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与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
摘要:本文利用计算机客观识别技术,稳定地识别出高原切变线并分析了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三套常用的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NCEP CFSR和JRA-55)在高原地区中低层大气的适用性,筛选出与高原地区500 hPa风场较为吻合的NCEP CFS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Climate Forecast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作为基础数据,根据人工判识切变线的基本标准与计算机几何学知识,定义了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标准。对客观识别出的2005~2015年高原切变线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近11年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高原切变线年均生成49.4条,其中东部型切变线年均38条,是高原切变线的基本型;高原切变线维持时间多为6 h;切变线两侧的水平散度、垂直涡度和总变形三个物理量的大值区均出现在94°~95°E。客观识别高原切变线的方法可以较为高效地识别高原切变线,为高原切变线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原切变线/
客观识别/
CFSR再分析资料/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obj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identify the TPSL (Tibetan Plateau shear line) and analyze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PSL. Based on 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three high resolution reanalysis datasets (ERA-Interim, NCEP CFSR, and JRA-55) commonly use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a, the CFSR reanalysis dataset is selected as the basic datase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standard for manual identification of shear line and knowledge of computer geometry, an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TPSL is determined. The objectively identified TPSLs during 2005-2015 are compared with the TPSLs show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nd Shear Line Yearbook.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d verification,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PSL in the recent 11 year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annual average number of TPSLs is 49.4, among which 38 are eastern-type, which is also the basic type of TPSL. The maintenance time of the TPSL is 6 h usually. Areas of large total deformation, vertical vorticity, and horizontal divergence all are located between 94°-95°E. The objective TPSL identification method can efficiently identify the TPSL, and provides a new way to study the TPSL.
Key words:Tibetan Plateau shear line/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CFSR reanalysis dataset/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limatic features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iapjournals.ac.cn/dqkx/article/exportPdf?id=20190102
相关话题/计算机 切变 数据 技术 青藏高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延伸期预报技巧的影响
    摘要摘要:高原积雪是重要的陆面因子,其变化的时间尺度长于大气而短于海洋。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期预测模式(DERF2.0)历史回报资料与被动微波资料(SMMR)、被动微波成像专用传感器(SSM/I)数据反演的逐日雪深资料,分析了1983~2014年冬季和春季转换季节高原积雪对热带外地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水汽向平流层的等熵绝热和非绝热传输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落基山地区的对比
    摘要摘要:夏季亚洲季风区是对流层向平流层物质输送的主要通道,其对平流层水汽的变化有重要贡献。以往的研究表明亚洲季风区向平流层的水汽传输主要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本文利用多年平均的逐日ERAi、MERRA再分析数据和微波临边观测仪(MicrowaveLimbSounder,MLS)数据,首先对比分析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摘要摘要: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针对高原夏季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开展了大量观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高原云微物理结构、云中水分转化和区域水分收支特征,本文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并结合高原试验期间的各种观测资料,对那曲观测试验区2014年7月5~6日的一次较为典型的夏季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利用辐射数据构建云物理结构
    摘要摘要:本文运用CloudSat卫星上搭载的雷达探测数据和AQUA卫星搭载的辐射光谱仪探测数据,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地理位置位于(15°~45°N,145°~165°E)区域内(远海)发生的云场数据开展分析,研究云的物理结构特征与其光谱辐射特性的相互关系。不同光谱波段对云物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结合激光雷达和探空资料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混合层高度特征
    摘要摘要:利用那曲地区的微脉冲激光雷达探测资料,采用梯度法获取了那曲地区白天混合层高度随时间的演变信息及混合层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混合层在上午发展缓慢,中午以后发展迅速,14:00(北京时)前后达到稳定;强烈的对流热泡活动导致混合层高度起伏较大,参数化反演得到的卷夹层厚度达到0.4~0.5km,卷夹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和地表热源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
    摘要摘要: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和地表热源的气候效应是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大量资料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均表明这两个因子对亚洲季风有一定的预测意义,本文对此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并进一步比较了青藏高原积雪和地表热源影响东亚和南亚夏季降水的异同。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降水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均存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CloudSat/CALIPSO卫星资料的青藏高原云辐射及降水的研究进展
    摘要摘要:青藏高原上空的云及其相关联的降水和辐射影响了高原上空非绝热加热的空间结构。2006年卫星发射升空的CloudSat/CALIPSO卫星提供了定量的、完整的云垂直结构信息。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基于该资料进行的青藏高原上云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云与降水相关性,云辐射效应以及模式中的云-辐射问题方面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青藏高原感热气泵影响亚洲夏季风的机制
    摘要摘要: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关于青藏高原感热驱动气泵(TP-SHAP)及其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θ)、位涡—加热(PV–Q)、和角动量守恒(AMC)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影响机制。指出高原斜坡上的表面感热加热改变了移向高原的大气质块的能量从而出现垂直抽吸的重要性。强调了高原加热产生的位涡强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IJC: 全球三维位涡方程及青藏高原地区表面位涡及其收支特征
    位涡是一个综合了大气动力和热力信息的物理量,通过对其守恒性,不可渗透性和可反演性的研究和应用,一系列复杂天气气候事件背后的物理机制得以揭示。在位涡动力学以往的研究中,大气内部位涡的再分布状况及其气候效应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重点。然而,位涡的不可渗透性定理表明,尽管位涡可以沿等熵面进行再分布,但驱动全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RS: 北极与青藏高原上空云微物理对云辐射效应垂直结构的影响
    青藏高原(TP)和北极地区都是寒冷、脆弱的地区,对全球变暖十分敏感。然而,两个地区的云辐射效应(CRE)有何异同呢?两个地区云微物理分布对CRE的垂直结构又有何影响呢?  近期,上海师范大学燕亚菲博士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屹岷研究员、王晓聪研究员联合中山大学刘肖林博士采用CloudSat/CAL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