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承志研究组开发的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水稻子库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https://doi.org/10.1093/nar/gkz921)。文章题目为:“MBKbase for rice: an integrated omics knowledgebase for molecular breeding in rice”。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改良的基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已为解析作物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功能提供了大量的组学数据。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也帮助构建了重要作物的多个参考基因组,为高质量泛基因组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整合这些组学数据将大大有利于对其的重复利用和深度挖掘。预期随着高通量表型采集技术的发展,育种大数据体量将不断增加,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将越来越困难,因而建立一个通用的育种组学大数据整合分析平台对作物基因功能研究人员和育种工作者都至关重要。
梁承志团队多年来在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一个整合的作物组学知识库。该知识库旨在揭示种质材料的基因型以及跟表型信息在群体中的关联,设计了各类育种相关的组学数据的存储规范,适用于整合多物种种质信息、多参考基因组和泛基因组,尤其是海量的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的存储和展示。目前该知识库的水稻子库展示了两个参考基因组和基因信息(另一个参考基因组数据也将很快公开)及近7000余份全球水稻重测序数据,大量水稻种质资源信息数据,400多万条表型记录值,1.3万个已知基因的功能注释等。在这些重测序的水稻种质资源遗传信息中,蕴含着大量的可用于改造水稻品质、增加抗性、提高产量的优良等位基因。通过在线用户自定义基因分型与表型数据的关联展示,首次实现了在线基因型到表型大数据的可视化实时展示。该知识库在基因型水平上进行多功能软件开发,实现了基于基因型的种质筛选、个体比较、变异分析、基因型在线注释等复杂功能。此外,该知识库具备数据的动态扩展功能,适于收集和导入新的作物群体重测序数据,并能够与原有数据集进行整合分析。水稻子库的建立也为其他作物比如大豆、小麦和玉米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论文第一作者为梁承志研究组博士生彭骅,梁承志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数据库开发得到了基因组分析平台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数据库设备也得到了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等项目的资助。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梁承志研究组开发水稻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6
相关话题/数据 作物
作物驯化基因平行选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作物驯化是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作物驯化过程中,一些重要农艺性状表现出趋同驯化的特征,这些特征综合在一起被称为“驯化综合征”。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是否在不同物种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一直是进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迄今为止,同一基因在不同科作物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仍未见报道。种子休眠减弱是一个典型的“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钱文峰研究组优化单细胞DNA甲基化修饰异质性算法并发布数据库HeteroMeth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迹、X染色体失活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测序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局限,以往研究者获得的是一个细胞群体的平均DNA甲基化水平。平均化的甲基化水平虽然承载着一定的信息,却丢失了诸如不同细胞之间存在的甲基化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傅向东研究组在赤霉素信号途径调控作物氮肥高效利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一直是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然而,氮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并未带来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反而呈下降趋势。因此,培育氮肥高效利用的新品种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绿色高效提高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经。 8月16日,英国《自然》杂志以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高彩霞研究组在作物基因组单碱基编辑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单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or)是基于CRISPR系统的新型靶基因定点修饰技术,它不需要产生DNA双链断裂(DSB)及DNA模板就可以对基因组特定碱基进行高效的替换。单碱基编辑技术可以应用于通过精确改变单个碱基实现关键氨基酸的改变,可以通过引入终止密码子实现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还可以对一些启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高彩霞研究组在作物基因组单碱基编辑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单核苷酸点突变是作物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发生变异的遗传基础。单碱基的变异会导致氨基酸替换或蛋白质翻译终止,使基因功能发生改变,从而有可能产生优良的等位基因与优异性状。传统诱变及单碱基突变筛选技术(如TILLING)需要进行基因组规模的筛选,耗时、耗力且鉴定到的点突变数目和种类有限。基因组编辑技术,特别是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中科院计算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挂牌成立
2019年12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园三期成功举行。厦门市委常委倪超、厦门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郑耀、厦门市科技局副局长曹伟民、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郭清贤、厦门市集美区副区长黄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李锦涛、中国科学院计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数据科学与计算智能”香山科学会议在11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
2019年11月22-23日,香山科学会议第667次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科学院70周年学术论坛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此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主题是“数据科学与计算智能”。会议执行主席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梅宏教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教授、沙迦美国大学赵伟教授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2019中国大数据教育大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6月15日,在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同事的不断努力下,由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工作委员会、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承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DataFountain平台和郑州分所共同协办的“2019 中国大数据教育大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数据驱动的跨域图像视频合成
报告专家:汪淼助理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时间:2019 年 9 月 11 日 14:30-16:30 报告地点:计算所8层 850 报告摘要: 可视媒体是承载视觉信息的媒体类型,包括图像、视频等。可视媒体的编辑与合成是可视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在线视频、数 字街景等产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三维数据的稀疏学习和深度学习
报告专家:刘利刚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时间:2018年11月5日星期一,10:00~11:00 报告地点:850会议室 近年来三维图形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在输出设备、传感器、计算模型与应用领域有了很大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方向出现了新的突破,为视觉信息的处理和计算提供了新的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