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C:内部垂向力驱动西太平洋快速的俯冲起始和岩浆活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板块构造不仅塑造了地球的地表形态,还促进了地球外部与内部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目前,学术界对板块构造何时启动的看法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但一般都认为板块俯冲是驱动板块构造的重要力源(例如,陈凌等,2020)。 然而,新俯冲带如何起始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是俯冲起始是一个极其短暂的过程,缺少直接的地质记录,并且现今地球上鲜有正在发生的俯冲起始(Stern and Gerya, 2018)。
  西太平洋Izu-Bonin-Marianna(IBM)俯冲带保存有最完整的俯冲起始的岩浆记录(图1),是研究俯冲如何起始的绝佳场所。在这个地区开展的拖网和深潜采样研究显示,俯冲起始最早的产物是一套弧前玄武岩(FAB,类似于洋中脊处产出的玄武岩)。随后是一套玻安岩,这种熔岩,特别是高硅玻安岩,一般认为是由于俯冲板块脱水引起浅部的亏损地幔发生熔融而形成。因此,部分****认为玻安岩是标志着俯冲起始的直接地质证据(Arculus et al., 2015),但也有****认为这种熔岩不能代表俯冲起始,仅代表俯冲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产物(吴福元等,2018)。正常俯冲建立之后,弧岩浆由玻安岩转变为正常的拉斑到钙碱性岩浆(Ishizuka et al., 2011)。最近,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352航次在IBM弧前的一个区块开展了钻探,对连续取芯的岩样开展高精度测年的结果显示,FAB岩浆作用的持续时间仅为0.6-1.2 Myr。这与沿着整个IBM弧利用拖网获取的FAB具有类似的年龄,表明IBM俯冲起始是一个单一的快速事件。
  为了解释IBM弧前玄武岩-玻安岩序列的形成机制,最近,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B. Maunder及合作者开展系统的二维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通过对比分别由板块内部垂向作用力(板块自身重力)和远场水平推力主导的俯冲起始,发现前者能很好的解释IBM弧前和弧后岩浆序列的时空分布,而后者则无法形成弧前玄武岩。据此,他们提出IBM俯冲起始及岩浆活动是由板块内部的垂向力(由局部密度异常引起)而非远场水平挤压力导致,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图1 Izu-Bonin-Marianna俯冲带研究区域的水深图和俯冲起始的概念模型(Maunder et al.,2020)。黑色实线为洋壳年龄等值线(Ma),右上角插图显示了352航次的采样地点,黑色点线标示的为残留扩张中心,黑色虚线标示的为九州-帕劳海岭。
  作者设计的初始模型为一个年龄为50 Ma 的太平洋板块与一个年龄为5 Ma的菲律宾板块水平相接,二者之间由一个宽为10 km的薄弱带(转换断层)相连(图1b)。这样的初始设计使得年轻的菲律宾板块自发向东推挤古老的太平洋板块,该内部推力的大小约为2 TN/m。为了让模型开始运行时水平方向的力保持平衡,作者在太平洋板块的远端施加了一个向西的外部力。在内部垂向力主导(净水平推力为0)的模型中(图2a-图2d),作者发现仅需一个小的垂向拉力(由局部密度异常产生,大小约为9 TN/m,远小于典型俯冲板块向下的拖拽力~30 TN/m)就能导致俯冲快速起始,最终形成末端向下的完整俯冲。在此过程中,太平洋板块下沉进入地幔,在转换断层的下方形成了一个岩石圈“间隙”,软流圈由此上涌发生减压熔融,形成弧前玄武岩(图2a、图2b)。随着太平洋板块的不断下沉,俯冲洋壳的前端越过固相线开始熔融并发生脱水,流体上升使得上方亏损的地幔发生水化熔融,形成玻安岩(图2c)。作者发现在此机制下弧前玄武岩与玻安岩初始喷发的时间间隔相差仅0.6 Myr(图3),与钻探取芯的数据近乎一致。随着俯冲起始的进一步发展,俯冲板片开始沿着自身长度持续俯冲,软流圈物质停止流向弧前下方的间隙,减压熔融流向未来的弧后地区,形成一个地幔楔(图2d)。新板片水化地幔楔,岛弧上将出现典型的钙碱性岩浆作用。在外部水平推力主导的模型中(图2e-h),没有形成初始阶段的岩石圈“间隙”,也没有软流圈的上涌和减压熔融发生,因此没有形成弧前玄武岩,并且此条件下俯冲起始的时间较长,约5 Myr。这种俯冲起始可能发生在新西兰南部的普伊斯哥海岭或西南太平洋的马修-亨特俯冲带。

图2 数值模型结果以及岩浆产生率(Maunder et al.,2020)。上方为内部垂向力主导的俯冲起始,下方为水平推力主导的俯冲起始。图中黑色圈代表熔融区域。

图3 内部垂向力主导的模型中岩浆产量的时间线(Maunder et al.,2020)
  作者的结果表明在内部垂向力主导的俯冲起始中,地表喷发的岩浆具有迁移的特点(图3):弧前玄武岩初始形成后逐渐向靠近海沟的方向迁移,而后续新板片熔融产生的玻安岩也同样向俯冲板片的方向移动,紧跟在弧前玄武岩的后方。模型预测的岩浆分布特点为IBM俯冲带岩浆记录的一些特征提供了解释,例如部分钻井数据显示靠近海沟的位置只检测出弧前玄武岩,而离弧前约30km的位置只检测出玻安质岩浆(Reagan et al., 2017)。
  Maunder等的模型为在IBM俯冲带发现的弧前玄武岩-玻安岩序列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由于弧前扩张和弧前玄武岩仅在内部垂向力主导的模型中产生,作者指出弧前玄武岩的存在可作为判别这类俯冲起始的标志。在特提斯蛇绿岩套中发现有类似弧前玄武岩的岩石,可能预示特提斯的俯冲起始也是由类似的内部垂向力所主导。值得注意的是:最近Crameri et al.(2020)的研究表明在过去1亿年中,大部分俯冲起始都是由外部水平推力主导,且靠近先存的俯冲带。可见:到底是板块内部垂向力还是外部水平推力起主导俯冲起始不可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等多学科观测数据,进一步开展高分辨率(时间和空间)的动力模拟研究。  
  【致谢:感谢岩石圈室陈凌万博研究员对本文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主要参考文献
  陈凌, 王旭, 梁晓峰, 等. 俯冲构造 vs. 地幔柱构造——板块运动驱动力探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50(4): 501-514.
