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出露新生代玄武岩(图1),对于其成因,特别是其形成过程中的流体作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是否有流体作用以及流体的来源。
前人的研究通常根据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传统地球化学指标(例如Ba/Th)来探究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的成因,对于流体作用分别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开拓出一种新方法对岩石的地球化学成分进行更加综合性的研究。
图1 (a) 东亚板块构造简图。绿色虚线代表太平洋俯冲板片深度等值线(Tang等.,2014)。 (b)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图(修改自Liu等.,2001)。红色线代表主要断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博士生赵勇在张毅刚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称ML)方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简称RF;图2a)和深度学习(Deep Neural Network,简称DNN;图2b),对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的流体作用开展了研究。
图2 (a) 随机森林对SFE (岛弧玄武岩) 和NSFE (洋岛玄武岩) 分类示意图。(b) 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c) 深度神经网络交叉验证第二轮准确度及损失曲线
利用RF和DNN模型对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成因进行了预测,获得了玄武岩形成过程中流体影响程度的指标(SFE指数),然后将该指标的结果与地震学层析成像和地球化学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形成过程中流体作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根据指标可以分为两组:镜泊湖、龙岗、长白山、五大连池、双辽、赤峰和诺敏河较强地受到了滞留板片释放流体的影响,并且距离太平洋板块边界越远,影响程度越小;柴河-阿尔山、阿巴嘎和哈拉哈受滞留板片释放流体的影响较小(图3)。
两组区域边界线(图4a黑色和灰色虚线)与镁同位素定义的地球化学边界(图4a红色虚线)以及地震层析成像观测到的现今滞留太平洋板片西边界(图4a浅绿色虚线)有较好的一致性。
图3 随机森林和深度神经网络对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SFE指数预测结果。随机森林预测结果用实心圆表示,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用空心圆表示。红色箭头表示SFE指数大致的下降方向
图4 (a) 随机森林预测结果SFE指数插值图。黑色虚线代表随机森林预测的SFE指数为0的线,灰色虚线代表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的SFE指数为0的线。绿色和浅绿色虚线表示地幔过渡带中滞留太平洋板片的西边界,分别取自Huang和Zhao(2006)以及Liu等(2017)。红色虚线为Mg同位素获得地球化学边界(Li等.,2017)。(b)滞留太平洋板片释放流体对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产生影响卡通图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俯冲流体对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主要受控于滞留太平洋板片(图4b),而不是下沉的伊支那岐(Izanagi)板块诱发的地幔柱。因为如果是地幔柱控制,由于地幔柱驱动的流体上升后会以地幔柱为中心向四周逐渐散开,使得流体作用程度呈放射状向外逐渐减弱,这与RF和DNN模型预测的流体作用程度从东往西逐渐减弱的趋势不一致。
ML通过在大尺度空间中自动搜寻对应关系,来减小人类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该研究结果表明RF和DNN可以从岩石样本数据中获取地球化学过程信息,也证明了ML在处理高维地球化学数据上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另外,RF可以获取分类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属性,使模型具有可解释性,有助于我们对地质过程的理解。
研究成果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Zhao Y,Zhang Y,Geng M et al.Involvement of Slab‐derived Fluid in the Generation of Cenozoic Basalts in Northeast China Inferred from Machine Learning[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9,46.DOI:10.1029/2019GL082322)(原文链接)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赵勇等-GRL:用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中国东北部新生代玄武岩形成过程中的流体作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地球化学 地球
姜磊等-Geology:是什么造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碳同位素负漂事件?
560-550 Ma年前,地球发生了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δ13C)负漂事件(Shuram事件),其δ13C值变化范围从-12‰至+5.9‰。对于Shuram事件的成因学术界一直存有分歧 (Grotzinger et al., 2011):由于在全球多个地区都发现了记录Shuram事件的地层,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佳维等-JGR:地球磁尾电流片拍动的新机制
夜侧的地磁场会被太阳风拉伸形成“磁尾”。磁尾上、下部分磁场近似反向,其赤道附近磁场反向过渡的区域被称为磁尾电流片。地球磁尾电流片是磁层物理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地磁扰动的激发区域,因此通常不是处于静态,而是处于上下摆动,或“拍动”状态。 作为一种重要的磁层能量释放过程,磁尾电流片的拍动现象正吸引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魏晓拙等-JGR: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球深部结构
青藏高原的形成机理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陆陆碰撞与造山带形成过程。而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高原生长的前沿地区,是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的最佳地点之一。为此,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结构学科组硕士研究生魏晓拙、导师姜明明副研究员,与梁晓峰副研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地球系统模式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百年尺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植被所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碳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碳之间的差值)。NPP不仅可以表征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和生产能力,也是判定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和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因此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AAS封面故事: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雷暴将显著加剧加州中部的热浪
根据韩国釜山亚太经合组织气候中心Yun-Young Lee博士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Richard Grotjahn教授的研究,发生在印度洋、东南亚和东太平洋的强降水意味着在未来的4-16天内加州中部的温度将达到100华氏度。联合团队的研究成果“Evidence of specific MJO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研究发现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热带太平洋海气CO2通量年际变率偏差的原因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气候模拟中心开始在其气候系统模式中引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块,构建地球系统模式,从而在气候变化模拟中更好地反映海洋碳循环与气候的反馈作用。但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耦合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利用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前有必要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海洋碳循环的模拟效果。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AAS封面故事:地球静止轨道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将有效改进局地强风暴预报
《大气科学进展》2018年第10期封面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国家环境卫星信息和服务局卫星应用和研究中心及海洋大气研究办公室大西洋海洋和气象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撰写的“Value-added Impact of Geostationary Hyperspectral Infrared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AAS共同主编吕达仁院士应Springer Nature邀请撰写世界地球日博客
2020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应Springer Nature邀请,大气所主办的英文期刊《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AS)共同主编吕达仁院士为“世界地球日”撰写博客,阐述对 “气候变化与政策”的理解。一同受邀的还有Springer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系统五“面向地球科学的高性能计算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自开工建设以来,工程经理部、工程办公室及各系统按照国家、中科院及大气所相关规章制度,根据合同进度及要求,实时跟进,确保工程建设有序进展。 其中“面向地球科学的高性能计算机”是装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地球系统模拟和区域高精度环境模拟的重要工具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学科方向召开国际评估准备视频会议
2020年3月16日下午1:30,大气所学科评估方向“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召开国际评估准备视频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学科方向领衔专家俞永强、林朝晖,骨干成员王自发、丹利、谢正辉、曾晓东、周广庆、田向军、包庆、吴波,以及科技处和其他相关科研人员20余人。 俞永强研究员介绍了大气所关于学科方向国际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