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粮食来源之一,水稻的胚乳是其主要的营养物质。三倍体的水稻胚乳是由受精的极核发育而来。灌浆期的水稻胚乳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糊粉层、亚糊粉层和淀粉胚乳三部分。成熟胚乳的糊粉层为活细胞,淀粉胚乳为死细胞,位于二者之间的亚糊粉层细胞作为一种过渡细胞类型在发育早期既累积淀粉也累积蛋白质,在胚乳发育后期分化为淀粉胚乳。尽管糊粉层和淀粉胚乳细胞具有相同的发育起源,但是它们的细胞学形态、基因表达、营养物质组成和细胞命运却有很大差异,其背后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
中科院植物所刘春明研究组此前在研究中利用半粒种子筛选方法获得了两个糊粉层增厚的水稻品系ta1和ta2,研究人员对ta1品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ta1的糊粉层厚度约为野生型的2倍,且增加的糊粉层由亚糊粉层细胞发育而来。图位克隆结果表明,ta1糊粉层加厚的表型是由OsmtSSB1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一个定位于线粒体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在颖果的糊粉层、亚糊粉层和胚胎中高表达,而在淀粉胚乳中不表达。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OsmtSSB1-GFP定位于线粒体,具有特异的单链DNA结合活性。OsmtSSB1蛋白可分别与线粒体重组酶RECA3和DNA解旋酶TWINKLE互作。在野生型植物中,用RNA干扰的技术降低RECA3或TWINKLE的表达可以模拟ta1糊粉层加厚表型。此外,ta1糊粉层细胞线粒体的异常DNA重组增加,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的含量及其NADH脱氢酶活性降低,导致胚乳中线粒体形态异常和ATP含量降低。
由此推测,OsmtSSB1可能是通过与RECA3和TWINKLE相互作用,抑制水稻糊粉层细胞线粒体基因组DNA异常重组,维持线粒体有效的能量供应。而有效的能量供给是亚糊粉层细胞分化为淀粉胚乳细胞所必须的。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分子辅助育种工作,将ta1糊粉层加厚性状导入到紫米品种紫香糯1306,并由此选育出糊粉层加厚、营养品质大幅度提高的紫米新品种(中紫1号)。这一研究不仅提升了我们对胚乳细胞分化机理的了解,也为禾谷类作物营养品质改良提高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于5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中科院植物所博士研究生李东起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刘春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与山东农科院张士永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国家科技部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1.05.016
(分子生理实验室供稿)
OsmtSSB1调控水稻亚糊粉层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
AL:糊粉层;SAL:亚糊粉层;SE:淀粉胚乳。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水稻糊粉层细胞命运决定和营养品质改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相关话题/细胞 植物 基因 营养 胚乳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植物与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对氮沉降响应机制的差异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环境变化将可能改变长期演化形成的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氮沉降为例,氮沉降上升严重威胁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造成植物和微生物物种丧失(α多样性的下降),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发生改变。然而,关于氮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光敏色素互作因子调控胞质分裂的新机制
胞质分裂(cytokinesis)是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继核分裂之后在两个新的子核之间形成新的间隔,把一个母细胞分隔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胞质分裂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中,包括单细胞的细菌以及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但是其发生的机制不尽相同。植物的胞质分裂是通过成膜体(phragmoplast)指导细胞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与河南大学合作发现植物生物钟的新调控因子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环境周期性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真核生物都进化出了内源计时器——生物钟,它可以维持细胞内近24小时的基因表达节律性以适应环境中光温因子的昼夜动态变化。生物钟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如光周期依赖的开花时间、发育、叶片衰老,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因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花苜蓿基因组及抗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又名扁蓿豆、野苜蓿,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野生豆科牧草,具有极强的抗旱、耐寒、耐贫瘠等抗逆特性。由于花苜蓿与生产上大规模种植的紫花苜蓿亲缘关系较近,可利用其优异的抗逆性状改良高产苜蓿的抗性,使之成为苜蓿育种的优质基因资源。然而,由于缺乏花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是蕨类植物第二大科,也是蕨类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该科多为附生植物,全世界有1600余种,在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形成2个分布中心。自20世纪40年代秦仁昌教授首次对水龙骨科进行重新界定以来,该科的范围和科下分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亚科和属的概念难以统一。水龙骨科植物起源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全球松属植物的时空进化历史及机制
物种多样性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加,呈现的纬度多样性梯度是最普遍的生物分布式样。但是,在北半球松柏类的大部分物种分布于中纬度山地。形成该独特分布的机制是什么?分布于中纬度的物种与高纬度和低纬度的物种相比,谁的起源更古老?中纬度山地是松柏类植物的进化博物馆(evolutionary museum)还是进化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中部亚洲古季风演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强化了亚洲季风的活动,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系统,关乎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亚洲季风的兴起和变化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现代亚洲季风的发源时间,科学界普遍认同“中新世出现”的假说,由于缺乏定量的古气候数据支撑,目前对“在中新世之前更早时间出现”的假说也有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培育的早熟鲜食葡萄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中科院植物所葡萄与葡萄酒研发团队选育的‘京香玉’和‘京艳’早熟鲜食葡萄品种。 我国是鲜食葡萄生产大国,鲜食葡萄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出口量少,价格也低于世界出口平均价,葡萄果品的品质较差及果品供应期较短是其主要原因。目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磷酸肌醇和生长素介导的植物发育中取得进展
磷酸肌醇是真核生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其动态分布和稳态受到严格的调控。磷酸肌醇磷酸酶具有SAC结构域和两个跨膜结构域,能够去磷酸化磷脂酰肌醇-4-磷酸(PtdIns4P)和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tdIns(4,5)P2]。PtdIns4P和PtdIns(4,5)P2在酵母和动物中功能保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高温胁迫诱发的早衰极大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但目前关于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另外,作为细胞内源计时机制的生物钟在调节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是否参与调控高温胁迫诱导衰老的进程还不清楚。 中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