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幕式由中科院院士、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学委会主任秦大河主持。他指出,经过四年来不懈努力,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队伍在不断壮大,活力在不断增强。学会在促进冰冻圈科学学科发展、推动冰冻圈科学传播、扩大国际合作与影响力、服务国家需求等方面进展显著,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社团。
随后,兄弟学会、依托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先后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表示,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学科的社会服务潜能愈发显著。希望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与中国地理学会协同共进,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和学会组织优势,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大凯表示,冰冻圈在气象气候业务中具有重要作用,IPCC一直重视冰冻圈及其相关研究,今年又推出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今后,中国气象局将与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冰冻圈科学与气象业务的融合发展。
中科院院士、西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赖远明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并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加强与中科院其他院所及高校间合作交流,共同推进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和中国冰冻圈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本届大会以“冰冻圈与三极环境”为主题,旨在探讨三极冰冻圈变化、影响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沿热点和关键科学问题等。大会邀请秦大河、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等11位冰冻圈领域专家,围绕“高山冰冻圈”“冰冻圈气候”“大气氮沉降”等国际前沿科学及国家重大战略作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还举办了多个分会场讨论。就“冰冻圈气候环境记录”“冰冻圈过程与机理”“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冰冻圈工程、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冰冻圈遥感及大数据”五大议题开展学术交流。会上报告了目前冰冻圈科学研究前沿领域、难点热点问题及相关进展。
期间,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还召开理事会议、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并举行“施雅风冰冻圈与环境基金”颁奖仪式。
据悉,全球变暖背景下,作为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气候系统圈层之一的冰冻圈正经历着显著变化,并对全球和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次年会的召开,深入推进了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发展,加强了我国不同部门冰冻圈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冰冻圈科学研究队伍,探索了新的冰冻圈发展方向,使冰冻圈科学研究能够更好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主办,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多家学会会员单位联合协办。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戴永久等专家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