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定向突变国审小麦品种科农199的TaALS或TaACCase基因,产生了对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或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抗性的突变体。其中,靶向TaALS基因P174位点产生的抗性突变体能够对烟嘧磺隆产生抗性。烟嘧磺隆能够高效防控多种杂草且比咪唑啉酮除草剂土壤残效期短,烟嘧磺隆与该材料在田间配合使用具有很高的生产应用价值。靶向TaALS基因P174和G631位点获得的突变体对田间剂量的甲咪唑烟酸的抗性提高三倍至五倍。此外,靶向TaACCase基因的A1992位点生的突变体对精喹禾灵表现出抗性。另一方面,该研究还在小麦中建立了无外源选择标记、直接筛选碱基编辑事件的方法。将胞嘧啶碱基编辑器同时靶向TaALS基因P174位点和另一目的基因。由于同时发生双位点碱基编辑的几率很大,通过使用含有烟嘧磺隆的再生培养基进行筛选,可以获得含有该目的基因突变且无外源DNA插入的小麦植株。该方法测试的四组位点中,共编辑效率为22-87%。与传统不筛选的方法相比,获得突变体的效率增加了9-31倍。由于TaALS-P174的位点在植物中保守,因此这种共筛选的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其它作物的碱基编辑中。
该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4月15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Plants (DOI:10.1038/s41477-019-0405-0)。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组助理研究员张瑞、高级工程师刘金星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李家洋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姜临建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科委的研究经费支持。

图1:烟嘧磺隆抗性小麦

图2:可筛选的碱基共编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