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AFM: 国产便携式开路氨分析仪助力氮循环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氨是大气中最主要的碱性气体,在二次气溶胶颗粒物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引发重霾污染和过量氮沉降的重要活性氮,在农业生产中,氨挥发也是农田氮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因氨具有强表面吸附力和水溶性等特性,大气氨浓度和地气氨交换通量的原位准确测量一直是学界的一大挑战,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测量仪器大多采用闭路吸入式的构造,采样管路的吸附效应一直制约着大气氨浓度的快速高频高精准度测量。与此同时,闭路仪器和搭配使用的外置抽气泵均要求交流供电,这意味着目前绝大多数的大气氨通量观测只能在少数电力条件允许的环境下开展。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凯和郑循华所在的碳氮循环团队和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合作,研发了一款便携式、高精度、快响应的开路多通池激光氨分析仪(图1)。这款仪器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采用了分布反馈式量子级联激光(DFB-QCL)的光源,其开放式的光路结构,解决了传统闭路仪器管路吸附引起的测量误差,光机电软各个部分高度集成,可完全由太阳能驱动运行,适合野外条件使用。研究团队基于实验室和野外观测试验,对这款仪器的稳定性、测量精度、准确度等指标进行评价,并以它为核心部件,集成开发了一套基于大气湍流方法(涡动相关法)的氨通量观测系统(图2),这是目前测量地气氨交换通量的理想方法。
  野外测试结果显示,这款开路氨分析仪可在-15至40度的环境温度下稳定运行,10 Hz采样频率的测量精度(1σ)达0.302 nmol mol-1(即ppbv),半小时氨通量检测限为7.1 ± 1.1 μg N m-2 h-1。凭借这一灵敏度,该通量观测系统能准确有效地测量农田、养殖场等强排放源的氨排放通量,也可有效测量大多数区域的大气氨沉降速率。这款国产仪器的问世,为大气氨浓度和地表与大气间的氨交换通量测量提供了一种先进工具,也将助力国内大气环境学、生态学、农学等领域的氮循环研究。

图1 HT8700型开路氨分析仪及其结构图

图2 大气氨通量涡动相关法观测系统

图3 亚热带稻田施肥期间观测的大气氨浓度和地面氨排放通量
  上述研究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41975169)和中国科学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DBS-LY-DQC007)资助,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文章引用:Wang K.*, Kang P., Lu Y., Zheng X.H., Liu M.M., Lin T.J., Butterbach-Bahl K., Wang Y.*, 2021. An open-path ammonia analyzer for eddy covariance flux measurement.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308–309: 108570.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570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大气 测量 观测 仪器 激光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 利用涡动相关技术测量森林冠层内外臭氧干沉降通量
    涡动相关技术是测量大气和下垫面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经典微气象学方法,已广泛用于温室气体界面通量观测。随着快速响应仪器的研发,涡动相关技术在臭氧、挥发性有机物和活性氮气体等大气化学成分通量观测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应用涡动相关技术在我国开展外场观测研究的成功案例非常少,通量测量数据缺乏已成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专刊: 大气氧化能力,臭氧和PM2.5污染:定量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模拟和控制
    地球诞生之初,大气以还原性物质为主。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中的还原性物质逐渐被氧化,演变成现在氧化性为主的大气环境。在氧化性环境中,人为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类似于人体排异反应的现象,被各种氧化剂氧化为二次污染物并逐渐从大气中去除。影响大气污染物去除速率的指标被称为大气氧化能力(AOC)。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ES: 大气所利用闪电资料改进局地降水短临预报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困扰数值预报模式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0-6h)中应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平衡调整(Spin-up)问题,平衡调整阶段中模式不能产生足够的上升运动,导致前几小时的预报无效,即使成熟的快速更新雷达资料同化也仍需要1-4小时的平衡调整时间。  闪电是强对流发展的产物,可有效指示雷暴云中的上升运动和冷云微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SS: 热带森林旋翼型无人机大气化学采样技术优化研究
    大气化学成分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由百米水平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景观构成,包含高地、山丘、谷底等,不同森林地貌可能导致不同植被种类分布,从而造成大气化学成分的在树冠层上的非均一分布。考虑现有地基通量塔、雷达、飞机航测、卫星遥感等探测技术在热带雨林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青藏高原及邻近季风区大气顶能量收支与云辐射效应的气候模式偏差
    云辐射过程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加热与能量收支,可引发诸多天气与气候反馈作用,与之有关的模式物理参数化过程是当前天气与气候模拟研究中的关键且不确定性极大的环节。亚洲季风区因其复杂多样的地形、海陆分布和环流条件,云辐射特性表现出很大的时空不均匀性(图1)。有效改进亚洲季风气候的模拟需要基于观测资料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RL: 天-地协同观测揭示地球伽马射线闪与对流层闪电的相互关系
    地球伽马射线闪(Terrestrial Gamma-Ray Flash, TGF)是起源于地球大气快速(≤1 ms)而强烈(>40 MeV)的高能光子爆发,与对流层闪电和雷暴关系密切,并可能涉及闪电始发等基础问题,是当前大气和空间电学、高能物理等领域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热点。然而,由于TGF的高能光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重要的降水系统,云内对流雨核区降水较大,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飞机探测是认识该类降水云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流区垂直气流较强,飞机进入其中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颠簸,影响飞机安全。因此,针对积层混合云系开展的综合探测并不多,云内对流雨核区含水量和增雨潜力仍有待深入研究。图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CP: 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中的辐射强迫污染反馈阈值与自净能力阈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揭示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理,定量气溶胶辐射强迫对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对大气污染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经费资助下,辛金元研究团队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研究揭示风云及葵花卫星与地基雷达对云顶高度测量的差异
    云是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是地-气系统辐射能量收支的重要调节器。云层高度、粒子浓度等物理参数共同作用并决定云的辐射强迫效应,它们的准确测量对精确估算地区或全球云的辐射效应至关重要。卫星和地基雷达是探测云顶高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探测原理、反演方法等的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差异。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