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少敏教授199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1996至2005年期间,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巴黎大学十一分校、加拿大粒子与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以及东京大学等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3月到清华大学任教,现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目前担任清华大学物理学学位分委会委员、核科学与技术学位分委会委员、工程物理系教学委员会主任与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常委、中国物理C 杂志编辑、Applied Sciences杂志客座编辑。长期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方向的实验研究,参加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实验、欧洲LEP 对撞机上的ALEPH实验、美国E787/E949稀有Kaon介子衰变实验、加拿大PIENU实验、日本K2K加速器中微子实验、超级神冈实验和中国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等。

本次交流会在玉泉路教学楼511教室及腾讯会议室同步进行,线上线下共有40余位师生参加,其中8位老师到现场参加学术交流。陈老师报告十分精彩,语言风趣幽默,把深奥的物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清楚描述,让所有听众受益匪浅。报告进行1个小时,老师学生提问和陈老师沟通又持续了近1个小时,整个交流活动持续了近120分钟。报告结束时已到傍晚,大家持续在教室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该交流会紧密团结了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学生,促进了科教融合,扩大了物理科学学院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