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董燎原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电子邮件:dongly@ihep.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49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谱仪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物理分析工具的开发以及探测器的刻度和模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招生方向 粒子物理实验


教育背景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1998年获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8年7月至2000年4月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做博士后。2000年4月至2004年8月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99年至2004年间,多次访问英国卢瑟福实验室进行北京谱仪实验数据的合作研究,并多次访问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KEK参加Belle实验及物理分析工作。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做Research Associate。2009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9年9月回国到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被聘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6月开始担任北京谱仪Ⅲ粲物理召集人。

研究方向:粒子物理实验

过去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获取和物理分析工作,在J/psi衰变的分波分析和B衰变的Dalitz图分析领域成绩突出。于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代表BES合作组在国际高能物理大会ICHEP04报告了0++共振态的分波分析研究成果;2009年5月受聘为国际物理核心刊物Physics Review D的评审员。在参加北京谱仪I和II实验期间,主要从事J/psi衰变的分波分析以及etac的质量、宽度和分支比的测量工作;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KEK的Belle合作组工作期间,测量了D0-D0bar的混合;在美国加速器实验室SLAC的Babar合作组工作期间,主要致力于B衰变的Dalitz图分析和CKM矩阵γ角的测量,并担任Babar探测器漂移室Time to Distance刻度的负责人和漂移室运行取数负责人。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在国际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主要)完成人发表的文章10多篇,被引用超过300次;发表署名文章超过200篇。

科研活动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张磊 博士研究生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孙新华 硕士研究生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卢宇 博士研究生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朱帅 博士研究生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相关话题/物理 工作 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