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程兰花1,2, 杨德刚1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1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2017年04月06日 收稿; 2017年06月12日 收修改稿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59)资助
通信作者: 杨德刚, E-mail:dgyang@ms.xjb.ac.cn

摘要: 为有效整合利用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乌昌一体化"深层次发展,从失配的角度,引入对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认识,并将生态学中的健康距离模型应用到医疗卫生资源研究中。以新疆乌昌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2005—2014年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造成失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序演化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为高度失配主导(2005—2006)、失配度平稳下降(2007—2009)、失配度波动下降(2010—2014)3个阶段,失配度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结构性特征,整体由高度失配向适配方向发展,空间结构由"V "字形向" M"字形演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内部因素)、地方财政支出和行政能力(直接因素)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及宏观的区域发展战略(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
关键词: 医疗卫生资源乌昌地区时空演化特征失配度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resources mismatch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CHENG Lanhua1,2, YANG Degang1
1.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smat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mismatch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uses healthy distance model in the ecology to study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mismatch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from 2005 to 2014 in order to make use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umqi-Changji integration eff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s declining and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periodic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from 2005 to 2014. The mismatch degree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 mismatch dominated stage (2005-2006), smooth descent stage (2007-2009), and volatile descent stage (2010-2014). The differences in mismatch degree among the regions are expending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mismatch has obvious directional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showing a trend from high mismatch to adaptation, and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shows a trend from V-shaped pattern to M-shaped pattern.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 (internal factors),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spending and administrative ability (direct factors), and the national health policies and macro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mismatch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Key words: health resourcesUrumqi-Changji region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mismatch degree
国外最早对于失配问题开展研究的是美国****Kain,他在研究就业人口和工作岗位之间的空间不匹配问题时,提出“空间失配”假设[1]。此后,该理论陆续被一些****应用于研究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关系问题[2-5]。在空间失配理论基础的引导下,国外一些****又将失配的概念引入到其他领域。澳大利亚****Orchard、英国****Le Grand研究城市社会公共资源失配问题[6-7]。国内有关失配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04年周江评[8]将“空间失配”理论首次引入国内,对城市就业失配问题开展研究。此后,国内****陆续开展关于就业-居住空间不匹配问题的相关研究。柴彦威等[9]利用调查问卷,深入探讨和分析北京市微观个体所承受的职住分离程度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虞晓芬等[10]提出“居住黏性”的观点来揭示杭州市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失配的微观机理。郑思齐等[11]研究北京市居住与就业、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空间失衡对各个区位交通拥堵的影响。之后,受空间失配理论的引导,失配的应用领域和内涵被不断拓展。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开始研究城市人居环境[12]、基本公共服务[13-14]、区级产业转移[15]等领域的失配问题,失配的内涵也得到相应拓展。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的基础上[12-14],本文将医疗卫生资源失配理解为实际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配置状态与理想配置状态的偏离现象,将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理解为实际医疗卫生各要素配置偏离理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的程度和趋势。作为公共服务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卫生资源,其配置是动态变化的,涵盖医疗卫生支出、医疗卫生机构数、医疗卫生床位数、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多种要素配置,其配置水平受内部要素配置状态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同样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的基础上[12-14],本文认为: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理想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是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涵盖的多种要素均处于最佳的配置水平,然而由于区域的医疗卫生配置状态总是受内部要素和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所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要素均处于最佳配置水平的区域,但对于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某一特定地理单元,则必然有所对应的理想的医疗卫生配置状态。国内外对医疗卫生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设施可达性评价[16-21]、医疗卫生设施优化布局[22-27]、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28-31]等方面,总结起来都是从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或人享有的公共服务角度研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目前,尚未有从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配置状态与理想配置状态的偏离角度,即医疗卫生资源失配角度专门研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目前国家及地方正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公共服务涵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及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内容较多且繁杂。