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发表了秦燕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Cellular Nanofiber Structure with Secretory Activity-Promo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Multicellular Spheroid Formation and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该项工作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结构的纳米纤维海面,毛乳头细胞在培养在该海绵上可以快速聚集形成多细胞球体,并且该球体具有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
多细胞球体可以模拟体内微环境并维持组织的独特功能,在组织工程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具有结构缺陷的传统培养微环境使细胞培养和收集过程复杂化,并且细胞的功能易于丢失。为了构建有效的功能性多细胞球体,该研究中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结构的纳米纤维海绵。采用毛囊再生模型评价了在蜂窝状结构纳米纤维海绵上形成的毛乳头多细胞球体的毛囊诱导能力。通过结构的微调,纳米纤维海绵具有适当的弹性,其创造的三维动态微环境调节了细胞行为。蜂窝状结构的纳米纤维海绵使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到达一个平衡状态,这更有利于毛乳头细胞在短时间内形成可控的多细胞球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善毛乳头细胞的分泌活性并恢复其固有特点。使用BALB/c裸鼠进行的实验表明,培养的毛乳头多细胞球体可以有效增强毛囊诱导能力。该系统为多细胞球体的构成和毛囊的再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的资助。
图示:在蜂窝状结构纳米纤维海绵的培养下,毛乳头细胞可以形成多细胞球体,该多细胞球体与表皮细胞共同移植在裸鼠后背上可使毛囊再生。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9b21125
(供稿:秦燕研究组)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秦燕研究员课题组和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多细胞球体构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9
相关话题/细胞 结构
蓝藻光合作用光系统I捕获光能和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研究进展
2020年2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photosystem I–IsiA–flavodoxin supercomplex》的研究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蓝藻光合作用环式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
2020年1月3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及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米华玲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lectron transport mecha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王晓群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绘制人类海马体发育的细胞图谱和基因调控网络
2020年1月16日, 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Deco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ippocampu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系统阐明了人海马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和细胞命决定因子,绘制了高精度发育细胞图谱,解析了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合作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2019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以封面文章联合发表了题为“A 3.3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Hyperthermophilic Res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高通量测序中心开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在组学水平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位居2018年《Science》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常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丢失了细胞在原组织中至关重要的空间位置信息,而单细胞空间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从胞外基质到细胞核特异性地激活溶酶体
11月14日,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大分子卓越创新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An ECM-to-nucleus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es lysosomes for C. elegans larval developme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俞洋课题组和上海生化细胞所黄旲课题组合作发现PANDAS复合物在piRNA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俞洋课题组推送院里的稿件,标题稍作修改)
转座子(transposon)由冷泉港实验室Barbara McClintock(诺贝尔奖)首先在玉米中发现【1】。转座子又被称为“跳跃基因”,类似于内源性病毒,能够在宿主基因组中“复制和粘贴”自己的DNA,以达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转座子的“跳跃”可能会产生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动物不孕不育。有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刘光慧研究组揭示人干细胞去衰老的表观遗传机制
2019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Stabilizing heterochromatin by DGCR8 alleviates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生物物理所刘志华组揭示了肠道共生菌调控胰岛beta细胞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血糖平衡的分子机制
数以百亿计的微生物与宿主构成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帮助宿主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之外的其它生理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各器官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在分子水平理解肠道菌与宿主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共生机制。 参与代谢调控是肠道菌影响宿主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肠道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铁蛋白探针:精准靶向肝癌,使其可视化并杀死肝癌细胞
阎锡蕴课题组在前期利用人铁蛋白特异识别肿瘤标记分子TfR1的特性,将纳米酶精准输送到肿瘤部位,并通过酶催化产生活性氧(ROS)杀伤肿瘤的基础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又设计出一种能够特异靶向肝癌,使其可视化并杀死肝癌细胞的新型铁蛋白探针,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 在这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