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成因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联合中山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科研人员,基于祁连山站高山综合观测体系,集成同位素示踪和WRF模拟方法,发现并确证了在西风带控制的玉门关,夏季风入侵并诱发极端降水的事件。
  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次增多、强度增大趋势,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备受重视。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气尺度极端降水对年降水量的贡献日趋增大,小时至日尺度是解析极端降水的重要视角。古语“春风不度玉门关”,意为玉门关为西风带主控,这里的极端降水是否也受夏季风的影响颇受关注。本研究依托祁连山站高山区综合观测体系,将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示踪和大气模式模拟相结合,发现并确证了西风带控制的玉门关,事件尺度季风入侵可诱发极端降水的事实。研究表明:2009-2013年间的六次天气尺度极端降水事件,降水量均呈现出自东向西减弱的空间变化特征,反映出东来水汽影响极端降水的大尺度背景场。以响应范围最广的2013年6月19日极端降水为例,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δ18O,δD和Deuterium (D)-excess)显著下降,而同期湿度较高、气温较低,揭示出远距离季风水汽输送的重要贡献。WRF模拟同时也反映出非对流性降水为本次极端降水的主要形式,即远距离水汽输入的主导贡献。这与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提供的证据一致。结合降水过程不同层位的水汽传输、垂直运动及对流等过程分析,确证了季风入侵是引发本次极端降水的主控因子。
  以上研究成果为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成因和准确预报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以“Can summer monsoon moisture invade the Jade Pass in Northwestern China?”发表于《Climate Dynamics》。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杜文涛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康世昌研究员、中山大学吉振明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Y-SSW-DQC021, QYZDJ-SSW- DQC039)、基金委创新群体(41721091)、重点基金(41630754)以及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CS-ZZ-2020)等联合资助。
  文章链接: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82-020-05423-y

图1 2009-2013年间6次极端降水事件实测站点和格点资料(红点为极端降水,黑点为普通降水)

图2 2013年5-9月降水δ18Oand δD关系图


图3 2013年6月19日极端降水时间实测和模拟对比:(a)累计小时降水实测和模拟对比,(b)实测和模拟降水空间分布对比,(c)对流性降水空间分布,(d)非对流性降水空间分布。

附件1参会人 员合影
责任编辑:脱畅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空间 科学 过程 综合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广州地化所揭示中亚造山带弧-弧碰撞拼贴动力学过程
    增生型造山带发育于板块汇聚边界,其形成演化伴随着整个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并以长期的侧向俯冲、陆壳生长为特征。增生型造山带的形成机制与造山模式一直以来是地球科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中亚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东欧、塔里木以及华北克拉通之间,是研究增生造山机制的天然实验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锈层结构的综合分析
    锈蚀产物分析对于探索青铜器锈蚀机理及其保护处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关于青铜器锈蚀产物的主要组成、形成机制及腐蚀机理做了大量研究,分析方法多为OM、XRD、XRF、SEM-EDS、Raman等技术手段。然而,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青铜器锈蚀层分层结构的探讨则相对较少,且以往对青铜器锈层结构的分析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学科建设获新进展
    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傲视秦大河院士领衔冰冻圈科学研究团队,围绕冰冻圈气候、物理、化学、第四纪、水文、生态、微生物、环境、灾害、工程、遥感、人文、地缘、行星14个重要研究方向,将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凝练并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国科大研究团队提出的谷能斯特效应被法国科学家实验证实
    能斯特效应(Nernsteffect)是一种横向热电效应,指的是在导体或半导体材料中同时施加温度梯度和垂直于温度梯度的外磁场时,在垂直于温度梯度和外磁场的方向上可诱导出电场的效应。该效应是1886年由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altherHermannNernst)和阿尔伯特·冯·埃廷豪森(Alb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华南植物园森林恢复过程中树种共存机制及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研究获得系列进展
    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维持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植物群落结构和系统发育结构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潜在的物种共存机制。此外,了解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极为重要。以往的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度的增加可以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寒草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学科组量化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演替序列多功能性和阈值
    草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诸多因素的扰动下,发生结构和功能的转变,如植被破碎化、生态系统退化和荒漠化。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草地退化演替序列在地上、地下生态过程,丰富了我们对草地退化过程中生物和非生物作用机制的认识,然而目前,由于对草地多功能性及其随退化演替变化的识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兰州化物所获2项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项成果获奖。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俊彦研究员团队联合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南岳电控(衡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一项目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国家相关部委、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及来自全国产学研界第一线的1500余名代表出席大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物理科学学院2021年四校联合研究生论坛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不同高校青年科研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开阔研究生科研视野,活跃科研氛围,2021年12月18日-19日,由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四所高校物理学院联合承办了“开放融合互助共享”2021年四校联合研究生学术论坛。  此次论坛分设博士后邀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地球科学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2022年冬季会议召开
    12月24日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2022年冬季会议召开,地球科学学位评定委员会17名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主席吴福元院士主持。由于疫情,此次会议采用线下加在线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  会议首先由地球科学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长孙文科教授介绍本次学位申请人员总体情况。会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