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所杨元合研究组依托在青藏高原典型冻土分布区建立的热融塌陷观测平台,基于连续3年野外观测、原位养分添加实验以及同位素标记实验相结合的手段,揭示了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在调控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对冻土融化响应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土壤磷有效性而非氮有效性决定着该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和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沿冻土融化序列的变化。基于养分添加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磷添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氮添加更为显著。上述发现强调了土壤磷有效性对冻土碳循环的关键调控作用,拓展了学术界对冻土融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氮-磷交互作用的认识。
该研究成果于8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植物所特别研究助理杨贵彪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杨元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gcb.15845
(植被生态实验室供稿)

土壤磷有效性调控生态系统生产力对冻土融化的响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