从失配的角度,专门考察某一地理单元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偏离理想配置状态的程度,既可以拓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视角,又能在总结该地理单元在该特定发展阶段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时空演化特征的同时,清楚地知道该地理单元在某个年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偏离该特定发展阶段理想配置状态的程度,从而能为地区有针对性地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有效整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失配的角度,以新疆乌昌地区8个县市(由于兵团数据较难获得,兵团城市五家渠市不作为研究对象;2007年米泉市并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将2007年之前米泉市的数据并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单元,将8个县市在2005—2014年的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指标的最值(4项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最值取最大值)作为该特定阶段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配置的标准值,由这些标准值构成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作为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理想配置状态,由此构建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生态学研究中的健康距离模型应用到研究中,分析2005—2014年新疆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造成失配的作用机理,意在促进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乌昌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进而促进“乌昌一体化”的深层次发展。
1 研究区概况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乌昌”)地处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85°17′~90°32′E,43°00′~45°38′N,总面积约10万km2,包括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阜康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和五家渠市共9个县市,属于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密集区,经济社会发展易受水资源缺乏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限制[32-33]。但该地区处于新疆率先发展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仍十分突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龙头。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 771.65亿元,占全疆生产总值的40.45%。
基于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两地地理位置接近、产业结构互补且区域空间形态已显现城市集群化的特征,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综合考虑乌昌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发展条件及现实发展需求并在不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情况下做出“乌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乌昌地区除经济相互依赖、互为需要外,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也存在紧密联系。在乌昌党委的有力推动下,乌昌地区正逐步实现财政、规划、市场、交通、金融等方面的统一,“乌昌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向“乌昌一体化”迈进。随着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乌鲁木齐和昌吉回族自治区两地区发展空间得到扩展,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进一步强化。然而,由于传统行政区划调整不易,受行政辖区的限制,乌昌区域内涵盖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共资源或其他资源仍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处于低水平状态,影响了“乌昌一体化”的质量和深层次发展[34]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 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自于2006—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昌吉回族自治区统计年鉴》以及2014年出版的《新疆县域社会经济资料》,部分数据来自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市年鉴。
2.2 研究方法2.2.1 指标体系构建在考虑指标可获得性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13-14, 24]的基础上,遵循指标体系选取的系统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选取万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万人医院卫生院数、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等4项指标,将乌昌地区8个市县在2005—2014年的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指标的最值作为标准值,构建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1)。
Table 1
表 1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目标层指标层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万人财政医疗支出≤1 158.78万元玛纳斯县(2014年)
万人医院、卫生院数≤3.08昌吉市(2014年)
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22.98乌鲁木齐市(2013年)
万人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95.00乌鲁木齐市(2014年)

表 1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2.2.2 指标权重确定1) 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指标数据单位和量纲的差异,需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正指标
${{x'}_{ij}} = ({x_{ij}} - {x_{ij\;{\rm{min}}}})/({x_{ij\;{\rm{max}}}} - {x_{ij\;{\rm{min}}}}),$ (1)
负指标
${{x'}_{ij}} = ({x_{ij\;{\rm{max}}}} - {x_{ij}})/({x_{ij\;{\rm{max}}}} - {x_{ij\;{\rm{min}}}}),$ (2)
式中:x′ij表示第i城市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xij为第i城市第j个指标原始数值;xij max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ij min表示第j指标的最小值。
2) 指标权重确定
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是确定指标权重的两种方法,为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较为常用的熵权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 第j项指标下第i个城市占该指标的比重
${{p}_{ij}}={{{{x}'}}_{ij}}/\sum\limits_{i=1}^{n}{{{{{x}'}}_{ij}}, }\ \ n=1, 2, \ldots, 8, $ (3)
② 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e}_{j}}=-k\sum\limits_{i=1}^{n}{{{p}_{ij}}\ln {{p}_{ij}}}\left( 0<{{e}_{j}}<1, \ k=1/\ln n \right), $ (4)
③ 第j项指标差异化系数
${{h}_{j}}=1-{{e}_{j}}, $ (5)
④ 第j项指标权重
${{w}_{j}}={{h}_{j}}/\sum\limits_{i=1}^{m}{{{h}_{j}}}~\left( m=1, 2\ldots, 4 \right).$ (6)
2.2.3 健康距离模型健康距离模型是最先被陈高应用于评价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新方法[35]。将健康距离模型引入到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评价可以理解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各要素配置状态偏离了理想的配置状态,通过测算实际配置状态与理想配置状态的相对综合距离来评价这种偏离程度,即:相对综合距离越大,偏离越严重,失配度越大;相对综合距离越小,偏离越弱,失配度越小。相对综合距离的计算步骤如下:
1) 假设A和B是两种不同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x1x2x3x4代表医疗卫生资源的共有要素,xb1xb2xb3xb4代表实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B的具体指标数据,运用最值法从B中选取xa1xa2xa3xa4作为理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A的具体指标数据;
2) xbjxaj的相对距离
$\frac{\left| {{x}_{bj}}-{{x}_{aj}} \right|}{{{x}_{aj}}}\times {{w}_{j}}, $ (7)
其中wj代表第j项指标的权重。
3) B到A的相对综合健康距离
$HD\left( {A,B} \right) = \sum\limits_{j = 1}^m {\left| {\frac{{B\left( {{x_{bj}}} \right) - A\left( {{x_{aj}}} \right)}}{{A\left( {{x_{aj}}} \right)}}} \right| \times {W_j}} ,$ (8)
