演化都遵循这个模式,黄土塬也存在着塬边丘陵化和塬内沟谷分割直接成峁的情况等[32]。黄土地貌类型的分布与下覆基岩有很大关系,作者认为下覆基岩对黄土地貌演化的作用有二点。其一,下覆基岩直接影响地貌。马乃喜指出黄土地貌演化分为三个类型:承袭型、改造型和后期演化型[32]。这表明有的黄土地貌是基本继承了其下覆基岩的地貌特征的,这是由于黄土的直接堆积,黄土以披盖的方式将下覆基岩掩盖;也有的黄土地貌是与下覆基岩的地貌特征完全不同的,是经过流水侵蚀改造的;而后期演化型则如本文所示,由塬一直演化到峁。而熊礼阳基于钻孔数据反演的古地形DEM则很好的印证了现今黄土地貌是继承了古地貌的,而且对古地貌的起伏性有缓和的作用[2]。其二,下覆基岩的地质构造影响沟谷发育,间接控制地貌演化的进程。如本文讨论中所言,陇东地区的沟谷走向与姜琳对鄂尔多斯盆地调查的区域应力场的方向相同[34]。基底断裂对黄土沟谷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沟谷的发育则直接影响地貌的演化。结合前文黄土地貌单元形态特征(似圆度、周长面积比、平均坡度和边界临接指数)的变化,尤其是似圆度所体现出来的“随黄土地貌单元的演化,似圆度不断减小”的特征(形状规律程度),本章节提出一种大塬逐渐向似圆峁演化的模式。同时,可从遥感影像上获取各个演化阶段所对应的实际地貌,验证演化模式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4.1 塬的演化
起初黄土大塬呈现图4a中的地貌,塬面宽广完整,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均匀分布,在塬边会有少量的流水侵蚀;接下来,由于大型的构造作用,沟谷开始侵入塬面,居民区和农田开始向塬内部聚集,人类可支配面积减少(图4b);之后,沟谷彻底切穿塬面,将原先面积较大的塬分割成多个小塬,人类聚居地再次分散,同时塬边仍存有少量流水侵蚀(图4c);最后,构造运动结束,侵蚀作用占主导地位,小塬逐渐演化为残塬(图4d)。具体例子如图5a所示,原本西侧的残塬和东侧大塬是一块完整的塬,但一条走向近E-W的沟到将西侧的塬切割成三块残塬。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4塬的演化模式图
Fig. 4Evolution model diagram of plateau
图5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5黄土地貌单元演化发生位置图
Fig. 5The loc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loess geomorphological units
4.2 塬-梁的演化
塬向梁演化其实就是残塬(图6a)向树杈梁(图6b)演化,从表2中可以看出,残塬和树杈梁在似圆度上差别不大,而在平均坡度和周长面积比有较好的区分。故本文认为,残塬向树杈梁演化时,地貌单元的形状总体变化不大,演化具体体现在坡度的增大以及形态紧凑程度的提高(周长面积比变大)。具体例子如图5b所示,两块残塬连接部分的塬受南北两侧的沟道侵蚀而逐渐形成缓坡,最后演化成了树杈梁;与此同时,在残塬边缘一些受侵蚀较严重的部分也逐渐演化成树杈梁。图6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6塬向梁演化模式图
Fig. 6Evolution model of Plateau-to-Beam
4.3 梁的演化
梁的演化与塬的演化有一定程度的相似,首先是在似圆度递减上的相似,其次是在由单一斑块到多个斑块的相似。完成塬梁演化后的树杈梁(图7a),在侵蚀作用下发生进一步演化,梁内薄弱地带侵蚀消失后,树杈梁分解演化成多个长窄梁(图7b);较长的长窄梁进一步分解,较短的长窄梁侵蚀变短,最后都演化成短宽梁(图7c)。具体例子如图5b所示,西侧残塬的北部发育树杈梁,南部发育长窄梁和短宽梁,可以看出树杈梁如果进一步侵蚀则会被“修剪”侵蚀成长窄梁,而长窄梁被侵蚀缩短就演化成了短宽梁;而在东侧残塬的北东部,树杈梁已经近似分解,从原先较大的树杈梁分解为一个较小的树杈梁和两个短宽梁。图7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7梁的演化模式图
Fig. 7Evolution model of beam
4.4 梁-峁的演化
梁向峁演化其实就是短宽梁(图8a)向不规则峁(图8b)演化。从表2可得,二者在除了边界临接指数上,其他各指数均出现相似性。短宽梁和不规则峁在形状上是相似的,而最大的区别就是与塬的临接性上。故本文认为,短宽梁在向不规则峁演化时,梁与塬的连接部分彻底断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地貌单元峁,同时峁的四周受到侵蚀,面积和周长同时减小,形态发生略微的变化。具体例子如图5c所示,北侧的短宽梁是由残塬的边缘逐渐演化而成的,其尚未与塬脱离接触;而南侧不规则峁均已是独立的个体,已经属于演化的末期。图8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8梁向峁演化模式图
Fig. 8Evolution model of beam-to-loess hills
4.5 峁的演化
峁作为黄土地貌演化的末期,其演化的程度较小。随着似圆度不断减小,不规则峁(图9a)四周继续被侵蚀分割变成线性峁(图9b),线性峁被侵蚀缩短形成椭圆峁(图9c),最后椭圆峁进一步被侵蚀缩短演化成似圆峁(图9d)。具体例子如图5c所示,峁的演化其实较为简单,就是从不规则的形状受各个方向的侵蚀,最后演化成近圆形。图9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9峁的演化模式图
Fig. 9Evolution model diagram of loess hills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陇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其西部为天环坳陷,并与西缘冲断构造带相邻,东部为陕北斜坡的西南部,南部与渭北隆起区相邻[35]。合水县区域被西侧近N-S走向的马莲河及南北各一条近NEE-SWW走向的古河沟所切割。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代地层中发育有6组节理(E-W、N-S、ENE-WSW、NNW-SSE、WNW-ESE、NNE-SSW),并且构成三期的正交节理系统(E-W与N-S、ENE-WSW与NNW-SSE、WNW-ES与NNE-SSW)[36,37,38,39]。基于Arcgis 10.3软件的流域分析功能提取合水县地区沟谷发育的走向(图10),发现合水县沟谷的走向也有着三组优势方向(E-W与N-S、ENE-WSW与NNW-SSE、WNW-ES与NNE-SSW),这与前人的研究吻合。但考虑到,黄土是第四纪才开始堆积,中生代地层中的节理对第四纪的影响无从而知。本文认为这3组节理对合水县地区较大的沟谷水系有间接影响,可能体现在基底断层和古地形上,而对黄土内部较小的沟谷影响甚微。黄土内部较小的沟谷可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暴雨、干湿度等。较大的沟谷,构造影响大于气候影响;较小的沟谷,气候影响大于构造影响。图10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0合水县沟谷水系走向玫瑰花图
