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课题组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胡亮钉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Cytoplasmic NEAT1 Suppresses AML Stem Cell Self-Renewal and Leukemogenesis through Inactivation of Wnt Signaling"的文章,首次发现实体瘤中被认为是促癌基因的长链非编码RNA NEAT1(Nuclear 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1),通过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自我更新,抑制AML的发生和发展。研究人员发现定位于旁斑中的NEAT1从细胞核穿梭到细胞质中,与Wnt通路接头蛋白DVL2和E3泛素化连接酶Trim56结合,通过促进DVL2降解,抑制Wn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AML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AML是髓系前体细胞中系列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突变导致的,AML患者间存在极强的异质性,临床上针对不同的AML发病机理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仍有许多AML亚型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且已有的靶向药物对发病机理复杂的患者疗效不显著,研究AML调控新机制,探索靶向不同类型AML的普适靶点是AML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LncRNA NEAT1是细胞核中亚细胞结构旁斑的重要组成元件,具有NEAT1_1(3.7Kb)和NEAT1_2(23Kb)两种亚型,目前关于NEAT1_2的研究很多,作为旁斑的骨架,在旁斑的构建和mRNA的出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肝细胞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神经胶质瘤等实体瘤中均被认为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的促癌基因。然而,卜鹏程课题组意外的发现,NEAT1在AML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骨髓细胞,且NEAT1能有效抑制FLT-ITD3,MLL-AF9和HOXA9/Meisl三种AML亚型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质中的NEAT1_1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抑制AML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促进细胞分化。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分析TCGA和GEO数据库,意外发现,NEAT1在AML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血液细胞,且与AML患者的复发期呈正相关,即NEAT1表达越低的患者复发期越短。为了探究NEAT1不同亚型在AML中的表达情况,研究人员根据NEAT1_1和NEAT1_2的序列特征,即二者具有相同的5'端和不同的3'端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分别靶向总NEAT1和只靶向NEAT1_2的检测探针,通过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胡亮钉教授团队合作收集了大量的健康人群,初治和复发AML患者的骨髓样本,检测证实了NEAT1_1和NEAT1_2均在健康、初治和复发AML患者的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依次降低,且在AML干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干细胞。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在RNA FISH染色中发现与NEAT1_2限制性定位于细胞核不同,部分NEAT1定位于细胞质中,且在非干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干细胞,推测这部分定位于细胞质中的是NEAT1_1。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核质分离检测证明NEAT1_1在AML细胞中发生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转移,且在分化的AML细胞质中累积增多。体外AML细胞中敲低NEAT1_1促进细胞成克隆和增殖,抑制细胞分化和凋亡。研究人员分别利用两例初治和复发患者的AML细胞构建了PDX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初治还是复发患者来源的AML细胞,敲低NEAT1_1均能促进AML细胞在骨髓、脾脏和外周血中的浸润,显著缩短小鼠的存活时间。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分别构建了FLT-ITD3,MLL-AF9和HOXA9/Meisl三种亚型的AML小鼠,发现NEAT1_1通过抑制骨髓中AML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抑制AML细胞向外周组织浸润,进而抑制AML的发展。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AML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C/EBPβ表达上调和核定位蛋白NAP1L1的表达下调是调控NEAT1_1出核的关键。机制研究表明,细胞质中的NEAT1_1与Wnt信号通路的接头蛋白DVL2和E3泛素化连接酶Trim56结合,降解DVL2,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激活。
该研究发现了实体瘤中的促癌基因NEAT1在AML中具有抑癌功能,揭示了NEAT1_1出核新机制,为AML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研究员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胡亮钉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卜鹏程课题组助理研究员晏荟文和博士研究生王智为并列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经费支持。
图:NEAT1在实体瘤和AML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分别发挥促癌和抑癌功能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100914
(供稿:卜鹏程研究组)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卜鹏程课题组和合作者合作研究揭示促癌基因NEAT1抑制白血病发生和发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细胞 信号 基因 中国科学院 药物
阎锡蕴课题组和朱明昭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TCR信号激活的分子机制
2021年9月7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明昭研究员课题组与阎锡蕴院士课题组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合作发表了题为" CD146 bound to LCK promotes TCR signaling and anti-tumor immune res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杨鹏远课题组与合作者在CCR4介导HBV相关肝癌浸润Treg细胞研究取得持续性重要进展
肝癌居世界肿瘤相关第三位死因。HBV感染是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作为这种慢性感染性肝炎导致的肿瘤,HBV相关肝癌具有与其他类型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特点。例如肝癌晚期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在HBV单阳性肝癌中疗效不显著(Jackson et al. J Clin Oncol. 2017);HB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卜鹏程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发现肝脏微环境重编程肿瘤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癌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肠癌转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小于10%,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肝转移肿瘤对大多数化疗药物产生抗性,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靶向结肠癌肝转移的靶点和药物。 2021年8月10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课题组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杨福全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细胞外囊泡中富含lncRNA编码多肽/小蛋白且有一定疾病特异性
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碱基且不编码蛋白的RNAs转录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许多lncRNAs转录本中的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mORFs)可以编码多肽/小蛋白(smORF encoded polypeptides or micro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朱明昭和王晓群课题组合作鉴定T细胞胸腺迁出调控的关键血管内皮细胞
2021年7月1日,《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明昭课题组和王晓群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Thymic Egress Is Regulated by T Cell-Derived LTβR Signal and via Distinct Thymic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秦志海课题组揭示S100A4通过重编程脂肪酸氧化驱动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
2021年06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志海课题组关于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家族分子S100A4参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表型转化的重要研究进展,标题为"S100A4 enhances protum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赵岩组/张凯组合作揭示关键药物靶点NHE1-CHP1复合物的调控以及小分子抑制机制
2021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课题组、张凯课题组和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的John Orlowski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作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human NHE1-CHP1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神经导向信号通路下游分子MICAL2PV通过抑制隧道纳米管形成参与调控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转运
2021年6月6日,《EMBO Reports》期刊在线发表了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的研究论文"MICAL2PV 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tunneling nanotubes and modulates mitochondrial trafficking",报道了神经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蔡华清课题组发现调控细胞迁移和巨胞饮作用的新分子
图1 Leep1过表达造成微丝骨架的异常(绿色荧光:GFP-Leep1,红色荧光:Alexa Fluor 555-labeled phalloidin标记的微丝骨架)。 2021年5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蔡华清课题组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Lee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团队和合作者在G蛋白偶联受体磷酸化编码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4月22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和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于晓教授团队、孙金鹏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金长文教授团队通力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studies of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interacti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