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格尔木站)多年冻土研究团队自建站以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和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多年冻土水热状况的变化机理、模型模拟和生态效应综合研究,规范了多年冻土野外考察和定位监测的方法,建成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年冻土综合监测网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监测和第一手调查资料。
格尔木站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次发布了该站团队长期积累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观测数据集,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特征。该数据集包括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2个活动层及84个钻孔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图1和2),主要观测要素包括气象(气温、降水、风速、比湿等)、多层土壤温度和水分、活动层厚度及冻土温度等观测数据;该数据集形成了能够基本覆盖青藏高原高平面的(包括可可西里无人区和阿尔金山无人区等区域)、与多年冻土有关的多要素观测数据;各观测数据在收集和处理过程中都已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为青藏高原水文模型、陆面过程模型和气候模型的验证、发展和改进提供支撑。
该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26日以A synthesis dataset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for the Qinghai–Tibet (Xizang) Plateau, China为题在线发表于地学顶级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期刊上。该研究获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1180,42071094,41701073)共同资助。
文章链接:A synthesis dataset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for the Qinghai–Tibet (Xizang) Plateau, China
![](http://www.nieer.cas.cn/xwdt/kydt/202109/W020210922595849866273.jpg)
图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观测网络
![](http://www.nieer.cas.cn/xwdt/kydt/202109/W020210922595850019104.png)
图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综合观测场
责任编辑:张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