Fig. 10Rose map of gully drainage system trend in Heshui county
本文还研究了黄土地貌单元演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结合合水县居民区及道路与塬的分布关系(图11),发现居民区全部位于塬面上,且合水县区域塬的面积为65.76 km2,居民区的面积为22.46 km2,居民区占塬面面积的34.15%;合水县区域内道路总长880.00 km,塬上道路总长314.48 km,塬上道路占总道路的35.74%,且其他道路大都是从塬面上通往沟底的,少有沟内的道路。由此可见,人类的生存生活是十分依赖塬的存在,但侵蚀作用使水土流失,塬面面积减少,人类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首先,人们应该知道,塬是如何被侵蚀消失的。人类居住在塬面上,据4.2章节塬-梁演化的分析,残塬是向树杈梁演化的,而根据影像解译获得的信息表明,梁上是没有居民区的。有人居住的残塬向无人居住的树杈梁演化,从宏观尺度上可视为对人不利的土地损失。故本文认为,塬梁演化时的残塬就应是塬逐渐消失的区域,而残塬的分布可见于图3b。故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实施的重点就应该是这些残塬。
图1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1合水县居民区、道路和塬分布情况
Fig. 11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roads and plateau in Heshui county
5.2 结论
本文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合水县区域的塬梁峁地貌并基于数学形态法将其划分为9个黄土地貌单元,提出分类指标并检验;再根据黄土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指标,对塬梁峁的演化模式作出定量化及可视化表达;最后,通过分析人地关系及地貌演化的进程,得到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实施的方向。(1)基于数学形态学发现,似圆度是界定黄土地貌单元演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可用周长面积比和平均坡度界定塬梁的分界,可用边界临接指数界定梁峁的分界。
(2)通过似圆度、平均坡度和边界临接指数所反映的黄土地貌单元特征,可以预测黄土地貌单元的演化模式。似圆度所体现出的形状规律程度显示,黄土地貌单元在演化过程中,其形状规律程度逐渐增加;平均坡度的差异可以区分塬梁,边界临接指数的差异可以区分梁峁。
(3)人类的生存生活是十分依赖塬的存在,合水县居民区全部位于塬面上,且居民区占塬面面积的34.15%,塬上道路占总道路的35.74%。塬向梁演化实质就是残塬向树杈梁演化,残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貌单元,合水县的残塬是发生塬梁演化的重点区域,是固沟保塬工程的重点实施对象。
致谢:
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地貌相关概念的区分、黄土地貌单元参数的处理、黄土地貌演化模式多样性的补充以及结果分析、结论梳理方面的修改意见,对提高论文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
DOI:10.1002/esp.v41.9URL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3]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9]
[本文引用: 9]
,
[本文引用: 4]
[本文引用: 4]
,
[本文引用: 4]
[本文引用: 4]
,
[本文引用: 5]
[本文引用: 5]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DOI:10.11821/xb199602003URL [本文引用: 1]
在分析现存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基础上,依据大量小流域野外试验小区观测与模拟降雨试验资料,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预测侵蚀产沙量的侵蚀产沙过程模型。由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复杂地形和侵蚀产沙的垂直分带规律,土壤侵蚀产沙的空间变化要比现有模型复杂得多,因此,本模型由三个子模型组成:坡面子模型、沟坡子模型、沟道子模型,它可以计算小流域每场暴雨的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本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模型中计算所用的方程和子模型运算框图。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DOI:10.11821/xb198901001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对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地层作了详细划分。根据武功、洛川黄土剖面的地层结构、地球化学和孢粉分析,确定了形成的黄土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寒冷干旱环境,形成的古土壤落叶阔叶林或森林草原温暖湿润环境。阐明晚更新世黄土高原南部有六个土壤、植被和气候演化阶段,并将其归纳为约四万年为周期的三个暖湿-冷干气候变化旋回,与地层剖面上交替出现的三层古土壤与三层黄土相对应。通过与我国东部和北半球各地不同类型古气候记录的对比,证明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规律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