式中:HD(A, B)代表B到A的相对综合健康距离;B(xbj)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际值;A(xaj)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值;wjj指标的权重。相对综合健康距离HD(A, B)的度量值即代表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HD(A, B)越大,失配度越大;HD(A, B)越小,失配度越小。计算结果见表 2
Table 2
表 2 乌昌地区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Table 2 Mismatch degrees of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counties and citi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乌鲁木齐市0.582 40.578 20.485 10.469 60.378 80.474 20.409 60.386 00.232 30.409 3
昌吉市0.666 00.665 60.533 60.539 40.452 40.501 80.400 00.236 60.696 30.311 3
阜康市0.749 60.738 60.677 60.672 30.679 30.700 50.688 50.681 40.665 30.569 5
呼图壁县0.795 90.799 40.778 30.750 40.727 80.733 90.714 90.690 20.677 20.675 9
玛纳斯县0.774 50.734 50.690 00.706 30.681 70.660 20.645 40.670 60.658 70.557 8
奇台县0.844 80.841 80.796 30.784 00.737 60.722 20.694 90.681 00.688 20.668 4
吉木萨尔县0.798 20.779 70.739 30.754 90.731 70.720 60.690 20.699 40.691 70.660 8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0.764 40.734 80.637 70.654 80.631 00.564 00.531 10.570 60.576 70.539 5
平均值0.747 00.734 10.667 20.666 50.627 60.634 70.596 80.577 00.610 80.549 1

表 2 乌昌地区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Table 2 Mismatch degrees of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counties and citi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2.2.4 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类型划分在参考文献[13-14]的基础上,本文运用ArcGIS几何间隔法,将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划分为6级,具体为优秀(≤0.500 0)、良好(0.500 0≤HD≤0.550 0)、低度失配(0.550 0≤HD≤0.600 0)、中度失配(0.600 0≤HD≤0.650 0)、较高度失配(0.650 0≤HD≤0.700 0)和高度失配(≥0.700 0)。
3 结果分析3.1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序演化特征分析1) 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平均值看,失配度平均值由2005年的0.747 0下降到2014年的0.549 1,失配度级别由高度失配转变为良好。从乌昌地区8个县市所属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级别看,2005年乌昌地区8个县市均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其中有6个县市为高度失配,而到2014年,乌昌地区8个县市中已无医疗卫生资源高度失配的县市,且已有3个县市为配置良好或优秀,有2个县市接近配置良好。
2) 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序演化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高度失配主导阶段(2005—2006年),该阶段乌昌地区8个县市均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有7个县市为较高度、高度失配;第2阶段为失配度平稳下降阶段(2007—2009),该阶段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状态有明显改善,已出现2个(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配置良好或优秀的县市,且失配度下降趋势较平稳;第3个阶段为失配度波动下降阶段(2010—2014),该阶段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状态也有明显改善,配置良好或优秀的县市由2个变为3个,已无高度失配的县市,但该阶段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下降态势有一定的波动性。
3) 2005—2014年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据表 2中相关数据,并结合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反映乌昌地区8个县市间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差距、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计算结果制成折线图(图 1),表明2005—2014年间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差距、地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扩大趋势。说明虽然2005—2014年间乌昌地区8个县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均有明显下降,但是8个县市下降速度有所不同,其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区域差异未减小,反而扩大。
Fig. 1
Download: JPG
larger image
图 1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Fig. 1 Rang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图 1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Fig. 1 Rang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

3.2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演化特征分析据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类型划分结果,绘制出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格局演化图(图 2)。
Fig. 2
Download: JPG
larger image
图 2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格局演化图 Fig. 2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map of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图 2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格局演化图

Fig. 2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map of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

1) 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格局整体呈高度失配向适配方向发展。2005—2006年,乌昌地区8个县市均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且6个县市为医疗卫生资源高度失配。之后高度失配的县市不断减少,开始出现配置良好或优秀的县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良好或优秀的县市不断增多。到2014年,已有2个县市配置优秀,2个县市配置良好,且已无高度失配的县市。
2) 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演化特征,表现为由“V”字形向“M”字形演化。2005—2006年,位于乌昌地区东西两翼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明显高于位于乌昌地区中部的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V”字形的结构特征。随后,这种“V”字形的结构特征有逐渐被打破的趋势,位于乌昌地区东西两翼边缘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下降速度快于位于乌昌地区东西两翼中部的县市,开始显现“M”字形结构特征。到2014年,位于乌昌地区东西两翼边缘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已逐渐接近位于乌昌地区中部的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M”字形结构特征已较为明显。
4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的影响机制分析4.1 影响因素分析参考文献[13-14],并结合乌昌地区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影响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交通发展水平等。为定量揭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2)、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4)、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5)、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x6)、人均出租汽车数(x7)为解释变量,同期的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y)为被解释变量,对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与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 3
