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折叠工厂。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ER稳态(包括蛋白质稳态、氧化还原稳态和钙稳态等)失衡。当ER的蛋白质折叠负担超过折叠能力时就会造成ER应激,此时ER膜上的三个跨膜“传感器”蛋白(IRE1、PERK和ATF6)可启动一系列从ER到核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增强ER蛋白质折叠能力、停滞大多数蛋白质翻译过程或加速蛋白质的降解等,这些细胞事件被统称为未折叠蛋白质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UPR是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来调节ER折叠能力,具有天然的延迟性。特别是在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中,ER的蛋白质折叠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因此近年来, ER应激的早期调节机制逐渐成为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前期工作中,王志珍院士课题组王磊研究员发现分泌途径激酶Fam20C能通过磷酸化ER巯基氧化酶Ero1α来维持内质网氧化还原稳态,在低氧胁迫、还原应激以及泌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Fam20C能否在ER应激过程中调节蛋白质稳态尚不清楚。
本工作中,研究人员发现Fam20C缺失能特异增强UPR通路中IRE1信号的上调。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发现ER应激时Fam20C特异结合并磷酸化ER中负责蛋白质折叠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PDI)。位于PDI分子x-linker区域的 Ser357是一个关键的磷酸化位点。基于课题组前期解析的PDI晶体结构[2]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内外源荧光检测和限制性酶解分析,发现Ser357磷酸化诱导PDI分子呈现开放的构象。有意思的是,该位点的磷酸化使得PDI从一个帮助蛋白质氧化折叠的氧化还原酶转变为一个抑制错误折叠蛋白聚集的分子伴侣,即从“Foldase”转变为“Holdase”。这一功能转换使PDI在ER 应激条件下得以发挥维持蛋白质稳态和细胞存活的作用。IRE1介导的UPR通路对于细胞命运的‘生死抉择’十分重要,其适度活化能促进细胞存活而过度活化则会引起细胞凋亡。磷酸化的PDI还能直接结合在ER 应激 “传感器” IRE1的腔侧结构域,抑制其过度活化。研究者进一步在小鼠模型中证实,ER应激时PDI S359A Knock-in小鼠的肝脏表现出更强的IRE1活化水平、更高的促炎和促凋亡信号以及更明显的肝损伤,说明磷酸化的PDI可抑制IRE1过度活化引起的肝细胞凋亡。
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细胞通过Fam20C磷酸化PDI来快速灵敏地应对ER应激的新机制,而且发现了PDI是一种新的应激激活的分子伴侣,完美诠释并丰富了王志珍院士和邹承鲁院士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PDI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科学论断[3]。该项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于ER应激领域的认识,也有望为ER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干预手段。
该项工作在线发表于2020年3月9日的《The EMBO Journal》杂志(DOI:10.15252/embj.2019103841)。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课题组王磊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于娇娇和李涛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生物物理所王立堃研究员、娄继忠研究员以及大连化物所刘宇研究员参与了研究工作。该研究也得到北京大学肖俊宇研究员以及生物物理所徐平勇研究员的帮助。生物物理所科学研究平台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图:Fam20C通过磷酸化PDI诱导其功能转换来维持内质网蛋白质稳态并缓解内质网应激
文章链接:https://www.embopress.org/doi/10.15252/embj.2019103841
参考文献:
[1] Zhang J, Zhu Q, Wang X, Yu J, Chen X, Wang J, Wang X, Xiao J, Wang CC, Wang L. Secretory kinase Fam20c tun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dox state via phosphorylation of Ero1 alpha. EMBO J. 2018, 37:e98699.
[2] Wang C, Li W, Ren J, Fang J, Ke H, Gong W, Feng W, Wang CC.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redox-regulated dynamic conformations of human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3, 19:44-53.
[3] Wang CC, Tsou CL.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is both an enzyme and a chaperone. FASEB J. 1993, 7:1515-1517.
(供稿:王志珍研究组)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王志珍院士课题组揭示磷酸化修饰调控内质网应激早期应答的新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9
相关话题/细胞 生物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国红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李丕龙课题组合作首次报道了Rett综合症突变削弱了MeCP2介导的染色质液—液相分离形成
2020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国红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丕龙课题组合作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题为“Rett syndrome mutations compromise MeCP2-mediated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秦燕研究员课题组和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多细胞球体构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0年1月31日,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发表了秦燕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Cellular Nanofiber Structure with Secretory Activity-Promoting Charac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王晓群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绘制人类海马体发育的细胞图谱和基因调控网络
2020年1月16日, 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Deco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ippocampu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系统阐明了人海马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和细胞命决定因子,绘制了高精度发育细胞图谱,解析了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高通量测序中心开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在组学水平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位居2018年《Science》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常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丢失了细胞在原组织中至关重要的空间位置信息,而单细胞空间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从胞外基质到细胞核特异性地激活溶酶体
11月14日,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大分子卓越创新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An ECM-to-nucleus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es lysosomes for C. elegans larval developme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俞洋课题组和上海生化细胞所黄旲课题组合作发现PANDAS复合物在piRNA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俞洋课题组推送院里的稿件,标题稍作修改)
转座子(transposon)由冷泉港实验室Barbara McClintock(诺贝尔奖)首先在玉米中发现【1】。转座子又被称为“跳跃基因”,类似于内源性病毒,能够在宿主基因组中“复制和粘贴”自己的DNA,以达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转座子的“跳跃”可能会产生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动物不孕不育。有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及新型生物正交反应“S-Click”方法改造氨基酸氧化酶
2019年10月 5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以“Hot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王江云课题组题为 “S-click reaction for isotropic orientation of oxidases on electro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生物物理所杨鹏远课题组揭示内质网蛋白Nogo-B促进肝脏炎-癌转化新机制
肝癌是第二大癌症,与其他肿瘤相比,肝癌发生的诱因常由于长期的肝脏慢性炎症,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在诱导炎症发展成肿瘤的众多因素中,炎性微环境的差异是肝脏炎-癌转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这种炎性微环境如何激活细胞诱导癌变的调控网络和功能机制仍未阐明。 2019年7月29日,Natur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刘光慧研究组揭示人干细胞去衰老的表观遗传机制
2019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Stabilizing heterochromatin by DGCR8 alleviates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生物物理所周政组揭示Chz1识别并组装H2A.Z的分子机制
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变体组装形成特殊的染色质结构,这种与常规组蛋白不同的染色质结构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组蛋白变体H2A.Z与常规组蛋白H2A具有较为相似的一级序列,H2A.Z是多细胞生物的必需基因,且在基因转录调节、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科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