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球上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寻求更安全、环保、经济的替代燃料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长链脂肪烃作为传统液体燃料汽油的主要成分,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改造和优化是极有前景的替代产油方案。早期的研究发现光合生物蓝藻中存在一条代谢途径,可以直接利用光能合成长链脂肪烃,无需额外碳源,但是效率较低,对该途径进行改造,获得能够高效产烃的蓝藻,是开发清洁生物能源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蓝藻中长链脂肪烃合成途径包括两步酶促反应 (图a),分别由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AAR,acyl-acyl carrier protein reductase)和脂肪醛脱甲酰加氧酶(ADO, aldehyde deformylating oxygenase)催化。其中AAR催化第一步反应,以携带酰基脂肪链的ACP(acyl carrier protein)蛋白或辅酶A(CoA)为底物,将之还原为长链脂肪醛,随后ADO以AAR的产物脂肪醛为底物,催化其生成为少一个碳的脂肪烃。研究表明,这两个酶单独都可完成各自的催化反应,但是之前的研究结果不能解释疏水的脂肪醛分子是如何在亲水环境中在两个水溶蛋白之间进行传递的;最近,有研究表明AAR和ADO可以形成复合物,且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但复合物的结构和对该途径的具体意义尚不清楚。
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梅/常文瑞课题组继2015年解析了蓝藻ADO的晶体结构[参考文献1],继续对该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此次报道了蓝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来源的AAR的晶体结构,以及AAR结合ADO及不同底物(类似物)、辅因子的三个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图b,c)。通过结构分析和比较,结合相关的生化实验,研究人员揭示了蓝藻AAR结合底物和辅因子的结构细节,阐明了其采取“乒乓机制”[参考文献2, 3]在同一位点结合底物和辅因子的结构基础,揭示了AAR-ADO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方式和关键氨基酸,并发现AAR-ADO复合物中形成了一个贯穿两个蛋白的疏水通道,解释了以前研究中一直困惑的脂肪醛分子是如何在两个蛋白之间进行传递的问题。基于该项最新工作,并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Pro Cell, 2015),研究人员首次从结构生物学角度揭示了蓝藻脂肪烃生物合成途径的催化过程和调控机理(图d),为继续改造优化该途径提供了重要基础。
该项研究工作在线发表于2020年3月23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20-15268-y)。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李梅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联合培养研究生高宇和高级工程师张红梅为该项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共同资助。数据收集和样品分析等工作得到了上海光源、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等有关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图示:蓝藻AAR和AAR-ADO复合物的结构及催化过程。(a)蓝藻脂肪烃生物合成途径示意图,在本课题开展之前,只有ADO的结构被解析;(b)蓝藻AAR结构,AAR的三个结构域分别以不同颜色展示;(c)蓝藻AAR-ADO结构,ADO以白色展示;(d)基于本课题的结构和生化信息构建的蓝藻脂肪烃生物合成途径示意图。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268-y
参考文献:
[1] Jia, C., Li M., Li J., Zhang J., Zhang H., Cao P., Pan X., Lu X. & Chang W.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aldehyde-deformylating oxygenases. Protein Cell 6, 55-67 (2015).
[2] Lin, F., Das, D., Lin, X.N. & Marsh, E.N. Aldehyde-forming fatty acyl-CoA reductase from cyanobacteria: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enzyme. FEBS J 280, 4773-81 (2013).
[3] Warui, D.M. Pandelia M.E., Rajakovich L.J., Krebs C., Bollinger J.M. Jr & Booker S.J. Efficient delivery of long-chain fatty aldehydes from the Nostoc punctiforme acyl-acyl carrier protein reductase to its cognate aldehyde-deformylating oxygenase. Biochemistry 54, 1006-15 (2015).
(供稿:李梅研究组)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光合蓝藻长链脂肪烃合成的结构基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9
相关话题/结构 生物
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揭示ALKBH1对非配对DNA 6mA去甲基化的结构基础
DNA 6mA(N6-甲基腺苷)作为DNA的第二种修饰形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基因组6mA的水平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组织发育、性别比例、基因表达、X染色体失活等多种作用,阐明其调控机制是解码这一新型修饰碱基生物学功能的关键。2016年,耶鲁大学Andrew Xiao首次报道ALK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国红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李丕龙课题组合作首次报道了Rett综合症突变削弱了MeCP2介导的染色质液—液相分离形成
2020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国红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丕龙课题组合作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题为“Rett syndrome mutations compromise MeCP2-mediated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蓝藻光合作用光系统I捕获光能和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研究进展
2020年2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photosystem I–IsiA–flavodoxin supercomplex》的研究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蓝藻光合作用环式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
2020年1月3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及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米华玲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lectron transport mecha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合作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2019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以封面文章联合发表了题为“A 3.3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Hyperthermophilic Res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及新型生物正交反应“S-Click”方法改造氨基酸氧化酶
2019年10月 5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以“Hot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王江云课题组题为 “S-click reaction for isotropic orientation of oxidases on electro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生物物理所杨鹏远课题组揭示内质网蛋白Nogo-B促进肝脏炎-癌转化新机制
肝癌是第二大癌症,与其他肿瘤相比,肝癌发生的诱因常由于长期的肝脏慢性炎症,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在诱导炎症发展成肿瘤的众多因素中,炎性微环境的差异是肝脏炎-癌转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这种炎性微环境如何激活细胞诱导癌变的调控网络和功能机制仍未阐明。 2019年7月29日,Natur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生物物理所周政组揭示Chz1识别并组装H2A.Z的分子机制
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变体组装形成特殊的染色质结构,这种与常规组蛋白不同的染色质结构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组蛋白变体H2A.Z与常规组蛋白H2A具有较为相似的一级序列,H2A.Z是多细胞生物的必需基因,且在基因转录调节、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科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生物物理所刘志华组揭示了肠道共生菌调控胰岛beta细胞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血糖平衡的分子机制
数以百亿计的微生物与宿主构成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帮助宿主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之外的其它生理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各器官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在分子水平理解肠道菌与宿主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共生机制。 参与代谢调控是肠道菌影响宿主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肠道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李栋课题组研究成果“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荣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成功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