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进一步揭示影响季风行为的驱动因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季风会对世界各地的人口产生重大影响,其带来的强降水以及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山洪,能够损害农作物,并对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在一些国家,如印度,季风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水源。能够准确地预测季风,以及预测导致这些事件的气候变化,可以帮助国家和社会进行更好地准备和规划,从而提高安全性并减少经济损失。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式扰动试验,产生了有助于改进这些预测的数据集。
  近日,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刚刚预出版的一篇数据描述文章,介绍了该试验所用的模式,试验设计以及模拟数据集。
  季风是大气环流或盛行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其与海洋和陆地的不均匀加热导致的降水的相应变化有关。季风从寒冷的地区吹向温暖的地区,导致了热带地区的干季和旱季。然而,由于诸如陆地和海洋位置之类的外部因素可以影响区域的风场以及降水场,因此,季风的特征以及活动因地区而异。例如,由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伊朗高原的热力强迫作用使得印度洋暖湿气流输送到印度和南亚的湿润区,导致南亚季风环流和降水尤其强劲。
  中国科学院的气候系统模式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FGOALS-f3-L)向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The sixth phase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CMIP6)中全球季风模式比较计划(Global Monsoons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GMMIP)提交的模式数据集,为评估海表温度趋势以及其对季风环流和降水分布提供了一个有价值工具,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高海拔地形如何影响全球季风系统。
  本文的第一作者,何编博士,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SG)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他说:“这些数据对于理解由青藏高原驱动的次季节气候信号的变化十分有用。”
  全球季风系统由几个季风子系统组成,包括亚洲季风,澳大利亚季风,北非季风和南非季风,北美季风和南美季风,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上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和行为。描述这些差异对当前的气候模式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驱动季风系统的复杂的海陆气相互作用,而与此同时季风系统又受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的共同影响。
  地形可以通过强迫空气向上抬升而影响天气,随着空气的上升,气压和温度变化会导致降水,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形效应”或“地形降水”。尽管人们认识到地形会影响季风,但关于全球高大地形对季风环流和降水的直接影响仍存在很多争论。
  何博士解释说:“基于观测海表温度和海冰强迫,我们提供了三套全球季风长期变化的集合模拟试验,从初始化方法上来减少模式不确定性。我们也在GMMIP Tier-3试验中提供高时间频率输出以便通过瞬变过程更好地了解青藏高原在全球季风系统中的作用。”
  这是作者为IPCC CMIP6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撰写的两篇论文之一。另一篇论文(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76-019-9027-8) 描述了中国科学院FGOALS-f3-L模式参加CMIP6 DECK试验中大气模式比较计划(Atmospheric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AMIP)这一基准试验的模拟数据。
  何博士说:“我们将在下一步模拟中考虑海气相互作用,因为这也是理解全球季风和相关的地形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改进模式对季风行为的模拟,以便更准确地预测季风。”
  Citation: He, B, and Coauthors, 2020: CAS FGOALS-f3-L model datasets for CMIP6 GMMIP Tier-1 and Tier-3 experiments. Adv. Atmos. Sci., 37(1), doi: 10.1007/s00376-019-9085-y . (in press)
  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doi/10.1007/s00376-019-9085-y

  图1 (a)全球陆地表面气温异常的时间序列(单位:K,相对于1951-1980年的异常)。红线表示GISS数据。粗黑线表示三组amip-hist试验的集合平均结果,而三个集合r1i1p1f1, r2i1p1f1, r3i1p1f1分别用三种虚线表示。(b)与(a)同,但为降水(单位:mm d-1)的结果。红线表示GPCC数据。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数据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气所揭示人为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东亚冬季气温长期趋势的贡献
    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也在不断升高,但由于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调制,全球不同地区的增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东亚地区近年来就表现出显著的冬季降温趋势,并多次遭遇寒潮、低温暴雪等极端事件的影响。可见,定量揭示气候系统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最近几十年东亚冬季温度趋势的相对贡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利用干旱指数量化干旱强度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干旱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自古以来就不容忽视。比如白居易赋诗《杜陵叟》“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描述的就是华北地区的春旱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民不聊生。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能量化干旱强度对植被活动的影响,进行提前预测,减小旱灾带来的损失?  为了量化干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
    《大气科学进展》2019年第7期封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书涛博士、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正华教授和安徽省气象局卢燕宇的合作研究成果“基于温度、降水、叶面积指数模拟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被选为大气所主办的英文期刊《大气科学进展(英)》(Advances in Atmospher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利用100公里分辨率的气候系统模式准确模拟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 (TC) 作为作为最为剧烈的极端天气过程之一,一方面能从热带洋面为陆地带来充沛的降水,另一方面也对受其袭击的沿海城市地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利用气候系统模式进行热带气旋的模拟和预测是近年来热门的方向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公里及以上水平分辨率的全球高分辨率模式能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发现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热带太平洋海气CO2通量年际变率偏差的原因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气候模拟中心开始在其气候系统模式中引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块,构建地球系统模式,从而在气候变化模拟中更好地反映海洋碳循环与气候的反馈作用。但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耦合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利用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前有必要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海洋碳循环的模拟效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
    当谈到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效应贡献时,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旱地氧化亚氮(N2O)和水田甲烷(CH4)排放,常常忽视了高水肥投入、轮作和秸秆还田等管理措施产生的农田固碳效应,综合考虑碳循环和温室气体交换过程,农田到底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还是吸收汇?  大气所地气碳氮交换研究团队在汾渭平原典型冬小麦-夏玉米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如何快速识别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的多种异常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公众了解空气质量最重要的依据,被广泛应用于改进空气质量预报、污染过程分析等众多大气污染相关研究。但由于仪器故障、恶劣环境和测量方法等原因,异常数据时有出现。  图1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的典型异常示例  实际应用中通常依赖人工审核识别异常数据,但随着监测站数量的快速增加,人工审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一套31年全球高分辨率逐小时海表温度数据
    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是海气相互作用最重要的因子,它是大气的下边界,又受大气条件的控制,天气到气候时间尺度的变化都与其相关。由太阳辐射和地球旋转引起的SST日变化是SST 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日变化又是SST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全球海域SST日变化幅度超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山东省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上空红色精灵母体闪电的定位结果分析
    雷暴系统通过其内部的闪电电荷传输在中高层大气中产生了多种形式的瞬态发光现象,如红色精灵、巨型喷流和蓝色射流等。  基于闪电近地空间效应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陆高鹏博士研究团队利用长基线闪电定位网中的甚低频-低频磁场天线记录到了同2015年夏季中国山东省一次不对称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气象大数据实验室召开2020年度第一次工作研讨会
    2020年5月14日下午,气象大数据实验室工作研讨视频会召开,围绕进一步推进冬奥气象核心技术攻关、建立智能会商系统进行深入交流。中国气象局金荣花副司长、代刊研究员,北京市气象局局长张祖强、副局长梁丰、处长宋巧云、处长刘建忠,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敏,北京市气象台台长季崇萍,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