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韩诗畴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出版信息6、合作情况7、指导学生8、科研活动主持项目9、奖励与专利奖励专利
基本信息
韩诗畴 男 硕导 其它
电子邮件:shichou_han@yahoo.com.cn, hansc@gdei.gd.cn
通信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邮政编码:510260


研究领域农林害虫生物防治 入侵害虫害草防控技术 天敌昆虫繁殖与应用技术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



招生方向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害虫生物防治
入侵生物防控,

教育背景 1978-10--1982-06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学士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工作经历1982,07 至今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工作
1982,7月至1990年12月,主要从事卵寄生蜂人工卵繁殖技术研究
1991年1月至1998年12月,卵寄生蜂人工卵繁殖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
1999年1月至今 入侵害草薇甘菊,检疫害虫桔小实蝇、瓜实蝇,入侵害虫红火蚁、刺桐姬小蜂、螺旋粉虱和新菠萝灰粉蚧防控技术研究。
1982,07-1988,11 研究实习员
1988,12-1994,11 助理研究员
1994,12-2001,11 副研究员
2001,12 至今 研究员
其间:
1995年9月-12月 法国国家应用科学院开展赤眼蜂人工卵技术合作研究
1997年至2009年 先后多次赴泰国与泰国农业部昆虫与动物研究所开展赤眼蜂繁殖与应用、害草薇甘菊防控技术合作研究
2004年1-2月 赴英国国际生物防治研究中心开展利用锈菌防治害草薇甘菊技术合作研究。


社会兼职 2009-10--今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
2002-06--今 广东省昆虫学会,副秘书长
1997-10--今 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教授课程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玛草蛉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Functional response and searching rate of Mallada sp. larvae on 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nymphs,环境昆虫学报,2011,通讯作者
(2) 广州不同生境类型区域昆虫多样性,生态学杂志,2010,通讯作者
(3) 不同地理种群荔蝽平腹小蜂的繁殖品质比较,环境昆虫学报,2010,通讯作者
(4) 双带盘瓢虫与六班月瓢虫成虫对螺旋粉虱幼虫的捕食作用,环境昆虫学报,2010,通讯作者
(5) 刺桐姬小蜂在五(品、变)种刺桐属植物上的危害特性及程度.,生态学杂志,2010,通讯作者
(6) 刺桐姬小蜂防治药剂筛选及防治方法研究.,环境昆虫学报,2010,通讯作者
(7) 丽草蛉对螺旋粉虱的捕食作用,环境昆虫学报,2010,通讯作者
(8) 广州市不同城市化发展区域蝶类多样性研究,生态学报,2009,通讯作者
(9) 尾叶桉与盆架子化感作用对薇甘菊根尖细胞形态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9,通讯作者
(10) 广州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发生动态及气象因子分析 .,生态学报,2008,通讯作者
(11) 红火蚁本地竞争种-黑头酸臭蚁行为观察. ,植物检疫,2008,通讯作者
(12) 广州市蝴蝶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生态学杂志,2008,通讯作者
(13) 不同食料植物对安婀珍蝶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保护,2007,通讯作者
(14) 害草薇甘菊生防因子-安婀珍蝶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中国生物防治,2007,通讯作者
(15) 1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桔全爪螨的生物活性测定,.环境昆虫学报,2007,通讯作者
(16)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天敌—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 (Doubleday and Hewitson))实验种群生命表,生态学报,2007,通讯作者
(17) 薇甘菊柄锈菌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的致病力,中国生物防治,2007,通讯作者
(18)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艳婀珍蝶幼虫的生物活性,昆虫知识,2006,通讯作者
(19) 温度对安婀珍蝶取食量的影响, 昆虫天敌,2006,通讯作者
(20) 入侵害草薇甘菊的防除研究进展,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通讯作者
(21) 艳婀珍蝶取食对薇甘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生态学报,2006,通讯作者
(22) 取食不同食料植物对安婀珍蝶的营养利用及中肠四种酶活力的影响,昆虫学报,2005,通讯作者


发表著作 (1) 经济昆虫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Description Criterion,Data Standard and Data Quality Control Criterion for Economic Insect Germplas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06,第5作者
(2) 生物入侵:生物防治篇.第十一章薇甘菊的生物防治,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s,科学出版社,2008-01,第1作者
(3)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入侵生态及其治理,Ecological of invasiveness and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Populations,科学出版社,2004-01,第5作者

合作情况1995-09--1995-12 法国国家应用科学院 合作研究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翟欣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张玲玲 博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周冬梅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曹欣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现指导学生

柴芳华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科研活动

主持项目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控制害草薇甘菊的新生防因子—婀珍蝶的引进及应用研究”2003—2005 主持人
2) 广东省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外来入侵性害草--薇甘菊防治新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研究” 2005—2007 主持人
3) 中国英国国际合作“达尔文基金”项目“引进生防因子防治中国南方薇甘菊的生态入侵”2004—2006 合作单位主持人
4)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红火蚁应急扑灭技术研究”2005--2007年 合作单位主持人
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害草薇甘菊相克植物的化感作用物质研究”2007—2009 主持人
6)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生物导弹防治红树林虫害的技术研究” 2007—2009 主持人
7) 科技部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经济昆虫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寄生蜂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6-2009 合作单位主持人
8) 农业部行业支撑计划项目 “新入侵外来有害生物螺旋粉虱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螺旋粉虱天敌扩繁与释放技术研究)2008-2010 合作单位主持人
9) 科技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害虫生物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优势天敌昆虫种质资源的选育、产业化及应用关键技术).2008-2010 合作单位主持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体外培育赤眼蜂中人工寄主卵液组分优化及质量控制”2012-2015 主持人

奖励与专利

奖励1) “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研究”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名列第七)。
2)“鱼藤氰新型杀虫剂乳油研制工厂化生产及应用”199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名列第四)。
3) “灭幼脲III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新技术的研究及其推广应用”2002年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列第八)。
4) “梅州沙田柚优质高产技术研究”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名列第十五)。
5) “农林杂草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除对策” 2004年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名列第三)。
6)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名列第三)。
7) “桔小实蝇种群持续控制的基础及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 200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名列第十一)。
8)“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于应用” 201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名列第九)。

专利1)桔小实蝇缓释型引诱剂 专利号:**8.3
2)一种小菜蛾引诱剂 专利号:**8.5
3)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及装置 专利号:**7.4
4)一种环保型树干注液导入器 专利号:**1.8


相关话题/昆虫 生态 环境 植物 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