Table 3
表 3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s of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with influence factor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相关因子相关系数
x2-0.951x2-0.903x2-0.893x2-0.943x2-0.936x4-0.842x4-0.889x2-0.865x4-0.687x2-0.850
x5-0.897x5-0.849x4-0.748x4-0.778x4-0.871x2-0.793x2-0.821x4-0.805x2-0.681x1-0.645
x4-0.752x4-0.695x5-0.727x5-0.677x6-0.568x6-0.507x1-0.357x7-0.387x6-0.571x4-0.606
x1-0.698x1-0.673x6-0.590x1-0.626x1-0.538x1-0.344x6-3.150x1-0.386x1-0.382x3-0.475
x7-0.507x6-0.385x1-0.575x7-0.416x5-0.457x3-0.181x7-0.284x3-0.282x7-0.303x6-0.414
x6-0.475x3-0.370x7-0.354x3-0.391x3-0.316x50.114x3-0.196x6-0.135x3-0.270x7-0.367
x3-0.405x7-0.364x3-0.327x6-0.380x7-0.262x70.080x50.440x50.370x50.315x50.444

表 3 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s of mismatch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with influence factors in Urumqi-Changji region

表 3说明:2005—2009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所有影响因素(x)与失配度(y)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x2x4y负相关关系较为显著,x3x7y的负相关关系较弱,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交通发展水平对于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提高均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水平越高,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越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越高。其中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影响最显著,地区工业化水平、交通发展水平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影响较弱;2010— 2014年,x2x4y仍具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2010年开始出现某些解释变量与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呈正相关关系的情况,且在2010—2014年期间x5y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2010—2014年间乌昌地区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仍发挥了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地区工业化水平、交通发展水平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影响仍较弱;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在该段时期并没有发挥正向作用。
4.2 影响机制分析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宏观层面的时空演化特征,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内部因素)、地方公共服务政策(直接因素)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及宏观的区域发展战略(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受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产业高级化水平、交通发展水平等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具有一定差异,又各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差别,导致地方公共服务政策制定和实施成效的差别,宏观上即造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内部因素)、地方公共服务政策(直接因素)、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和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外部因素)以及三者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作用力会发生相应变化,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就是在三重作用力共同推动下展现出来的。
1) 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交通发展水平等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的基础作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为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提供物质保障,也是保障地方政府能提供更多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地区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交通水平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演进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例如城市化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交通发展水平均较高的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一直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最低的两座城市。
2) 各县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和行政能力等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的直接作用力。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和行政能力越强,越易于制定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政策落实也会越彻底,从而越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相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行政能力越弱,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制定和落实越容易受到限制,对地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越不利。例如一些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重于促进经济发展,对包括在公共服务之内的医疗卫生支出比例较少,便会阻碍地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
3) 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和宏观区域发展战略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的外部作用力。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的不足,有利于提高乌昌地区地方医疗卫生支出能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论命题,以及之后推出的一系列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政策和规划,对于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降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国家及新疆推行的一些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对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格局演化同样具有潜在的影响,例如西部大开发的顺利推进、乌昌一体化的提出,均有利于乌昌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的有序推进,对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5.1 结论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失配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理念[12-14],提出对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和失配度的理解,并将生态学研究中的健康距离模型应用到研究中,揭示2005—2014年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并对造成失配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乌昌地区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进而促进“乌昌一体化”的深层次发展提供参考。得出的结论主要有:
