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干旱区地表过程研究团队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2

作为 “人造沙漠”和干旱亚洲的沙漠化易发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机制被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和公众密切关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干旱区地表过程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上世纪70年代,风沙活动导致毛乌素沙地土壤养分中的铵态氮、硝态氮、有效钾和有效磷的流失量分别为116,312,46436和1251 kg km-2。而自2010年至今,相应养分的流失量分别为8,20,3208和84 kg km-2,风沙活动导致的土壤养分流失强度仅为上世纪70年代的7%左右(图1)。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人类活动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世纪初期以来,风沙活动的降低以及相应的土壤养分流失急剧减少是毛乌素沙地发生沙漠化逆转的关键驱动机制。

  1 不同时期毛乌素沙地土壤养分流失强度变化
  该研究成果已在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Xunming Wang*, Hong Cheng, Hui Li, Junpeng Lou, Ting Hua, Wenbin Liu, Linlin Jiao, Wenyong Ma, Danfeng Li, Bingqi Zhu. 2017. Key driving force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Mu Us Desert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7: 3933 DOI:10.1038/s41598-017-04363-8)。
论文链接
相关话题/土壤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