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IJC: 揭示海洋上层盐度季节变化的时空结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海洋盐度,是海水的核心物理参数之一,盐度的分布与变化可以作为全球水循环过程(降水及蒸发)和一些重要变率的指示因子,常被称为天然的“雨量计”。同时,盐度变化也能通过调整海水状态和海洋环流等过程,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过去,由于海洋盐度观测资料较为稀疏,针对全球尺度的盐度季节变化研究相对滞后。本世纪,Argo及多种仪器组成的海洋观测网的建立使得海洋观测第一次有了接近全球(上层2000米)的覆盖,为从全球和区域尺度研究盐度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联合研究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发表题为“Climatological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upper ocean salinit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关注以下几个科学问题:全球和区域尺度海洋盐度的季节变化存在什么样的时空结构,可能的机制是什么?盐度作为天然“雨量计”的概念在季节尺度是否依然正确?
  该研究基于IAP等多套海洋盐度格点观测数据集、欧洲中心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开发的海气淡水通量数据,描述了区域至全球尺度上层2000米海洋盐度的三维空间分布,评估了盐度季节信号的稳健性,探究可能驱动盐度季节变化的因素(海气淡水通量、河流淡水通量)。新的研究表明,在大部分海域,盐度在海洋上层350米内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一些区域季节变化甚至可以达到2000米。
  在海表,盐度季节变化强烈(幅度超过0.6gkg-1)的区域包括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热带太平洋、热带大西洋、热带印度洋和东北印度洋海域。受大气环流(如ITCZ)季节性摆动的影响,赤道北侧(5°N到30°N)区域的淡水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导致表层海水盐度前半年较高、后半年较低;赤道南侧(20°S到5°S)则相反。在中高纬海域,海表盐度的季节变化与淡水通量的季节变化有相位差异,表明这些区域的盐度变化受到陆地的河流径流、海冰变化、海洋动力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图1.纬向平均淡水通量(ERA和OAflux数据)、0-2000米纬向平均盐度(IAP数据)的季节变化(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
  文章指出,纬向平均而言,上层40-80m,盐度异常季节变化与淡水通量的季节变化趋于一致,表明在近海表区域的盐度可作为“雨量计”;在100m以下,海洋动力过程在盐度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沿岸海域和极地地区,受海洋动力过程、河流径流等因素影响,淡水通量对盐度的变化不占主导作用,故“盐度雨量计”的概念在这些海域不适用。
  最后,研究发现,由于Argo观测网在极地和近岸无观测,仅基于Argo数据构建的格点数据集无法准确描述全球海表盐度的季节变化。而集成Argo、温盐深探仪(CTD)、浮标、潜标、Glider等多种观测系统的数据集(如我国IAP数据集、英国EN4、日本Ishii)可以较为一致的刻画近岸和极地的盐度变化。因此,充分集成所有的海洋观测数据对准确描述海洋变化极为重要。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和大气物理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刘媛昕,其余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博士生潘玉莹、成里京副研究员和朱江研究员,美国圣-托马斯大学John Abraham,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斌高级工程师,国防科技大学宋君强院士。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2017YFA0603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6202, 42122046)、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自主部署项目(COMS2019Q01)等资助。
  论文:
  Liu, Y., L. Cheng*, Y. Pan, J. P. Abraham, B. Zhang, J. Zhu, J. Song, Climatological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upper ocean sali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1– 22. https://doi.org/10.1002/joc.7428
  全球海洋盐度格点数据集:
  http://www.ocean.iap.ac.cn/
  http://msdc.qdio.ac.cn/data/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海洋 数据 观测 中国科学院 论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D: 一套适用于未来气候变化动力降尺度预估的CMIP6多模式集合误差订正数据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动力降尺度方法,是获取未来高分辨率天气气候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过程中,全球模式的误差会传递到区域模式中,从而降低降尺度模拟的可信度。因此,在动力降尺度模拟之前,对全球模式系统误差进行订正,已逐渐成为国际上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空气质量改善过程中区域传输贡献量的观测估算方法
    2013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空气质量的治理力度。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级各地政府在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近40%。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封面故事|提升海洋模式分辨率的重要性
    海洋环流模式广泛应用于短期和季节天气预报,以及长期的气候模拟。虽然接近真实的海洋环流模拟需要高昂的计算成本,尤其是模式分辨率从几十公里的尺度提升到几公里会耗费大量机时,但考虑到逼真的海洋模拟有助于预报员和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分辨率越高,越能发现和理解潜在的危险,提升分辨率是否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FMS: 海洋中尺度涡轨迹可预报性期限研究取得进展
    大气和海洋是复杂的非线性混沌系统,任何的小扰动随着时间的发展,都会导致预报对真实状态的巨大偏离。“可预报性”是在大气的预报研究中提出,已在天气和气候领域针对对物理量(温度等)和特定的天气气候事件(台风、ENSO等)开展了,而针对海洋,特别是海洋中重要运动形式的中尺度的可预报性研究则较少。  中国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RL: 天-地协同观测揭示地球伽马射线闪与对流层闪电的相互关系
    地球伽马射线闪(Terrestrial Gamma-Ray Flash, TGF)是起源于地球大气快速(≤1 ms)而强烈(>40 MeV)的高能光子爆发,与对流层闪电和雷暴关系密切,并可能涉及闪电始发等基础问题,是当前大气和空间电学、高能物理等领域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热点。然而,由于TGF的高能光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重要的降水系统,云内对流雨核区降水较大,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飞机探测是认识该类降水云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流区垂直气流较强,飞机进入其中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颠簸,影响飞机安全。因此,针对积层混合云系开展的综合探测并不多,云内对流雨核区含水量和增雨潜力仍有待深入研究。图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封面文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观测和数据库的发展
    据统计,台风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295亿元,最高年份近千亿元。尽管我国台风预报水平近年来稳步提高,但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对台风演变机理的研究和预报技术的提升。  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的“海燕计划”是我国首次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的海洋综合观测试验。在2020年追逐“森拉克”的观测试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OO: 全球涡分辨海洋预报系统LFS(LICOM Forecast System)最新进展
    过去二十年,随着高分辨率卫星观测、超级计算机和先进的海洋数据同化方法的发展,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主流海洋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已实现涡分辨(eddy-resolving)。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海洋模式团队研发完成了全球涡分辨率LASG/IAP气候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所联合全球13家单位发布全球海洋变暖2020年度报告
    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Prof. M. Mann、AAAS/AGU/AMS会士Prof. K. Trenberth等),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以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 减排使北大西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成为海洋吸热的中心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气溶胶,造成地球系统能量收支不平衡,全球正在加速变暖。地貌由绿变黄,森林大火蔓延,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高度升高……进入地球系统总能量的93%通过海气界面热通量形式被海洋表层吸收,进而被海洋环流运输、迁移并存储在海洋内部。海表吸热是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关键因子,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