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张纯喜团队人工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利用太阳能将水裂解获得电子和质子产生氢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问题的理想途径。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又称放氧中心,简称OEC)是自然界唯一能够利用太阳能高效、安全将水裂解,获得电子和质子,并释放出氧气的生物催化剂。该催化中心是一个不对称Mn4CaO5-簇合物(Y. Umena, et al. Nature 2011, 473:55-60)。借鉴该催化中心的结构和原理,研制仿生水裂解催化剂,不仅对认识光合作用水裂解反应的微观本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人工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和水获取清洁能源(氢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
  张纯喜团队长期从事自然和人工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的合成、结构和机理研究。团队1999年成功预测出生物OEC中关键辅基钙离子的结合方式(Chin. Sci. Bull. 1999, 44:2209-2215),2015年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出结构和性能与生物OEC类似的仿生Mn4CaO4-簇合物(Science 2015, 348:690-693), 随后在2019年通过外围配体替换,进一步制备出与生物OEC更为接近的仿生Mn4CaO4-簇合物(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3939-3942)。这类Mn4CaO4-簇合物是迄今为止与生物OEC结构和性能最为接近的人工模拟物。目前制约仿生Mn4CaO4-簇合物的功能、机理及应用研究的最大瓶颈问题是其稳定性差,特别是其中的钙离子易发生解离(ChemSusChem 2017, 10:4403-4408; Catalysts 2020, 10:185)。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团队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稀土离子替换钙离子,以获得稳定的仿生水裂解催化剂。

图1.三种仿生Mn4XO4-簇合物(X = Ca2+/Y3+/Gd3+)的核心和整体结构比较
  最近,张纯喜团队攻克含稀土离子仿生OEC的合成难题,首次制备出稳定的含稀土离子Mn4YO4-簇合物和Mn4GdO4-簇合物。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证实这些新型仿生簇合物的核心骨架和配体环境与前期报导的Mn4CaO4-簇合物及生物OEC极为相似(图1)。例如,它们都拥有一个不对称的Mn4XO4核心 (X = Ca2+/Y3+/Gd3+),簇合物外周配体均主要由羧基提供;簇合物整体均呈电中性,四个锰离子价态均为 (III, IV, IV, III)。电化学性能测试证实三种仿生Mn4XO4-簇合物 (X = Ca2+/Y3+/Gd3+)具有几乎相同的氧化-还原电位(图2),且电位与生物OEC类似。这些结果说明含稀土离子的仿生Mn4XO4-簇合物不仅模拟了生物OEC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而且模拟了生物OEC的氧化-还原特性。该工作颠覆了人们关于稀土离子无法在结构和性能上替代OEC中钙离子的认知(C. F. Yocum, Coord. Chem. Rev. 2008, 252:296-305),同时质疑了前人非锰金属离子(如:Ca2+,Y3+,Gd3+)的Lewis酸碱性调控簇合物氧化-还原电位的观点(E. Y. Tsui, et al. Nat. Chem. 2013, 5:293-299)。获得的新型仿生簇合物为研究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结构和机理提供了理想的化学模型,同时使仿生水裂解催化剂研制突破了对钙离子的依赖,为发展稳定、廉价、高效人工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剂奠定了基础,有望为实现利用太阳能和水产生获取清洁能源(氢能)开辟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10月13日在线发表在J. Am. Chem. Soc. 2021, DOI:10.1021/jacs.1c09085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姚若青和李彦洗,通讯作者是陈长辉博士和张纯喜研究员。

图2.仿生Mn4XO4-簇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与非锰金属离子的Lewis酸碱性的关系
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2021年10月27日
相关话题/结构 生物 电子 金属 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宋延林课题组利用一种透明墨水打印出全彩结构色图案
    结构色是一种由微观物理结构与自然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散射、干涉、衍射等)所产生的颜色。与传统的化学色相比,结构色可以完全避免染料或者色素的使用,是一种更加环保和稳定的呈色方式。但是人工结构色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或组装手段对纳米生色结构进行高精度调控,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这在很大程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聂宗秀课题组实现气溶胶颗粒 (PM2.5)多组分生物组织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多肽,磷脂,氨基酸,寡糖等生物分子的成像。由生物质或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黑碳和柴油发动机颗粒等碳质气溶胶,通常是PM2.5等复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大气颗粒物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追踪真实的气溶胶粒子多种成分的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刘云圻课题组利用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实现光电子人工突触可塑性
    近年来,人工突触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基于钙钛矿、有机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等材料的人工突触器件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材料的稳定性是阻碍人工突触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高稳定性新型材料是实现人工突触应用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的支持下,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钟羽武课题组在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征,当非外消旋的手性发光体系发射出具有强度差异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时被称为圆偏振发光(CPL)。近年来,由于CPL在手性纳米光电器件、光学传感器和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CPL活性材料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光化学和光功能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张德清课题组发展了N-芳基化和共轭拓展的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
    吡咯并吡咯二酮(DPP)是一类重要的人工合成染料,具有色彩鲜艳、优异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势。近年来,作为电子受体单元,人们构筑了系列DPP基共轭分子和聚合物,并广泛应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伏器件、有机热电、单线态裂分、光动力治疗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大多数的DPP衍生物N-位为烷基侧链,共轭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峻柏课题组实现硼酸分子作为化学燃料驱动生物分子马达ATP合酶的能量合成
    生物体内生物分子马达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效率,决定了细胞分裂、增殖和凋亡等系列生物活动。ATP是可被细胞直接利用的能量货币,通常情况下,能经过叶绿体与线粒体上生物分子马达ATP合酶,在跨膜质子梯度势驱动下催化获得。利用分子组装技术,构建类细胞功能组装体,模拟或调控ATP合成和消耗是化学、材料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刘云圻课题组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薄膜的可控生长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由于电子器件需要在介电层上进行组装与集成,因此,研究有机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在绝缘衬底表面上直接构筑均匀的二维纳米材料对于研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开发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宋延林课题组在构筑钙钛矿光增益结构提升器件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成为近年来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高光捕获效率和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提高器件性能的关键。由于钙钛矿材料具有高的光吸收系数,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并合理构筑光增益结构,进一步接近或突破光吸收的极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石墨炔研究”入选《2020研究前沿》化学与材料科学TOP10热点前沿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20研究前沿》报告。报告基于2014年-2019年的论文数据,遴选展示了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石墨炔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化学所5位青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根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管理办法》和相关通知,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院审定,全院123位青年****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化学所佟胜睿、张宗波、周恒、曹昌燕、薛丁江5人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截止目前,化学所共有26人入选院青促会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