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73: 25-33.
作者:Liu H-T (刘洪涛), Wang L-X, 等
DOI: 10.1016/j.biortech.2018.10.033
【亮点】 生物炭(Biochar)显示出在有机废物处理及改善土壤的潜力,然而关于生物炭对低温环境下畜禽废弃物堆肥过程的热平衡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添加生物炭显著延长了在5°C条件下猪粪发酵的高温持续期,成功保障堆肥在相对低温环境下顺利完成。此外,从热平衡的角度,生物炭添加使有机物降解热增加71.6%,水汽化热增加148.3%,同时交换热降低两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生物炭对改善畜禽粪便堆肥有积极的改进效果,研究结论为深入了解生物炭改善有机废物好氧无害化和稳定化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2. 题目:Novel approach on reduction in GHG emissions from sludge lime stabilization as an emergent and regional treatment in China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 16564.
作者:Liu H-T (刘洪涛)
DOI: :10.1038/s41598-018-35052-9
【亮点】 石灰稳定处理是目前中国的城市污泥经常采用的一种临时、应急的措施,但长期以来并未对污泥石灰稳定开展碳排放定性和定量研究,其碳排放量具体为多少和可纳入碳减排管理的依据,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过程评价方法,首次对我国污泥石灰稳定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GHG)进行了边界界定与分项量化。结果表明,间接排放主要来自电力消耗,包括混合搅拌和运输机械设备的使用;直接排放归因于石灰稳定水化反应第二步CO2的吸收。用石灰处理代替污泥填埋(基准线情景)后的减排量为0.8092tCO2e/t,具有显著的GHG减排效应。
3. 题目: Long-term effect of sludge compost amendment on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nitrogen supply in its amended soil
期刊:Waste and Biomass Valorization, 2018, online.
作者:Liu H-T (刘洪涛), Guo X-X (郭小夏), 等
DOI: : 10.1007/s12649-018-0491-7
【亮点】 从肥料效应角度来看,城市污泥具备缓释有机肥的潜质,本研究定点监测了污泥长期施用于土壤情景下,全N含量、碱解N、脲酶活性以及相关腐殖质和总可提取碳(TE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尽管污泥堆肥对土壤的施用在肥效体现上有所延迟,但显著促进了有机结合态N向矿化态N的转化。
4. 题目:A positive valorization way of sludge compost: recycling it to turf-grass instead of partial conventional substrate
期刊: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 2017, 6(6): 518-523.
作者:Liu H-T (刘洪涛), Cheng S-K, 等
DOI:10.1080/09064710.2017.1306099
【亮点】 城市污泥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物,经过好氧堆肥处理后,富含植物养分,可作为绿化植物基质。本研究对污泥堆肥在合理施用情景下应用于草坪基质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污泥堆肥部分替代草坪基质,各项指标均达优良标准,污泥堆肥显示出具备替代传统草坪基质的潜质,同时替代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显著。
上述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桢****”人才计划(2017RC102)、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专项(YZ2016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0205; 2016YFE0113100; 2016YFD050140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61100004916029)的资助支持。
相关话题/生物 城市
匡文慧等在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发表城市化对地表辐射通量影响的SCI论文
城市下垫面精细化的表征与遥感探测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关注的重要前沿内容,针对中国超大城市复杂地表特征,城市化对辐射能量收支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影响的遥感模型的参数化、校正和验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通过收集北京市7个辐射和热通量观测站点数据,城市建筑和绿地辐射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张彪、谢高地等在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调节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城市不仅由道路、建筑、广场等灰色空间组成,而且需要公园、绿地、河流等绿色基础设施。然而,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过于注重园林绿地的景观美学功能,忽略其生态环境功能以及所需的绿地结构与格局阈值。 该论文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观测分析了不同绿化类型及配置模式对小气候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夏季高温期公园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高扬小组等在鄱阳湖地区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基于同位素研究方法揭示流域C-N水文耦合过程是目前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研究亚热带流域生态系统N/O/H的季节性基流变化以及降雨径流变化,揭示酸沉降对流域水体的临界负荷,探讨N素来源与水文分异过程特征,对于揭示亚热带地区C-N循环的水文路径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匡文慧等自主研发的城市地表热环境生态调控模型(EcoCity)论文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发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590842)和面上项目(41371408)等的资助下,基于城市区位论、城市景观原理和地表辐射能量平衡理论,构建了城市建成区、功能区、不透水地表和绿地覆盖、建筑材质等级地表结构体系,开展了城市不同下垫面地表温度、空气温度、比辐射率、向下短波、反照率、向上/向下长波、潜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张彪、谢高地等在城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领域取得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湿地萎缩及其功能退化现象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北京市湿地面积有所下降,湿地水质也呈恶化趋势,如何保护以及恢复那些提供重要服务功能的湿地资源引起关注。 研究结果发现:2014年北京市湿地面积5.14万hm2,其中46%为自然湿地,并集中分布在密云、房山和门头沟等远郊区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刘洪涛等在城市废物资源化领域取得系列科研进展
[1] 题目:Achilles heel of environmental risk from recycling of sludge to soil as amendment: A summary in recent ten years (2007-2016) 作者:Liu H-T (刘洪涛)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匡文慧等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期刊发表SCI论文,系统揭示中国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高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时代,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每5年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时空动态监测,揭示其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开发政策以及人口、经济等驱动机制,对于未来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Landsat TM (ETM)、“环境一号”卫星等遥感数据,结合中国国家尺度土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李娜、谢高地等在Sustainability上发表中国生物质资源禀赋的SSCI论文
生物量用于表征植物生物质的积累情况,本文利用生物量作为度量生物质资源现存量的指标,反映我国生物质资源禀赋及分布格局情况,在空间上对我国生物质资源总量及人均量进行了系统地估算。 研究人员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CERN)的样地生物量数据,借助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等多因子数据,并建立与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朱晓东、杨芬、韦朝阳发表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地理地带性分异的SCI论文
重金属元素的生态与健康毒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生物可给性含量而非总量。以重金属可给性含量代替总量进行重金属元素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价更具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目前我国尚无全面系统的城郊土壤重金属可给性研究成果。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硕士研究生朱晓东在导师韦朝阳研究员指导下,开展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通过选取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张彪、谢高地等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发表的城市绿色空间缓排暴雨径流功能的SSCI文章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大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对雨水径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北京因人口高度密集,人工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发展迅速的特大城市而倍受关注。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人工建筑必然侵占农田、森林、草地等城市绿色空间,导致景观格局及原有水文循环变化。绿色空间景观结构及空间格局对地表径流有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