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驯化起源于中国,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资源,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经济作物。表皮毛是植物表皮细胞分化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叶片、茎秆以及花萼等地上部器官的表面。作为植物应对外界环境(生物或者非生物胁迫)的第一道防线,表皮毛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抗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表皮毛也是研究植物细胞命运调控的重要模式系统之一。例如,拟南芥表皮毛作为典型的单细胞结构,其调控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即通过MYB-bHLH-WD40蛋白复合体调节下游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表皮毛的分化发育。在大豆中,表皮毛被称为茸毛。大豆茸毛也是典型的单细胞结构,无分支。研究发现,大豆茸毛密度与抗旱和抗虫等重要性状密切相关,然而关于大豆表皮毛发育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旨在通过多组学联合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大豆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网络调控系统进行解析,揭示调控大豆器官发生、种子发育、植株形态建成以及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并致力于培育稳产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近日,该团队挖掘到调控大豆茸毛密度的三个关键基因:多毛控制基因Pd1、少毛控制基因Ps和无毛控制基因P1。发现Pd1编码HD-ZipⅣ类的转录因子,Ps编码一个含有WD40结构域和RING结构域的蛋白,P1编码一个含有AAI结构域的磷脂转运蛋白。
遗传分析发现,Pd1与Ps存在互作,并且Pd1和Ps调控茸毛的形成依赖于P1。进一步研究揭示,Pd1、Ps与P1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Pd1通过结合启动子促进P1和Ps的表达并且抑制Pd1自身的表达。同时,Pd1与Ps也存在分子互作,它们形成蛋白复合体共同调控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Ps能够抑制Pd1的转录活性从而使大豆茸毛密度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此外,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CK)信号通路能够上调转录因子编码基因Pd1的表达(图)。该文报道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豆茸毛形成的调控模式不同于拟南芥表皮毛,是一种新的调控机制。该机制的发现对于揭示植物细胞命运调控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该研究于2020年10月13日在Molecular Plant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Pd1-Ps-P1 Feedback Loop Controls Pubescence Density in Soybean”(DOI:10.1016/j.molp.2020.10.004)。中国科学院大学已毕业博士刘书林为文章的第一作者,田志喜研究员为文章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Pd1-Ps-P1通过反馈调节调控大豆茸毛密度的工作模型
责任编辑:脱畅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研究组在大豆茸毛密度的遗传网络调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相关话题/基因 植物 结构 细胞 控制
遗传发育所曹晓风研究组在植物核糖体前体加工和组装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工厂,其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监管和调控。核糖体生物合成缺陷会导致动植物胚胎致死、严重的人类遗传疾病和癌症的高频发生,以及农作物环境胁迫应答的异常和减产。对核糖体生物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酵母和动物中有关核糖体前体加工和组装的研究相对较多,而植物中对于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盐湖镁基超分子结构层状功能材料(LDHs)工程化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
9月28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承担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盐湖镁资源高效高值利用——镁基超分子结构层状功能材料(LDHs)工程化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 专家组认为,项目针对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提钾后老卤中镁资源赋存和环境特点,通过盐田精控工艺成核-晶化隔离、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黄勋研究组发现神经细胞脂解促进神经细胞退变
脂滴是真核细胞内唯一具有疏水内环境的细胞器,通过储存和释放脂类为细胞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代谢基础。脂滴的动态变化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比如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等。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疾病、亨廷顿疾病、遗传性痉挛疾病等被报道与脂滴异常动态有关,然而脂滴的异常动态与神经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组应邀在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发表CRISPR-Cas在农业与植物生物技术上的应用的综述文章
现代农业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现有的农作物栽培品种亟需改良与优化,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以及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相比于传统育种,来自于原核生物的CRISPR-Cas系统可以准确、高效、可编程地对农作物基因组进行编辑,从而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徐华强课题组与合作团队首次解析de novo DNA甲基转移酶和天然底物核小体的高分辨率结构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与美国温安洛研究所PeterJones课题组、KarstenMelcher课题组于北京时间2020年9月23日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ofnucleosome-boundDNAmethyltransferasesDNMT3Aan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黄绿蜜环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调节拟南芥的植物生长和代谢
土壤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黄绿蜜环菌是一种食用菌,有利于青藏高原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为阐明黄绿蜜环菌VOCs介导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与山西农业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开展了黄绿蜜环菌挥发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国科大本科生在植物复叶形态建成研究中取得突破
叶片是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高等植物的叶片有单叶和复叶之分。在复叶发育中,叶缘分生组织同时负责小叶的起始和伸展,并且两个过程都依赖生长素。一个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是,叶缘分生组织是否独立地调控小叶起始和小叶伸展这两个发育过程?两个发育过程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2020年9月5日,国际著名植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华南植物园康明研究组追溯八倍体栽培草莓的二倍体祖先
现代栽培草莓(Fragaria×ananassa)是18世纪中期在法国由来自北美的八倍体弗吉尼亚草莓(F.virginiana)和来自南美的八倍体智利草莓(F.chiloensis)偶然杂交而成的异源八倍体。目前已成为全球广为栽培的重要水果。但对于其二倍体祖先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悬而未决。E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李传友研究组发现植物干细胞命运决定新机制
固着生长的高等植物能够不断调整器官发生和发育进程,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与动物相比,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超强的可塑性,这主要取决于其干细胞组织结构。以模式植物拟南芥根尖分生组织为例,干细胞组织中心(静止中心,Quiescentcenter,QC)与其周围干细胞共同构成根尖干细胞微环境,为根的生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组利用基因组编辑精细调控草莓糖分含量
无性繁殖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无性繁殖导致性状多样性的严重匮乏极大的阻碍了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发展。在育种设计中,对数量性状的精细调控可以避免产生剧烈的性状变化,并且可以极大的丰富性状多样性,对推进精准育种有重要意义。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对调控元件的遗传操作可以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改良。对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