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ucas.ac.cn/images/article/_thumbs/2021/202110/093544_144778_aw020210930672374971072.png)
图1:左:涡旋流流场引起的极化。右: 剪切流流场引起的极化。红色和黄色箭头分别为粒子自旋和动量方向。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中心的科研人员和来自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合作者,首次发现了剪切流也可以导致动量空间的自旋极化效应,并且研究了其在重离子碰撞中的现象学。相关成果发表在《高能物理学报》(JHEP)和《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科研人员从相对论多体量子力学出发,利用线性响应理论,对流体中的自旋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理论上首次发现,除了已知涡旋流和温度梯度导致的自旋极化外,还存在一项此前一直被忽略的极化效应——剪切流导致的自旋极化(shear-induced polarization)。这个新效应预言流体中的剪切流,虽然与转动没有直观联系,但是仍会通过自旋轨道耦合影响自旋在动量空间的分布。
利用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科研人员研究了这个新效应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中的表现。此前基于流体模型的理论预言,由于没有考虑这个效应,自旋随动量相角的变化一直和实验所观察到的符号相反,常被称为“自旋符号谜题”。考虑了剪切流极化后,奇异夸克的总自旋与实验中观察到的Lambda超子自旋定性上一致。由于奇异夸克自旋与Lambda超子的自旋高度关联,这项进展将有助于研究者们最终解决这个自旋符号谜题。
![](https://news.ucas.ac.cn/images/article/_thumbs/2021/202110/093640_946110_aw020210930672375113842.png)
图2:左:理论计算的奇异夸克自旋。实线为考虑了剪切流极化的结果,虚线表示未考虑该效应的结果。右:实验测量的Lambda超子的自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支持。
文章链接:JHEP: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JHEP07%282021%29188
PRL: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7.142301
责任编辑: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