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地星学院举行“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科研-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4月28日上午9点30分,“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科研-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东区教二楼东侧举行。国科大科研处处长林晓教授、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元泽教授、项目首席科学家孙卫东教授、课题负责人侯泉林教授以及其他课题骨干和学生参加了揭牌仪式。
  云蒙山位于燕山构造带西端,坐落于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北侧,并在校园内广泛发育。云蒙山以其丰富和典型的地质现象闻名于世,是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考察路线,也是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比赛的考察地点。云蒙山发育有我国最早发现的变质核杂岩(MCC)和低角度拆离断层,其变质核杂岩核部为前寒武纪杂岩和中生代侵入岩,北缘为四合堂韧性剪切带,南东翼发育(大)水峪韧性剪切带和河防口脆性正断层;南侧发育怀北逆冲推覆构造系,在校园西区发育有平顶山骆驼山和奶头山三个推覆体。云蒙山变质核杂岩记录了这一过程的丰富信息,是研究燕山期地质事件的重要地点。因此,侯泉林牵头的构造教研室在多年科研教学工作基础上,组织成立“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科研-教学基地”。该基地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大力支持,是开展地质教学和科普的重要基地。
  揭牌仪式由周元泽主持,林晓、孙卫东致辞。揭牌仪式上,侯泉林向参加仪式的师生介绍了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云蒙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林伟教授为在场师生详细地介绍了出露于教二楼北侧的地质剖面,随后,林晓教授和孙卫东教授为教学基地揭牌并合影。揭牌后,侯泉林介绍了平顶山、骆驼山和奶头山三个推覆体构造,在场师生一同仔细观察寒武系地层逆冲推覆于上侏罗统髫髻山组地层的界线并进行讨论。
  本次揭牌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科研-教学基地”正式落成,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座天然的知识课本,丰富了学生的地质认知途径,也增加了学生们野外实践的可能,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义。“未来,这里不仅是全校师生的一座讲堂,它也会有成为北京市全体人民的重要科普基地的可能”,孙卫东这样憧憬着。
周元泽致辞
揭牌仪式
侯泉林讲解基地情况
全体师生合影
现场师生讨论地质剖面构造

责任编辑:高塬
相关话题/地质 科研 介绍 致辞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