1) 时序演化特征:2005—2014年乌昌地区8个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为高度失配主导(2005—2006年)、失配度平稳下降(2007—2009年)、失配度波动下降(2010—2014年)3个阶段,失配度区域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
2) 空间演化特征:2005—2014年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结构性演化特征,整体由高度失配向适配方向发展,空间结构由“V”字形向“M”字形演化。
3)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05—2009年乌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交通发展水平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均发挥正向影响作用,且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正向影响作用最为显著。2010—2014年,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仍发挥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在该段时期内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发挥正向作用。
4) 影响机制解析: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宏观层面的时空演化特征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内部因素)、地方公共服务政策(直接因素)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及宏观的区域发展战略(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为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供给提供物质保障,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的基础作用力;各县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和行政能力决定着地方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能否有效制定和落实,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的直接作用力;国家推行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推行的西部大开发、“乌昌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影响各县市财政支出能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来影响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是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的外在作用力。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力、直接作用力和外部作用力间又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
5.2 讨论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的基础上[12-14],提出对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和失配度的理解,选取新疆典型区域乌昌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配置与理想配置状态偏离角度,专门研究乌昌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另外还借助生态学研究中的健康距离模型测算出实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态与理想配置状态的相对综合距离来表征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既拓宽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视角,又能在了解该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时空演化特征的同时,清楚地知道该地区在某一年份各县市偏离相应发展阶段理想配置状态的程度,同时能为乌昌地区有针对性地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来有效整合利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也有利于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对促进“乌昌一体化”的深层次发展意义重大。虽然文中采用的判断各县市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理想配置标准,只是相对于2005—2014年新疆乌昌地区而言的,理想配置标准的适用性仍是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但是从乌昌地区实际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配置状态出发设定理想配置标准,将更能体现资源配置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Kain J F. Housing segregation, negro employment and metropolitan decentraliza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8, 82(2):175–197.DOI:10.2307/1885893
[2] Galster G C, Killen S P. The geography of metropolitan opportunity:a reconnaissance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J].Housing Policy Debate, 1995, 6(1):7–43.DOI:10.1080/10511482.1995.9521180
[3] Martin R W. Job decentralization with suburban housing discrimination:an urban equilibrium model of spatial mismatch[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1997, 6(4):293–317.DOI:10.1006/jhec.1997.0219
[4] Arnott R.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J].Urban Studies, 1997, 35(7):1171–1185.
[5] Zenou Y. Urban search models under high-relocation costs: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spatial mismatch[J].Labor Economics, 2009, 16(5):534–546.DOI:10.1016/j.labeco.2009.02.002
[6] Orchard L. Managerial-ism, economic rationalism and public sector reform in Australia:connections, divergences, alternatives[J].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8, 57(1):19–32.DOI:10.1111/ajpa.1998.57.issue-1
[7] Grand J L, Cripps M, Machin S, et al. Quasi-markets and social policy[J].Economic Journal, 1991, 101(408):1256–1267.DOI:10.2307/2234441
[8] 周江评. "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 2004(9):8–14.
[9] 柴彦威, 张艳, 刘志林.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学报, 2011, 66(2):157–166.DOI:10.11821/xb201102002
[10] 虞晓芬, 梁超, 高鋆. "居住黏性"下的城市"空间失配"问题研究:来自杭州的微观事实及分析[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2(24):3–11.
[11] 郑思齐, 张晓楠, 徐杨菲, 等. 城市空间失配与交通拥堵:对北京市"职住失衡"和公共服务过度集中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6(3):50–55.
[12] 李雪铭, 田深圳, 杨俊, 等. 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个市为例[J].地理研究, 2014, 33(4):687–697.DOI:10.11821/dlyj201404009
[13] 赵林, 张宇硕, 张明, 等. 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演化与形成机理[J].经济地理, 2015, 35(3):36–44.
[14] 赵林, 张明, 张宇硕, 等.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1):21–32.
[15] 梁文. 区际产业转移空间失配性的机理分析:基于政府干预视角[J].中国商论, 2016(9):177–179.
[16] Hare T S, Barcus H R. Geographical accessibility and Kentucky's heart-related hospital services[J].Applied Geography, 2007, 27(3/4):181–205.
[17] Wang F. Measurement, Optimization and impact of health care accessibility:a methodological review[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Geographers, 2012, 102(5):1104–1112.DOI:10.1080/00045608.2012.657146
[18] 宋正娜, 陈雯, 车前进, 等.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就医空间可达性度量和缺医地区判断: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地理科学, 2010, 30(2):213–219.
[19] 熊娟, 罗静, 彭菁, 等. 基于可达性的县域医疗服务均等化分析:以湖北松滋市为例[J].人文地理, 2012(5):25–29.
