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赵永生课题组基于柔性有机微激光阵列实现光子皮肤功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人造智能皮肤是指能够模仿或者增强人体皮肤功能的柔性功能元器件,在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增强现实、义肢和仿生机器人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尽管柔性电子学在人造智能皮肤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以光子作为信号载体的柔性光子学具有非侵入性、超灵敏性、无电磁干扰、以及并行处理等优点,有望进一步推进人造智能皮肤的发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赵永生研究员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有机光子学材料,特别是有机激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前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有机激光器的输出信号对光、热、化学等刺激具有非常灵敏的反应(J. Am. Chem. Soc. 2016, 138, 1118-1121; Acc. Chem. Res. 2016, 49, 1691-1700; Adv. Mater. 2017, 29, 1701558;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5992-15996),有望用于高灵敏的传感器件构筑。同时,他们还一直探索柔性有机激光材料的可控制备(Sci. Adv. 2015, 1, e1500257; Nat. Commun. 2019, 10, 870; Sci. China Mater. 2021, DOI: 10.1007/s40843-021-1664-0; Acc. Mater. Res. 2021, 2, 340-351),为最终实现具有传感功能的柔性光子皮肤奠定了基础。

图1 基于有机微纳激光阵列实现人造光子皮肤的概念示意图
  结合有机激光材料在高灵敏传感和可控加工等方面的优势,赵永生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基于柔性有机微纳激光阵列实现人造光子皮肤的新思路(图1)。其中基于有机激光阵列的大规模柔性光子学传感网络的设计和构筑是实现人造光子皮肤的关键所在。针对此问题,他们发展了一种双层电子束直写技术,实现了全有机柔性微腔激光阵列的大规模制备,进而设计了基于耦合腔结构的光子学传感器网络,最终展示了其类皮肤的机械传感应用。他们利用该技术,在柔性聚合物衬底上大规模制备了三维支撑型有机微盘结构,该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光场向衬底的泄露,赋予微盘腔强光学限域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衬底应力对微盘腔光子学性能的干扰,赋予微盘腔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基于支撑型微盘结构,实现了低阈值高韧性的柔性微激光阵列,可以用作高性能传感信号源。
  他们进一步将这样的微盘构筑成了耦合微盘腔,实现了单模激光输出,显著地增强了传感信号的可辨识度与准确度。在此基础上,他们将一个悬浮微米线波导集成到耦合微腔上,构筑了对柔性衬底形变响应的传感单元,并用于人体运动探测。作为一种概念性的光子皮肤展示,他们将柔性耦合线-盘传感芯片贴附在人手模型上,实现了多种手势的识别(图2)。原则上,所有伴有关节运动的人体动作都可以用柔性耦合线-盘传感芯片进行识别。这种新型柔性光子学芯片在人的本体感觉重构,人机交互和机器人自保护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结果于近期发表在Sci. Adv. 2021, 7, eabh3530上。文章第一作者是张春焕博士和董海云博士,通讯作者是赵永生研究员。

图2 基于柔性有机传感网络实现手势识别
    
  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2021年8月6日
相关话题/光子 激光 结构 材料 智能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钟羽武课题组在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征,当非外消旋的手性发光体系发射出具有强度差异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时被称为圆偏振发光(CPL)。近年来,由于CPL在手性纳米光电器件、光学传感器和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CPL活性材料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光化学和光功能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高效宽带隙聚合物给体光伏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随着2019年明星窄带隙有机小分子受体Y6的发现,有机太阳能电池(OSC)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最高能量转换效率(PCE)从报道Y6之前的14%左右迅速提升到最近的超过18%。但是效率超过17%的器件大多基于三元体系(两个给体一个受体或者是一个给体两个受体)或者是使用三元共聚的聚合物给体,这些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刘云圻课题组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薄膜的可控生长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由于电子器件需要在介电层上进行组装与集成,因此,研究有机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在绝缘衬底表面上直接构筑均匀的二维纳米材料对于研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开发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朱晓张课题组在高稳定性n-型光伏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有机光伏具有质轻、柔性和可大面积加工等优点,受益于分子光伏受体材料的发展,其能量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8%。为实现商业化应用,材料和器件的长期光热稳定性仍面临挑战。传统D-A型电子受体材料普遍采用3-(二氰基亚甲基)靛酮(INCN)及其衍生物作为强拉电子末端,然而INCN类受体材料在光、水氧、热和碱等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宋延林课题组在构筑钙钛矿光增益结构提升器件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成为近年来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高光捕获效率和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提高器件性能的关键。由于钙钛矿材料具有高的光吸收系数,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并合理构筑光增益结构,进一步接近或突破光吸收的极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近红外吸收受体光伏材料和叠层有机太阳电池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由前后两个单结有机太阳电池(OSC)串联组成的叠层有机太阳电池(叠层OSC),可以拓宽太阳光的利用范围,克服单结器件吸光范围有限以及热损耗等问题,从而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由于叠层OSC中涉及的材料种类多,器件制备难度大,特别是目前缺乏高效的窄带隙光伏材料用于后结子电池,导致其发展仍然滞后于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邱东课题组与乔燕课题组合作在构筑强韧水凝胶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水凝胶类似于生物软组织,具有独特的微环境(高含水量和通透性)和自适应的特点,在药物缓释、伤口敷料、组织工程及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抗溶胀能力通常很差,导致其实际应用受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邱东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赵永生课题组实现三重态促进的高效有机固态激光
    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增益、易加工、机械柔性等优点,基于这些材料开发的有机固态激光器已经在生物化学传感、光子学通讯和激光显示等领域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作为有机固态激光器迈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有机电驱动激光器仍未被实现,其核心瓶颈问题主要包括载流子迁移率不平衡相关的极化子损耗以及三重态累积引起的吸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石墨炔研究”入选《2020研究前沿》化学与材料科学TOP10热点前沿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20研究前沿》报告。报告基于2014年-2019年的论文数据,遴选展示了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石墨炔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宋延林课题组发展出曲面印刷微纳结构光子器件新策略
    微纳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纳米光子器件、光学电路、光电探测器等提供了多样的设计和应用空间。高度集成化器件需要在复杂表面上构筑精细微纳结构。作为光学接口的3D波导纳米结构是纳米光子应用的基本互连单元,光子元器件被集成在芯片的有限区域乃至复杂曲面上。因此,在曲面上实现具有精确形貌和组分微纳米结构的设计与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