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化学所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7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的转换效率、简单的制备工艺和低廉的制造成本受到了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发展迅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瓶颈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低成本、大面积、高效率器件及解决稳定性的难题。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于近期与相关合作者们一起取得了系列新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风刀涂布方法,实现了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电子传输层(ETL)和空穴传输层(HTL)的高质量涂布,在全程不需旋涂和反溶剂的情况下,获得了转换效率(PCE)可达20%以上的电池器件(图1),为高效率钙钛矿光伏器件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提供了一种思路。相关工作发表于Joule (DOI: 10.1016/j.joule.2018.10.025)上。在HTL方面,开发了新型低成本、易制备的二维共轭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OMe-TATPyr代替spiro-OMeTAD,实现了平均20%的PCE(Angew. Chem. Int. Ed.2018,57, 10959)。在ETL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在无ETL时透明电极与钙钛矿薄膜间的费米能级差距减小,接触界面能带弯曲减弱,因此对光生电子的抽取及光生空穴的排斥作用同时减弱,使得电子在界面的转移效率急剧下降,导致载流子复合严重,器件PCE降低。这一新的理解提高了对钙钛矿光伏器件结构与异质结界面的认识,阐释了无ETL器件PCE低的原因。据此,他们提出通过延长载流子寿命来解决无ETL钙钛矿光伏器件转换效率低的新方案。发现当载流子寿命接近微秒时,无ETL器件的PCE可以接近传统p-i-n结构器件,并且获得了PCE为19.52%的无ETL钙钛矿光伏器件(图2)。这些结果有助于解决钙钛矿器件对传统器件结构的依赖问题,也为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相关工作发表于Chem上(Chem, 2018, 4, 2405-2417)。

  图1.全程风刀涂布制备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图2.高效率无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是其应用的瓶颈和关键。研究人员们在钙钛矿层与HTL间引入高迁移率疏水共轭高分子界面层,一方面改善空穴的提取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阻隔湿气与传输层中添加剂对钙钛矿层的侵蚀,从而显著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气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Solar RRL, DOI: 10.1002/solr.201800232,inside cover;Nano Res., 2018, 11,185-194)。相比于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材料,纯无机钙钛矿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热稳定性。其中,立方相CsPbI3具有合适的带隙而备受关注,但其立方相室温下是热力学不稳定相,因此理解立方相CsPbI3在合成与器件制备过程中的相不稳定性机制,进而制备室温下相稳定的光伏相CsPbI3,对于其在光伏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人员近期首次从原子尺度上观测到了极性溶剂会诱导立方相CsPbI3纳米晶晶格发生畸变,进而相变失稳,从实验和原理上解释了极性溶剂对立方相CsPbI3纳米晶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极性溶剂诱导立方相CsPbI3纳米立方体相变的机制及其多级次自组装成单晶纳米线和微米线的机制(图3)。这一研究结果对理解立方相CsPbI3相不稳定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立方相CsPbI3的制备及保存使用过程中的溶剂选择提供了指导。相关工作发表在J. Am. Chem. Soc., 2018, 140, 11705–11715,并入选当期封面。
 
  图3.极性溶剂诱导立方相CsPbI3纳米晶的晶格畸变及其多级次自组装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方法,通过高介电常数质子性溶剂控制CsPbI3钙钛矿前驱体结晶时的表面能,在不引入有机配体或进行金属/卤素掺杂的情况下,利用一步溶液沉积和低温退火工艺,获得了在室温下稳定的新光伏相-正交相g-CsPbI3薄膜。通过XRD精修确定了其晶胞参数,研究了薄膜的形成机制和能带结构,并构建了基于g-CsPbI3薄膜的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获得了11.3%的PCE(图4),这是目前为止报道的全无机纯Cs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由于所得g-CsPbI3薄膜在室温下的热力学稳定性,电池表现出显著改善的长达数月的空气稳定性。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室温下热力学稳定的新型正交光伏相g-CsPbI3薄膜及其高效率电池器件,为解决全无机CsPbI3钙钛矿光伏相室温下结构不稳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紧接上述极性溶剂对立方相CsPbI3纳米晶稳定性影响的工作,相关研究结果以全文形式发表于J. Am. Chem. Soc., 2018, 140, 11716–11725
  
图4.室温热力学稳定的正交光伏相g-CsPbI3薄膜及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
2018年12月7日
相关话题/纳米 结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化学所纳米载体药物的原位释放质谱成像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质谱技术具有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蛋白质、糖类、代谢小分子等的检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长期支持下,化学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了用于糖异构体区分(Anal.Chem.2018,90,1525.)、细胞表面糖蛋白检测(Anal.Ch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
  • 化学所在肿瘤微环境分子影像纳米探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肿瘤微环境中的理化特征因为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特征(包括乏氧,低pH值,还原性,异常的酶表达等),传统的侵入式研究不仅会对人体带来损伤,得到的信息也十分有限。快速发展的分子影像技术提供了对肿瘤微环境无创监测的新方法。通过对纳米材料进行设计、修饰,智能纳米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
  • 作曲系专家讲堂 | 当代影视音乐创作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及片中音乐主题层次的设计
    主讲人:刘思军教授  题目:当代影视音乐创作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及片中音乐主题层次的设计  时间:2019年5月22日16:00  地点: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617教室  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校内外人员免票入场  内容提要:  当代电影对音乐创作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与三十年前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刘瑞璞教授的《明代官袍结构与规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我校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刘瑞璞教授带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团队,指导硕士研究生刘畅完成的《明代官袍结构与规制研究》项目,由北京服装学院申报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这是刘瑞璞教授继《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少数民族编)》《清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5
  • 刘瑞璞教授专著《中国苗族服饰结构研究》获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立项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刘瑞璞教授和硕士研究生詹昕怡共同完成的《中国苗族服饰结构研究》一书,近期由东华大学出版社鼎力推介申报获得我国2019年专著出版最高的资助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这是刘瑞璞教授继在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少数民族编)》《清古典袍服结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5
  • 我科学家揭示兰州熊蜂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揭示了兰州熊蜂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该研究丰富了传粉蜂类先天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的认知,为我国本土熊蜂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蜜蜂所研究揭示蜂类昆虫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特殊结构及其抗原识别功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蜜蜂、熊蜂和切叶蜂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A的分子结构及识别功能和双翅目昆虫果蝇完全不同,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免疫学杂志(JournalofImmunology)》上。膜翅目昆虫是一类最重要的传粉昆虫,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我科学家成功解析蜂王浆主要蛋白MRJP1的复合物晶体结构
    2018年8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解析了蜂王浆主要蛋白MRJP1(MajorRoyalJellyProtein1)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蜂王浆是由工蜂哺育蜂咽下腺和上颚腺共同分泌,与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环发所联合生物所在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由我院环发所崔海信研究员领衔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创新团队同生物所的“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团队合作,在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合作团队通过利用磁性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创立了一种高通量、操作便捷和用途广泛的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推动纳米载体基因输送与遗传介导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农业前沿科技与纳米药物成果转化基地落地平谷
    12月27日,在平谷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平谷园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及环发所和农业纳米研究中心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农业前沿科技与纳米药物成果转化基地签约仪式在平谷举行。当前,纳米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颠覆性前沿技术学科,涵盖了农业、化工、食品、生物医药与健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