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薛振华等-Tectonics: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中生代地壳增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其地壳发生了显著增厚。现今有走滑-逆冲推覆模式和Channel flow两种端元模型来解释地壳增厚。龙门山作为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很好地记录了地壳增厚过程。沿龙门山分布了一系列新元古代基底杂岩,在走滑-逆冲推覆增厚模式中,这些杂岩属于基底卷入变形的厚皮构造;在Channel flow模式中,这些基底杂岩是“下地壳流”物质在地表的表现。因此,研究基底杂岩如何出露至地表以及何时出露至地表成为揭示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地壳增厚机制和时间有效途径。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盆山系统动力学学科组博士研究生薛振华与导师林伟研究员对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杂岩展开了详细的构造解析、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和重力模拟工作。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彭灌杂岩由变形的NW块体和未变形的SE块体组成,NW块体由西部向NW拆离的正断裂和东部向SE的逆冲断裂夹持,呈岩片形式向SE逆冲至未变形的SE块体之上。
剩余布格重力异常显示两条高密度带与龙门山近平行分布,一条对应龙门山沿线的高密度新元古代杂岩(如彭灌杂岩、轿子顶杂岩等),另一条高密度带在地表并无任何高密度物质表现(图1)。

图1扣减深部重力信息后的区域剩余布格重力异常。PG: 彭灌杂岩; JZD: 轿子顶杂岩; LJG: 老君沟岩体
垂直彭灌杂岩的两条重力模拟剖面表明,彭灌杂岩以岩片形式叠置在一起,这与构造解析结果非常吻合(图2)。重力剖面还揭示在彭灌杂岩西部,中生代盖层之下,同样存在高密度的岩片向SE逆冲叠置。结合图1的区域剩余布格重力异常,表明这两条近平行的基底岩片组成了龙门山的基本格架,并导致龙门山地区地壳增厚。

图2 垂直龙门山穿过彭灌杂岩的重力模拟剖面
杂岩体西部和东部强应变带内云母Ar-Ar定年结果表明,新元古代杂岩岩片叠置时间在166-120Ma之间,松潘-甘孜褶皱带内老君沟等岩体在166Ma左同样发生了快速的抬升冷却,间接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隐藏的基底岩片在这期间逆冲叠置。综上所述,龙门山在晚中生代(166-120Ma)期间以基底岩片叠置的形式使地壳增厚。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构造地质学期刊Tectonics上(Xue et al. Mesozoic crustal thickening of the Longmenshan belt (NE Tibet, China) by imbrication of basement slices: insights from structural analysis, petrofabricand magnetic fabric studies, and gravity modeling. Tectonics, 2017, 36(12): 3110-3134)。
原文链接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物质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刘震等-EPSL:谁主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侧向生长,地壳流还是大型走滑断裂?
    青藏高原发育数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如北部的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昆仑断裂等,以Tapponnier为代表的****认为高原块体沿这些大型走滑断裂东向挤出和俯冲是高原东北向扩展的主要模式。但随着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结果中壳内地震波低速区(层)和电磁低阻区(层)的不断发现,研究者更趋向于采用地壳流模型解释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魏晓拙等-JGR: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球深部结构
    青藏高原的形成机理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陆陆碰撞与造山带形成过程。而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高原生长的前沿地区,是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的最佳地点之一。为此,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结构学科组硕士研究生魏晓拙、导师姜明明副研究员,与梁晓峰副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青藏高原北缘平飘高空气球原位测量亚洲对流层顶气溶胶层
    夏季青藏高原是对流层低空物质向平流层输送的重要渠道,亚洲对流层顶气溶胶层(ATAL)的形成及扩散对气候系统能量平衡起重要影响。但是,现有ATAL研究主要基于卫星观测和模式模拟,亟需原位实测资料验证和深入分析。  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子课题(平流层长航时飞行原位及下投观测,X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卫星和再分析水汽数据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及集合数据构建
    青藏高原由于巨大的冰川储量而被称为“亚洲水塔”,其上空的水汽循环过程对局地及下游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刻画青藏高原水汽的时空分布是研究亚洲水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基础。然而,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相对恶劣,青藏高原水汽缺乏长期连续的实地观测,鉴于此,卫星和再分析数据常作为替代产品被用于青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青藏高原感热气泵影响亚洲夏季风机制的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地形强迫对我国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值大气所90周年所庆之际,大气所吴国雄院士研究团队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关于青藏高原感热驱动气泵(TP-SHAP)及其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θ)、位涡-加热(PV-Q)、和角动量守恒(AMC)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影响机制。  1.青藏高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冷却效应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形和地貌特征,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域。研究发现,历史时期的某些火山喷发事件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具有冷却效应。然而,纵观历史时期多次火山事件在青藏高原夏季气温重建中的“印迹”会发现,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冷却效应不仅时强时弱、而且时有时无。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聚焦第三极: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的主控因子发生转换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植被活动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那么在这些不同区域,植被活动是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其气候主控因子又是什么?这些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的基础。大气所主办的英文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对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及强度变化、大气环流的演变及气候异常等均有重要作用。太阳辐射能是地表感热的直接来源,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主要依赖于下垫面的状况——如地表高度。与平原相比,青藏高原上的感热加热尤其显著,高原感热的显著性可能很大程度归功于高原的海拔高度异于平原。然而,目前人们对地表感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夏季青藏高原高空大气热源对北半球环流的影响
    夏季青藏高原地表的感热加热作用,使得高原上空对流性活动盛行,对流降水释放的凝结潜热能持续加热大气,成为北半球对流层高层的重要大气热源。这一大气热源不仅能影响青藏高原局地的环流,还能影响到亚洲乃至整个北半球。  图1 青藏高原加热指数超前/滞后回归的200 hPa层次上的位势高度异常(等值线),波活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段建平博士荣获第十二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2019年12月25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公布了《第十二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我所段建平副研究员荣获此奖项。  “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由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于1995年设立。目的是表彰思想进步、学风良好、在青藏高原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和献身于青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