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年代框架的构建。精准的时间标尺是厘清古气候事件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一全过程,进行不同区域环境效应对比,以及探讨事件发生机理的前提。古气候学家通常基于旋回地层学和天文年代学来构建精细时间标尺。该方法的可靠性依赖于太阳系轨道运动数值解的准确度。目前,学术界通过轨道参数计算,已获得过去50 Ma以来完全校正的绝对年龄天文时间标尺。超过50 Ma,由于太阳系的混沌性,初始条件和参数的微小变化均会导致数值解的巨大差异(Laskar et al., 2004;Ma et al., 2017),很难获得唯一的天文年代标尺。从古气候角度而言,50-60 Ma是一个特殊时期,该时期发生了多次由CO2快速注入到海气系统诱发的增温事件,其中一个典型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但到目前为止,由于缺少精细时间标尺,有关PETM事件持续时长以及驱动机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因此,结合地质数据和太阳系轨道运动数值解,构建50-60 Ma天文校正的时间标尺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夏威夷大学海洋和地球科学技术学院Richard E. Zeebe教授及其合作者基于地质数据和天文学约束,构建了50-58 Ma绝对年龄天文时间标尺,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他们通过对ODP1262钻孔早新生代颜色数据(a*)的谱分析发现(图1),在深度域上存在5.1m和1.25m的周期信号,分别对应于偏心率的长周期(405 kyr)和短周期(100 kyr)。根据谱分析结果,对颜色数据进行高斯滤波,提取出低频组分并进行加和构建出靶数据(a**)。进一步通过计算靶数据(a**)同太阳系轨道运动数值解之间的均方根偏差(RMSD),获得了最优天文数值解——ZB18a(图2)。
图1 ODP1262钻孔色度数据(a*)谱分析结果(Zeebe and Lourens, 2019,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图2 ODP1262钻孔颜色反照率a*的数据分析及其同天文数值解ZB18a的对比(Zeebe and Lourens, 2019)
新的天文年代标尺(ZB18a)为PETM事件提供了三点新认识:(1)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年龄为56.01±0.05 Ma,明显区别于以往的研究结果(55.5-55.9 Ma)(Weterhold et al., 2007;Charles et al., 2011),为进行全球性生物环境效应对比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时间锚点;(2)PETM事件主体持续时间为170±30 kyr;(3)以往研究认为PETM事件的触发同地球轨道参数的配置没有必然的联系(Weterhold et al., 2007),然而根据新的年代标尺,PETM事件的发生与偏心率最大值时期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表明该事件具有天文驱动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地球轨道偏心率在~50 Ma呈现出明显的共振转变(图3),进一步证实了该时期太阳系的混沌性特征。
图3 天文数值解共振转化
该研究通过地质数据和天文学的约束,构建了早新生代绝对天文时间标尺(ZB18a),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早新生代极热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及进行全球气候环境效应的对比奠定了坚实的年代学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Charles A J, Condon D J, Harding I C, et al. Constraints on the numerical age of the Paleocene‐Eocene boundary[J].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011, 12(6).(链接)
Laskar J, Robutel P, Joutel F, et al. A long-term numerical solution for the insolation quantities of the Earth[J].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4, 428(1): 261-285.(链接)
Ma C, Meyers S R, Sageman B B. Theory of chaotic orbital variations confirmed by Cretaceous geological evidence[J]. Nature, 2017, 542(7642): 468-470.(链接)
Westerhold T, R?hl U, Laskar J, et al. On the duration of magnetochrons C24r and C25n and the timing of early Eocene global warming events: Implications from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 Leg 208 Walvis Ridge depth transect[J]. Paleoceanography, 2007, 22(2).(链接)
Zeebe R E, Lourens L J. Solar System chaos and the Paleocene–Eocene boundary age constrained by geology and astronomy[J]. Science, 2019, 365(6456): 926-929.(链接)
(撰稿:陈祚伶/新生代室)
欢迎各位老师自由撰稿,报道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进展。自由撰稿的老师请提前联系科技处,避免与已有约稿主题重复。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Science:地质学和天文学约束下的太阳系混沌及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年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天文 数据
【前沿报道】Nature Communications:技术带动进步——为时两年的海洋水汽同位素数据集
水同位素(2H和18O)以及由其派生出的参数氘盈余(d-excess = δ2H-8*δ18O)是研究现代水文过程和恢复古气候的重要示踪剂,其分析测试的传统手段为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IRMS)。在2000年前后,水同位素红外光谱分析技术(IRIS)的诞生,大幅降低了测试成本,在保障较高精度的同时显著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来自海底地震观测数据的约束
俯冲带是地球上的巨大物质传输带。伴随着大洋板块俯冲,地表的水、流体和挥发份被携带进入地球内部。在历经一系列过程后,深部的水又随着火山喷发回到地表的海洋和大气中,从而构成地球深部的水循环系统。 水对地球表层和深部动力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岩浆形成,润滑深部断裂,极大地改变地幔岩石的强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史锋等-GRL:数据同化揭示我国降水一致变化模态的机理
降水的异常变化可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降水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百年是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历史时期,其降水空间格局可为理解降水的自然变化规律提供理想情景;然而由于混沌效应及误差非线性增长,利用气候模式对我国过去几百年降水的模拟结果与代用记录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何建辉等-JGR:一种高效的集合卡尔曼滤波热层电离层数据同化算法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短波通信等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球的高层大气(电离层/热层)的折射、散射影响,因此对高层大气的日常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电离层是高层大气的电离成分,受太阳辐射条件控制,这意味着它不能太长时间地“记住”过去,通常只有2-3小时的提前预报时间。热层是高层大气的中性成分,受太阳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通量测序中心开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在组学水平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位居2018年《Science》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常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丢失了细胞在原组织中至关重要的空间位置信息,而单细胞空间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健康大数据中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非编码RNA相互作用数据库NPInter v4.0
非编码RNA对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一直是RNA功能研究的前沿。在以往的研究中,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和蛋白质、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比如经典的长非编码RNA Xist可以和X染色体相互作用并影响剂量补偿效应。理解非编码RNA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以及生物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发表辅助piRNA功能研究的数据库(piRBase)
2018年10月29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题目为“piRBase: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f piRNA sequences”的论文,发布了最新版的piRBase (piRBase release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大气所提出订正海洋MBT数据偏差的新方法
准确的观测数据是海洋科学、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石。对海洋观测数据进行校准是海洋研究的一个基础研究方向。自19世纪末以来,科学家们发明多种海洋探测仪器以观测海洋温度,在这些仪器中有一些仪器具有显著的系统偏差,其中一种为机械式探温仪(MBT)。 MBT是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海洋主要的温度观测仪器,其数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卫星和再分析水汽数据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及集合数据构建
青藏高原由于巨大的冰川储量而被称为“亚洲水塔”,其上空的水汽循环过程对局地及下游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刻画青藏高原水汽的时空分布是研究亚洲水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基础。然而,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相对恶劣,青藏高原水汽缺乏长期连续的实地观测,鉴于此,卫星和再分析数据常作为替代产品被用于青藏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如何快速识别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的多种异常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公众了解空气质量最重要的依据,被广泛应用于改进空气质量预报、污染过程分析等众多大气污染相关研究。但由于仪器故障、恶劣环境和测量方法等原因,异常数据时有出现。 图1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的典型异常示例 实际应用中通常依赖人工审核识别异常数据,但随着监测站数量的快速增加,人工审核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