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通是地球早期长期稳定的大陆,通常具有>200km的巨厚岩石圈地幔。这种古老而巨厚的岩石圈地幔是如何形成的,仍是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的未解之谜,与之关联的重要科学问题有:(1)地球早期是先有洋,还是先有陆?(2)地球早期大洋岩石圈地幔和大陆岩石圈地幔有没有成因联系?
对于克拉通岩石圈地幔起源,目前国际上有三种观点:(1)地幔柱深部(高压)部分熔融成因;(2)洋中脊地幔浅部(低压)部分熔融成因;(3)岛弧地幔(低压)高程度部分熔融成因(图1)。三种观点争议的焦点在于熔融压力。以往的工作都是通过克拉通橄榄岩包体的全岩成分,来反演其初始熔融压力。然而,克拉通橄榄岩包体广泛遭受了交代作用改造,往往导致熔融压力限定不准。
图1 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成因模式。(a)地幔柱环境高压部分熔融;(b)洋中脊环境低压部分熔融;(c)俯冲带环境低压部分熔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苏斌博士后与合作导师陈意副研究员从全球金刚石中地幔石榴子石包裹体成分出发,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建立石榴子石和橄榄岩成分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图2)。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得早期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全岩成分,发现初始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具有较高的Cr#和较低的CaO/Al2O3,指示低压部分熔融过程。他们将计算获得的全岩成分进一步与全球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包体、MOR和SSZ型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深海橄榄岩以及岛弧橄榄岩的全岩成分对比,发现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更可能起源于洋中脊环境(图3)。
图2 石榴子石矿物成分与橄榄岩全岩成分之间的定量线性关系
图3 大洋岩石圈地幔和岛弧地幔高压相变形成石榴子石的成分模拟结果
此项研究的科学意义包括:(1)确立了大洋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成因联系,论证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由大洋岩石圈地幔堆叠加厚而成,揭示地球早期可能是先有洋后有陆;(2)建立了地幔橄榄岩全岩成分和石榴子石矿物成分的线性函数关系,可通过石榴子石成分反向推导全岩成分,进而判断部分熔融过程,为研究地幔演化提供一种全新的途径。
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Su B, Chen Y. Making 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8, 123(9): 7688-7706)(DOI: 10.1029/2018JB016179)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斌等-JGR: 克拉通岩石圈地幔起源于洋中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地球 环境
高佳维等-JGR:地球磁尾电流片拍动的新机制
夜侧的地磁场会被太阳风拉伸形成“磁尾”。磁尾上、下部分磁场近似反向,其赤道附近磁场反向过渡的区域被称为磁尾电流片。地球磁尾电流片是磁层物理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地磁扰动的激发区域,因此通常不是处于静态,而是处于上下摆动,或“拍动”状态。 作为一种重要的磁层能量释放过程,磁尾电流片的拍动现象正吸引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魏晓拙等-JGR: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球深部结构
青藏高原的形成机理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陆陆碰撞与造山带形成过程。而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高原生长的前沿地区,是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的最佳地点之一。为此,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结构学科组硕士研究生魏晓拙、导师姜明明副研究员,与梁晓峰副研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何宏青等-MNRAS+ApJ:比较行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系列进展
宇宙线是剧烈天体活动(包括太阳)释放出来的高能粒子,因其各种辐射损伤效应,对航天器和宇航员构成严重乃至致命的危害,成为国际空间环境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宇宙线自1912年被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赫斯(Victor Hess,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现以来,高能宇宙线起源这一根本问题始终没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合作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2019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以封面文章联合发表了题为“A 3.3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Hyperthermophilic Res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夏季强大气氧化性环境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过程
近年来,国家逐步采取了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管控措施,SO2和NOx的排放有所减少,PM2.5浓度下降,但我国东部的近地面O3浓度快速增加,特别是夏季,东部地区呈现强的大气氧化能力。在强大气氧化性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化学机制有待明确。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辛金元研究组构建了大气边界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地球系统模式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百年尺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植被所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碳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碳之间的差值)。NPP不仅可以表征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和生产能力,也是判定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和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因此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物理研究所结合气象、环境资料首次定义中国蓝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严重的霾事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直到2015年6月11日,许多市民拿起相机,拍下了难得一见的“北京蓝”。而2016年1月18日,北京市环保联合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环保组织发布了“北京市2015清洁空气十大关键词”,“北京蓝” 跃然纸上。北京蓝走红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AAS封面故事: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雷暴将显著加剧加州中部的热浪
根据韩国釜山亚太经合组织气候中心Yun-Young Lee博士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Richard Grotjahn教授的研究,发生在印度洋、东南亚和东太平洋的强降水意味着在未来的4-16天内加州中部的温度将达到100华氏度。联合团队的研究成果“Evidence of specific MJO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研究发现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热带太平洋海气CO2通量年际变率偏差的原因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气候模拟中心开始在其气候系统模式中引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块,构建地球系统模式,从而在气候变化模拟中更好地反映海洋碳循环与气候的反馈作用。但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耦合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利用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前有必要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海洋碳循环的模拟效果。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AAS封面故事:地球静止轨道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将有效改进局地强风暴预报
《大气科学进展》2018年第10期封面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国家环境卫星信息和服务局卫星应用和研究中心及海洋大气研究办公室大西洋海洋和气象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撰写的“Value-added Impact of Geostationary Hyperspectral Infrared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