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中心贾根锁研究团队基于气象台站观测数据与遥感不透水面数据,评估了1980-2017年中国区域夜间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对夜间热浪的贡献。
该研究发现,1980-2017年中国区域夜间热浪的发生强度和频次、持续时间均呈增加趋势。此外,每年夜间热浪发生的时间明显延长,春季和秋季夜间热浪发生频次和强度均有显著增加(图1)。城市区域夜间热浪持续时间的延长,近50%是由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贡献。城市土地利用扩张会导致地表蒸散发量降低,近地表风速减弱,引发更为强烈的城市热岛效应,并进一步加剧高温热浪。该研究对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扩张对高温热浪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了对热浪与城市热岛叠加效应的认识。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为2021届博士毕业生时子童,研究成果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该工作由基金委重点基金(41861124005)和面上基金(41675079)共同资助。
文章引用:Shi, Z., Xu, X., & Jia, G. (2021). Urbanization magnified nighttime heat waves in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1GL093603.
文章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1GL093603

图1 (a)中国1980-2017年夜间热浪强度变化特征;(b)夜间热浪持续时间中的城市化效应评估结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