[本文引用: 1]
,
,
DOI:10.11821/dlyj201603008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MODIS传感器的植被指数产品(MOD13Q1)及50年气候数据,通过地理加权回归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比,对中国黄土高原地区NDVI与气候因子间的空间尺度依存性及非平稳性进行研究,以期准确建立二者间关系.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域内,NDVI与气候因子间存在很强的空间尺度依存关系,相同空间尺度下,年均降水较年均温对NDVI影响的波动性更大;② 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展现二者间关系;③气候因子对该地区NDVI的影响差异明显,降水存在直接正向影响,而温度的影响则较复杂;④ NDVI与气候因子间沿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体现出区域内不同植被--气候区差异特征.二者间的异质情况还反映出除气候外,人类活动,地形等其他因素对NDVI的影响.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DOI:10.11821/dlyj201704005URL [本文引用: 1]
在采用建设用地当量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百分比法计算黄土高原地区各县级单元人类活动强度基础上,从总体变化、类型时空分异、地域单元变化及空间自相关性四方面分析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2年黄土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为12.48%,2000年达到14.49%,2008年仅上升至14.81%,2000年以前增长相对较快,2000年以后增长明显放缓;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区域则随时间发生一定变化,呈现出较低、中等、较低与中等类型交错分布的变化趋势;除黄土丘陵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低、低类型大幅度转化为中等类型外,其他五大地域单元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正相关)特征,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东南部的汾渭谷地和豫西北盆地区,低值集聚区大片集中于西北半壁的鄂尔多斯风沙区、黄土丘陵地区以及青东高原山地丘陵区。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URL [本文引用: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代地层中发育有六组节理(E-W、N-S、ENE-WSW、NNW-SSE、WNW-ESE、NNE-SSW),并且构成三期的正交节理系统(E-W与N-S、ENE-WSW与NNW-SSE、WNW-ESE与NNE-SSW)。三期正交节理系统形成的先后期次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最早形成,WNW-ESE向和NNE-SSW向两组节理为第二期形成,ENE-WSW向和NNW-SSE向两组节理则最晚形成。E-W向、N-S向和ENE-WSW向三组节理的节理间距指数(FSI)分析结果表明,节理间距的发育程度除了受岩层厚度控制外,还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E-W向、N-S向和ENE-WSW向三组节理的节理间距率(FSR)值分布范围指示不同组节理在区域上发育程度具有差异性。此外,E-W向的优势节理组的FSR值有超过间距与层厚比值的临界值,而非优势组的SN向节理的FSR值则全部小于临界值,表明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组成最早一期的正交节理系统。盆内中生代地层中的三期正交节理系统,所对应的古应力场分别为:(1)晚侏罗世盆地处在近E-W向的挤压环境下,形成了第一期正交节理系统,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应力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NW-SE向的挤压分量。(2)晚白垩世时,来自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NW-SE向挤压应力形成了第二期正交节理系统的WNW-ESE向和NNE-SSW向两组节理。(3)晚白垩世末至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下的俯冲产生NE-SW向的远程挤压应力,形成第三期正交节理系统的ENE-WSW向和NNW-SSE向两组节理。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带、中央断裂、东缘边界带和东北部地区的断裂几何特征、运动学及其活动期次的野外观察和测量,并根据断层面上滑动矢量的叠加关系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带晚中生代构造主应力方向、应力体制及其转换序列,提出了4阶段构造演化模式和引张-挤压交替转换过程。早中侏罗世,盆地处于引张应力环境,引张方向为N-S至NNE-SSW向。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构造应力场转换为挤压体制,盆地周缘遭受近W-E、NW-SE、NE-SW等多向挤压应力作用。早白垩世,盆地构造应力场转换为引张应力体制,引张应力方向为近W-E、NW-SE和NE-SW向。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盆地应力体制再次发生转换,从前期的引张应力体制转换为NW-SE向挤压应力体制。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和应力场方向变化不仅记录了不同板块之间汇聚产生的远程效应,同时记录了盆地深部构造-热活动事件,并对盆地原型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