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胡瑜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胡瑜 女 博导 计算技术研究所
电子邮件:huyu@ict.ac.cn
通信地址:北京2704信箱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190


研究领域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可靠性设计、FPGA技术、新型存储器技术。

招生信息2014年计划招收1名硕士推免生(优先考虑硕博连读生),1名直博生和1名转博生。
可靠性设计研究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以“顶天立地”为指导思想,培养精英人才。从组里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均发表/录用了IEEE期刊或者顶级国际会议论文,其中一人次获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两人次获所长奖学金特别奖,一人次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获所长奖学金优秀奖,5人次获得计算所冠名奖学金,1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标兵”,5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从组里毕业的博士生全部有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报告论文的经历。

组里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去向为:中科院计算所、电子所、微电子所、中国公安部、中电集团、中国移动、国家电力、华为、百度、搜狗等。

招生专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



招生方向 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
可靠性设计
FPGA技术、存储器技术
教育背景 1999-09--2003-07 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
1997-09--1999-07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
1993-09--1997-07 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


出国学习工作 2006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Center of Excellence基金资助和香港中文大学Sino British Fellowship Trust资助,先后短期访问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NAIST(三个月)和香港中文大学(两周)。
工作经历2011年10月- - 今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年2月- - 2011年9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11月 - 2010年1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5年8月 - 2005年11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3年8月 - 2005年 8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博士后
社会兼职 2013-08--2014-08 PACT TPC member
2013-01--2014-08 ASP-DAC TPC member
2012-01--2013-08 IPDPS TPC member
2010-01--2014-08 IEEE Transactions on VLSI systms审稿人
2007-01--2014-11 ATS TPC member
2007-01--2014-12 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01--2014-08 计算机学报审稿人
2005-01--2014-08 JCST审稿人

教授课程 数字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设计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院级级,2013
(2)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一等奖,部委级,2011
(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奖教金,研究所(学校)级,2011
(4) 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院级级,2009
(5) 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二等奖,专项级,2008
(6)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发明类),二等奖,市地级,2008
(7)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三等奖,市地级,2007
(8)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市地级,2007


专利成果 (1) 一种片上多核处理器的测试电路及其可测试性设计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7.X
(2) 一种扫描链诊断向量生成方法和装置及扫描链诊断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1.6
(3) 微处理器可靠性评测方法及其系统,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5.1
(4) 一种测试外壳电路及其设计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3.4
(5) 一种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4.2
(6) SRAM 型FPGA 的低功耗设计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5.8

出版信息Please find the pubilication list at:
http://www.carch.ac.cn/~rdrg/Publications.html

发表论文 (1) Partial-SET: Write Speedup of PCM Main Memory,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4,第3作者
(2) TSocket: Thermal Sustainable Power Budgeting,Proceedings of IEEE/ACM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2014,第5作者
(3) Guarding Against Voltage Emergencies in Multi-threaded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 ,2014,第3作者
(4) Diagnose Failures Caused by Multiple Locations At-a-Time,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 ,2014,第2作者
(5) A Reliability-Oriented Placement and Routing Algorithm for SRAM-based FPGAs,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 ,2014,第2作者
(6) Diagnose Failures Caused by Multiple Locations at a Time,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2014,第2作者
(7)SwimmingLane: A composite approach to mitigate voltage droop effects in 3D power delivery network,Proceedings of IEEE/ACM Asia and South Pacific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2014,第3作者
(8) Capturing Post-Silicon Variation by Layout-Aware Path-Delay Testing,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3,第3作者
(9) Orchestrator: a Low-cost Solution to Reduce Voltage Emergencies for Multi-threaded Applications,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3,第3作者
(10) IVF: Characteriz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Microprocessor Structures to Intermittent Faults,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 ,2012,第2作者
(11) Off-path Leakage Power Aware Routing for SRAM-based FPGAs,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2,第2作者
(12) Transparent Dynamic Binding with Fault-Tolerant Cache Coherence Protocol for Chip Multiprocessors,Proceedings of IEEE /IF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pendable Systems and Networks,2011,第2作者
(13) A Domain Partition Model Approach to the Online Fault Recovery of FPGA-Based Reconfigurable Systems,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2011,第3作者
(14) Capture-Power-Aware Test Data Compression Using Selective Encoding,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2011,第4作者
(15) Scan Chain Design for Shift Power Reduction in Scan-based Testing,Science in China,2011,第2作者
(16)Exploiting Free LUT Entries to Mitigate Soft Errors in SRAM-based FPGAs,Proceedings of IEEE Asian Test Symposium,2011,第2作者
(17) On Diagnosis of Multiple Faults Using Compacted Responses,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1,第2作者
(18) A Cost-effective Substantial-impact-filter Based Method to Tolerate Voltage Emergencies,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1,第2作者
(19) Cross-layer Optimized Placement and Routing for FPGA Soft Error Mitigation,Proceedings of IEEE/ACM Conference on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2011,第2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面向静态功耗优化的SRAM 型FPGA 布线算法研究,主持,国家级,2013-01--2016-12
(2) Flash存储器的测试技术研究,主持,其他级,2012-08--2013-07
(3) 抗单粒子效应的SRAM型FPGA故障恢复技术,主持,部委级,2012-06--2013-12
(4) FPGA软错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主持,国家级,2012-01--2015-12
(5) SRAM型FPGA容错设计,主持,部委级,2011-09--2012-09
(6) 面向多个物理缺陷的纳米尺度极大规模数字电路故障诊断,主持,国家级,2011-01--2013-12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陈中梁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孔鲁宁 硕士研究生 081280-软件工程

郭浩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张小琳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现指导学生

杨恩山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胡杏 博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孙健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陆维娜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李冰 博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翔 博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相关话题/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 中国科学院 设计 技术