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陈明星、陆大道、张文忠等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居民点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2

1. Chen Mingxing (陈明星), Zhang Wenzhong (张文忠), Lu Dadao (陆大道). Examining spatial pattern and location choice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Beijing, China: Developing a workable assessment framework. Urban Studies, 2014, Doi: 10.1177/0042098014542133(SSCI)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之下,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在京、沪等特大城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当前对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追求建设数量而忽视空间合理性,缺少空间规划与设计,导致就业与居住的空间错位现象,增加了城市交通的通勤时间和流量,进一步加剧了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选取北京作为典型案例城市,首先回顾了北京市保障房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导向的集体住房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住房市场化改革时期、市场化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双轨发展新时期,设计了保障性住房区位选择的概念框架,提出了保障房的条件假设,随着保障房建设数量增加,在空间上应趋于扩散,并且在中心城区到城市边缘逐渐呈现均衡分布。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空间均衡评估方法,采用NNR、AAD和CDR三个定量指标,实证分析了1999-2012年间北京市六环以内区域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空间布局,绘制了保障房空间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总体呈现明显集聚特征,距城市中心的平均距离持续增长,主体建设位于距城市中心15km-20km范围的城市边缘区,中低收入家庭在保障房位置选择上缺乏足够参与规划或主动选择的权利。本文认为保障性住房不仅是盖房子,也不是单纯的经济或融资问题,而是要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宜居住的、有相应社会公共服务的、促进社会公平的、空间分布合理的和谐社区,北京市未来需要充分考虑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求,引导保障性住房合理布局,提高城市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水平。  
  论文链接:http://usj.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4/07/16/0042098014542133  
  2.Mingxing Chen (陈明星), Chao Ye. Differences in Pattern and Driving Fo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Ningbo,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4, 6(4), 1848-1867; Doi:10.3390/su6041848(SSCI)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之下,沿海地区成为城市化的重要区域,近些年来沿海地区的城市化与居民点扩展及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一般将城乡居民点当成均一整体研究,或者就城镇或农村居民点单独开展分析,直接针对两者开展对比研究的较少。本文应用GIS分析和景观生态定量分析方法,以宁波市象山港区域为例,通过不同时期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域内城乡居民点的显著地异质性特点,城镇居民点以原地快速扩展为主,也有飞地型扩展分布,而农村居民点则是分散式特点,单个居民点平均规模减小。城镇居民点扩展的主要用地来源是灌溉农地、乡村居民点、特殊用地、盐田和沿海滩涂,近几年来围海造地也成为重要来源之一;农村居民点扩展的主要用地来源是灌溉农地、林地、园地和望天田等;城乡居民点扩展对农业用地占用最为显著。从扩展的驱动力来看,城镇居民点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驱动,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政府规划、大工程项目、新区建设以及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等因素;而农村居民点更多体现在自下而上的驱动,主要是个体行为选择以及村集体组织经济活动,例如村集体经济、人口增加、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攀比性消费的心理因素等。由于城乡居民点扩展空间形态的差异及其驱动力的不同,未来对城乡居民点扩展的治理需要考虑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手段。 
  论文链接:http://www.mdpi.com/2071-1050/6/4/1848/htm
  3.Chao Ye, Mingxing Chen*(陈明星), Ruishan Chen, Zhiwei Guo. Multi-scalar separations: Land use and production of space in Xianlin, a university town in Nanjing,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42:264-272. Doi:10.1016/j. habitatint.2014.01.005(SSCI)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就是大学城现象涌现,同时大学城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城镇居民点类型,城市化、土地利用政策与大学城的快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当前对该主题的研究大多采取实证主义理路,本文试图引入和运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空间的生产理论和社会空间辩证法,解析大学城空间的生产过程和机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典型案例,分析表明了中国大学城存在着多重的时空割裂:在时间上表现为割裂了新老校区之间、师生通勤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寒暑假使得大学城成为“空巢”,底层劳动者时间破碎化;在空间上表现为校园内部、大学之间、大学与城、“市”与“民”之间的割裂。政府部门在土地资源分配与使用上掌握话语权,大学城内大学之间往往关注争取更多土地资源,而忽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协同建设,新校区规划也大多“迎合”图大图新的理念,却普遍的对居住和工作或生活在大学城的主体——师生以及低收入阶层有意无意的忽视,这也是导致大学城存在多重时空割裂的主要原因。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739751400006X
相关话题/空间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