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2011年高寒草地样带调查采样点分布图

图2.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最优预测模型参数的标准化效应大小及其相对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1)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均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正的关联性(图2);(2)地下多样性不仅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还通过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而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图3);(3)土壤pH、气候及其年际变异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也具有很强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3)。

图3. 环境变量、地下/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a)及其组成部分(b)之间联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该研究证实了地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调控作用;同时,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变化情况下,该研究强调了在脆弱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保护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本研究成果以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diversity jointly drive ecosystem stability in natural alpine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hy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西北高原所副研究员陈立同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此外,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蒋林教授、比利时KU Leuven井新博士、青海省草原总站王九峦女士、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时玉副研究员和褚海燕研究员、北京大学与兰州大学贺金生教授参与了该研究工作。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31630009)、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302)、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ZJ-Y20)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4)的支持。
责任编辑:张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