  吴福元, 王建刚, 刘传周, 等. 大洋岛弧的前世今生[J]. 岩石学报, 2019, 35(1): 1-15.
  Arculus R J, Ishizuka O, Bogus K A, et al. A record of spontaneous subduction initiation in the Izu-Bonin-Mariana arc [J].Nature Geoscience, 2015, 8(9): 728-733.(链接
  Crameri F, Magni V, Domeier M, et al. A transdisciplinary and community-driven database to unravel subduction zone initiation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3750.(链接
  Ishizuka O, Tani K, Reagan M K, et al. The timescales of subduction initiation and subsequent evolution of an oceanic island arc [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1, 306: 229-240.(链接
  Maunder B, Prytulak J, Goes S, et al. Rapid subduction initiation and magmatism in the Western Pacific driven by internal vertical force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874.(链接
  Reagan M K, Pearce J A, Petronotis k, et al. Subduction initiation and ophiolite crust: new insights from IODP drilling [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7, 59, 1439-1450.(链接
  Stern R J, Gerya T. Subduction initiation in nature and models: A review [J]. Tectonophysics, 2018, 746: 173-198.(链接
  (撰稿:唐嘉萱,陈林/岩石圈室)
相关话题/数据 序列 地质 玄武岩 岩石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NC:地幔数据显示可氧化的火山气体的减少可能触发了大氧化事件
    包括人类在内的需氧生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盛兴旺,主要得益于大气中大量O2的存在,但在地球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O2含量水平并不高。地质记录中的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特征表明大气中的O2含量在2.4~2.1 Ga大氧化事件期间快速升高,但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的铁、钼等元素的同位素数据却显示在3.2~3.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洋中脊玄武岩地幔源区中存在再循环洋壳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洋中脊是绵延于大洋底的长达八万公里的火山山脉。地幔的热对流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为洋中脊玄武岩(MORBs),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随着洋中脊的扩张,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俯冲的大洋地壳在进入地幔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反应性流体可驱动深部地壳岩石快速转变
    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是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将物质、能量的传递与大规模构造变形相联系,也控制着矿床形成、碳封存过程以及岩石圈流变特征变化(Jamtveit et al., 2000)。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几乎不受限于空间尺度,在矿物颗粒、岩石露头和板块等不同尺度上均可发生(Engv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河北承德大庙地区元古代的晚期辉长—苏长岩的岩石特征及其成因
    摘要摘要:河北承德的大庙斜长岩杂岩体是我国著名的岩体型斜长岩杂岩体,其苏长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早期苏长岩和晚期辉长—苏长岩。早期苏长岩已发生钠长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晚期辉长—苏长岩变质程度较弱,含有斜长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巨晶,主要呈岩墙、岩脉或小岩体侵入于斜长岩杂岩体中,与铁磷矿紧密相关。研究表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摘要:赤柏松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带,含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侵入到鞍山群最下部的四道砬子河组变质岩中;该矿床硫化物矿样品的Os和Re浓度分别为1910-9~49010-9和0.4710-9~13.9710-9,对这些数据分析得出了一条6点Re-Os等时线年龄为188594M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中央地质调查所奉命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史实
    摘要摘要: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中华民国时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声誉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南京解放后它的演变过程目前尚缺少详实而准确的文献资料。本文基于历史档案,结合有关文献,较为详细地梳理了1949~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被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1949年5月~1950年6月)、华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阿曼山西侧前陆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摘要摘要:阿曼山北部西侧前陆区勘探程度很低,目前的构造单元划分弱化了其重要性,深化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及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依据区域最新的重力及井震资料,以构造地质建模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生长地层分析及平衡剖面方法,开展对区域的构造演化分析。研究认为阿曼山北部西侧前陆区以收缩构造为主,具有完整的前陆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含方沸石凝灰质豆粒灰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以准噶尔东部中二叠统平地泉组为例
    摘要摘要: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地区中二叠统平地泉组的暗色泥岩中,发育4层特殊的含方沸石凝灰质豆粒灰岩。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该凝灰质豆粒灰岩的岩矿特征和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豆粒主要有3类。第一类最常见,具有核心和同心层包壳,包壳有3~7层,按核心特点又可划分为6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历史地震数据的建筑物致死性水平研究
    摘要摘要:快速而准确的人员死亡评估结果是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而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众多历史地震数据表明,在建筑物破坏比接近的情况下,人员死亡率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即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破坏后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本文基于52次历史地震的人员死亡率、建筑物破坏比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中国阿尔泰南缘构造变形层次与变形序列
    摘要摘要: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发育了一套被认为是早古生代的变质岩系,保留了原始成分层理S0。岩石在下-中地壳层次经历了塑性变形及最深达到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通过对岩石构造层次及变形序列分析,在造山带南缘识别出由深至浅、由早到晚发育的4个构造层次的变形样式,分别为流变构造、韧性剪切构造、褶皱劈理构造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