[20] 邓丽, 邵景安, 郭跃, 等. 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山区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6):716–725.
[21] 钟少颖, 杨鑫, 陈锐. 层级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北京市综合性医疗设施为例[J].地理研究, 2016, 35(4):731–744.
[22] Rahman S U, Smith D K. Use of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 in health service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developing n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2000, 123(3):437–452.DOI:10.1016/S0377-2217(99)00289-1
[23] Yasenovskiy V, John H. Hierarchical location-allocation with spatial choice interaction modeling[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7, 97(3):496–511.DOI:10.1111/j.1467-8306.2007.00560.x
[24] 樊立惠, 蔺雪芹, 王岱. 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教育医疗设施为例[J].人文地理, 2015, 30(1):90–97.
[25] 谢小华, 王瑞璋, 文东宏, 等. 医疗设施布局的GIS优化评价:以翔安区医疗设施为例[J].地理信息科学, 2015, 17(3):317–328.
[26] 罗蕾, 罗静, 田玲玲, 等. 基于改进区位配置模型的农村就医空间优化布局研究: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J].地理科学, 2016, 36(4):530–539.
[27] 宋正娜, 颜庭干, 刘婷, 等. 新重力P中值模型及其在城市综合医院区位决策中的实证检验:以无锡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4):420–430.
[28] 杨宜勇, 刘永涛. 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5):11–17.
[29] 张彦琦, 唐贵立, 王文昌, 等.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3):243–246.
[30] 高环成, 闫风如, 油新华, 等. 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74–75.DOI:10.3969/j.issn.1673-1999.2009.12.038
[31] 徐光毅, 邱小丹. 深港公共医疗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比较研究-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分析[C]//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2012清华医疗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55-268.
[32] 杨宇, 张小雷, 雷军, 等.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 2010, 30(3):363–369.DOI:10.11820/dlkxjz.2010.03.016
[33] 杨宇, 董雯, 刘毅, 等. 乌昌地区能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能力评价[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28(3):328–335.
[34] 刘锋, 袁鹏飞. 试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新疆乌昌一体化[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3(2):14–17.
[35] 陈高, 代力民, 范竹华, 等.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估监测[J].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5):605–610.


相关话题/资源 空间 指标 城市 失配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黑河流域1995-2014年县域水资源压力评价
    罗开盛1,2,陶福禄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南京210044;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016年11月04日收稿;2017年08月18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旋转磁场下辐射加热温度对空间浮区对流的影响
    邹勇1,2,朱桂平1,李来1,黄护林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南京210016;2.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2017年05月15日收稿;2017年07月13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6089)和安徽工业大学青年基金(QZ201517)资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不确定传输速率下无线资源调度问题的鲁棒优化模型
    田雷霞,杨文国,高随祥,姜志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2017年02月20日收稿;2017年03月27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1015,1133101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6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成都市温江区城市绿地不同植物配置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黄玉梅1,黄胜岚1,张健2,刘盼1,张凯1,王若然1,熊茜11.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成都611130;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6111302016年10月19日收稿;2017年02月16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28)、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031)和四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南京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涂唐奇1,2,3,陈江龙1,2,魏也华4,梁其椿1,2,3,张英浩1,2,31.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4.犹他大学地理系,美国盐湖城84112-91552016年12月05日收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坦桑尼亚县域与城乡交通通达水平空间格局特征
    张家旗1,2,陈爽1,高群1,ISMAELA.Kimirei1,3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坦桑尼亚渔业研究所基戈马分中心,基戈马邮政信箱902018年3月29日收稿;2018年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中国城市生活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杨晓娇1,2,王效科1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018年5月5日收稿;2018年6月5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533005)资助通信作者:王效科,E-mail:wangxk@rcee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MFF30方法的城市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
    李琪1,张娜1,2,罗英杰1,王昕1,景永才1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1408;2.中国科学院怀柔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北京1014082018年3月15日收稿;2018年5月29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81001)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教师与研究所科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适用于气温空间插值的改进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
    李框宇1,2,周梅1,陈玖英1,潘苗苗1,李传荣1,唐伶俐11.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018年3月23日收稿;2018年5月11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高分专项(Y14207A14N)资助通信作者:周梅,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改进的基于峭度指标的FastICA算法
    孟令博,耿修瑞,杨炜暾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017年11月28日收稿;2018年3月27日收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402,41701539)资助通信作者:耿修瑞,E-mail:x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