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发育数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如北部的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昆仑断裂等,以Tapponnier为代表的****认为高原块体沿这些大型走滑断裂东向挤出和俯冲是高原东北向扩展的主要模式。但随着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结果中壳内地震波低速区(层)和电磁低阻区(层)的不断发现,研究者更趋向于采用地壳流模型解释高原的侧向生长。若尔盖及相邻的西秦岭地势相对平缓,地壳流模型认为高原中部流出的地壳流在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下,转向东北,流向若尔盖、西秦岭,导致了该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明显抬升。2017年8月8日岷江断裂和塔藏断裂之间的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该地区地壳结构和地壳增厚、高原抬升机制的关注。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壳幔结构探测学科组的刘震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田小波研究员等人在2015年7月20日至2015年8月24日期间组织实施了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如图1),探测了青藏高原东北缘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之间的精细地壳结构。该剖面跨越若尔盖盆地、岷山、西秦岭,长约160公里,台间距约500米。一个月的观测,共记录震级大于5.3的远震35个,提取接收函数7500条。接收函数偏移成像结果显示(如图2a):(1)若尔盖Moho面较为平直,东段向西秦岭上地幔倾斜,中、下地壳出现叠瓦状结构;(2)岷江断裂西倾、收敛于中地壳的西倾坡状界面;(3)塔藏断裂高角度西倾切穿地壳,可能是松潘甘孜与西秦岭块体的边界;(4)塔藏断裂以东,西秦岭莫霍面强烈变形;(5)通过多次波与转换波共同约束,获得剖面下方地壳平均速度比明显低于全球大陆平均水平。
图1. 短周期密集台阵测线位置及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和地形
观测结果与地壳流模型预测的断裂终止于上地壳底部、地壳流增加地壳速度比等特征明显不同;从成像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壳增厚和高原抬升主要来自块体自身缩短和中、上地壳向高原外侧逆冲推覆的贡献。这一结论认为东北缘的高原扩展和抬升主要受控于大型走滑断裂,而不是地壳流横向流动的结果。例如,东昆仑左旋走滑断裂向东延伸至塔藏断裂后,断裂的走向由近东西转向为近南北,使得左旋走滑运动顺势转变为东向逆冲,最终导致了该地区的地壳增厚和高原抬升(如图2b)。
图2. 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成像结果(a)和动力学卡通图(b)
此外,该研究将短周期密集台阵引入到壳幔结构的深部探测,增加了壳幔结构的探测手段,具有观测用时短、空间分辨率高的优点。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上(Liu et al . New images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eastern Tibet from a high-density seismic arra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7, 480: 33-41)。
原文链接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刘震等-EPSL:谁主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侧向生长,地壳流还是大型走滑断裂?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结构 观测
魏晓拙等-JGR: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球深部结构
青藏高原的形成机理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陆陆碰撞与造山带形成过程。而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高原生长的前沿地区,是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的最佳地点之一。为此,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结构学科组硕士研究生魏晓拙、导师姜明明副研究员,与梁晓峰副研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薛愿超课题组开发RIC-seq新技术系统解析RNA的原位高级结构及作用靶标
2020年5月6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IC-seq for global in situ profiling of RNA–RNA spatial interaction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开发了能够捕获细胞内RNA原位高级结构及分子间相互作用位点的RIC-seq新技术,解析了He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光合蓝藻长链脂肪烃合成的结构基础
随着地球上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寻求更安全、环保、经济的替代燃料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长链脂肪烃作为传统液体燃料汽油的主要成分,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改造和优化是极有前景的替代产油方案。早期的研究发现光合生物蓝藻中存在一条代谢途径,可以直接利用光能合成长链脂肪烃,无需额外碳源,但是效率较低,对该途径进行改造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揭示ALKBH1对非配对DNA 6mA去甲基化的结构基础
DNA 6mA(N6-甲基腺苷)作为DNA的第二种修饰形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基因组6mA的水平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组织发育、性别比例、基因表达、X染色体失活等多种作用,阐明其调控机制是解码这一新型修饰碱基生物学功能的关键。2016年,耶鲁大学Andrew Xiao首次报道ALK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蓝藻光合作用光系统I捕获光能和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研究进展
2020年2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photosystem I–IsiA–flavodoxin supercomplex》的研究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蓝藻光合作用环式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
2020年1月3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及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米华玲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lectron transport mecha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合作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2019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以封面文章联合发表了题为“A 3.3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Hyperthermophilic Res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李栋课题组研究成果“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荣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成功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章新政组与王靖飞组合作解析甲病毒高分辨结构揭示甲病毒组装、入侵机理
2018年12月1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靖飞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Implication for alphavirus host-cell entry and assembly indic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饶子和/王祥喜研究团队解析手足口病毒柯萨奇A10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该病毒结合受体及脱衣壳的分子机制
2018年11月2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饶子和/王祥喜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Structures of Coxsackievirus A10 unvei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ceptor binding and vira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